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医执业医师 >> 考试辅导 >> 文章内容

2016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巩固知识:第五章第一节_第2页

   2016-03-11 11:06:45   【

  第一节 攻下药

  1. 大黄(一类):苦寒,归脾胃、大肠、心、肝经,又叫川军、生军、熟军、川锦纹。

  苦寒沉降,清泄通利,药力甚强,素有将军之号。

  ※生用泄下力猛,熟用药力缓 炒炭清、散兼收敛。

  功能:泄下通便 大便秘结 轻:单用(3~6g)

  攻积导滞:兼热者尤宜 稍重:枳实、厚朴(小承气汤)

  再重:枳实、厚朴、芒硝(大承气汤)

  里实正虚 热结伤阴便秘-芒硝、生地、知母、玄参(增液承气汤)

  气血亏虚便秘-芒硝、枳实、厚朴、生黄芪、人参、当归

  阳虚里寒便秘-干姜、巴豆(固定)(三物备急丸)

  湿热蕴结、积滞不化,泻痢-黄芩、木香、芍药

  食积、胀满、泄泻-木香、槟榔、茯苓

  肠粘连-木香、槟榔、黄芩、黄连

  泻火解毒

  凉血止血:实热迫血妄行,吐、便尿血-单用大黄,上消化道出血(1g)-生地、 赤芍、小蓟、焦栀子

  实热火毒

  上攻:头痛目赤、牙痛、口舌生疮-栀子金花丸

  外犯肌肤:疖疮痈疔、红肿热痛兼便秘-栀子金花丸

  内蕴败腑,肠痈腹痛-公英、丹皮

  破血瘀:瘀血阻滞诸症,兼热兼便秘尤宜,新瘀久瘀皆有效

  妇科:瘀血所致痛经、经闭、腹痛-当归、川芎、红花、土鳖虫

  产后瘀阻腹痛-公英、败酱草

  妇、内科:瘕积聚-丹参、三棱

  伤科:跌打损伤

  利胆退黄:湿热黄疸-山栀子、茵陈(治湿热黄疸之要药)

  外用清火消肿、疮肿烫伤-地榆、虎杖

  此外:⑴ 少量内服(1~2g)健脾胃(黄连也有此用法)

  ⑵ 水肿-已椒苈黄丸、舟车丸

  ⑶ 治肝胆结石

  ⑷ 淋证涩痛

  ⑸ 急性胰腺炎

  ⑹ 肾病晚期,尿毒症

  ⑺ 肠梗阻

  用法:生用力猛,熟用力缓,酒炒既清上部火热,又长于活血化瘀,

  炒炭凉血化瘀而止血,开水泡少时煎,力猛,久煎力缓。

  用量:0.3~60g。

  <0.3g 便秘 1~5g 缓泻 10~15g 泻 15~60g 峻泻

  使用注意:⑴ 非实证不宜用,津亏血少忌单用。

  ⑵ 孕妇慎用,量宜小不宜大。

  ⑶ 产后哺乳、月经期不宜用。

  ⑷ 婴儿肠热腹泻、便臭无比、黄绿色-勿服。

  ⑸ 有便秘副作用,此时服缓通泻下药。

123
纠错评论责编:hanb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班次报名
    ¥20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精品套餐报名
    ¥6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辅导班报名
    ¥20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