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医执业医师 >> 考试辅导 >> 文章内容

2016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巩固知识:第二章第一节_第2页

   2016-03-08 10:44:49   【

  紫苏

  【药性】:辛,温。

  【功用】: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1.发汗解表,用治:外感风寒表证。

  (1)外感风寒表证:杏苏散;

  (2)风寒表证兼气滞,或咳喘痰多者:香苏散

  2.行气宽中,用治:脾胃气滞证。

  (1)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藿香正气散;

  (2)气滞痰结之梅核气:半夏厚朴汤;

  (3)胎气上逆,胸闷呕吐,胎动不安者:配伍理气安胎的砂仁、陈皮等。

  3.解鱼蟹毒,用治:鱼蟹变质,食后吐泻、腹痛。配伍生姜、陈皮、藿香等。

  【用法用量】:煎服,5~10g,不宜久煎。

  生姜

  【药性】:辛,温。

  【功用】: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

  1.发汗解表,用治:风寒表证。

  (1)适用于风寒表证轻证:单用;

  (2)重证:桂枝汤。

  2.温中止呕,用治:

  (1)脾胃寒证,宜与高良姜、胡椒等温里药同用。脾胃气虚者:配伍人参、白术等药。

  (2)多种呕吐。素有“呕家圣药”之称。

  ◇胃寒呕吐最为适合。

  ◇痰饮呕吐者:小半夏汤;

  ◇胃热呕吐者:配黄连、竹茹等药。

  ◇某些止呕药用姜汁制过,能增强止呕作用,如姜半夏、姜竹茹等。

  3.温肺止咳,用治:肺寒咳嗽。

  ◇风寒客肺,痰多咳嗽:三拗汤;

  ◇外无表邪而痰多者:二陈汤。

  4.解毒:

  生姜对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之毒,以及鱼蟹等食物中毒,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3~10g,或捣汁服。

  【使用注意】:本品助火伤阴,故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香薷

  【药性】:辛,微温。

  【功用】:发汗解表、利水消肿。

  1.发汗解表,化湿和中,用治:

  (1)风寒表证(尤适阴暑证):香薷散

  (2)暑温初起复感于寒:新加香薷饮 “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

  2.利水消肿,用治:水肿、脚气

  【用法用量】: 煎服,3~10g。用于发表,量不宜过大,且不宜久煎;用于利水消肿,量宜稍大,且须浓煎。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发汗之力较强,表虚有汗及暑热证当忌用。

  荆芥

  来源: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荆芥的地上部分。生用、炒黄或炒炭。

  【药性】:辛,微温。

  【功用】:风解表、透疹止痒、风消疮止血。

  1.风解表,用治:外感表证。

  微温不烈,药性和缓,为发散风寒药中药性最为平和之品。对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风热或寒热不明显者,均可广泛使用。

  (1)风寒表证:荆防败毒散;

  (2)风热表证:银翘散。

  2.透疹止痒,用治: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1)表邪外束,麻疹初起、疹出不畅:配伍蝉蜕、薄荷、牛蒡子等;

  (2)风疹瘙痒:配伍苦参、防风、白蒺藜等;

  3.风消疮,用治:疮疡初起兼有表证。

  (1)偏于风寒者:+发散风寒的羌活、独活、川芎;

  (2)偏于风热者:+辛凉解表药银花、连翘、 柴胡

  4.止血,用治:吐衄下血等多种出血证。

  (1)炒炭,性味变为苦涩平和,长于理血止血;

  (2)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配伍生地黄、白茅根、侧柏叶等药;

  (3)血热便血、痔血:配伍凉血止血的地榆、槐花、黄芩炭等药;

  (4)妇女崩漏下血: 配伍棕榈炭、莲房炭等固崩止血药。

  【用法用量】:煎服,5~10g,不宜久煎。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用。荆芥穗更长于祛风。

1234
纠错评论责编:hanb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班次报名
    ¥20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精品套餐报名
    ¥6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辅导班报名
    ¥20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