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公卫助理医师 >> 考试辅导 >> 文章内容

2016年公共卫生助理医师考试《儿童保健学》:第四章第四节_第2页

   2016-08-01 16:12:52   【

  扩大计划免疫实施程序表(2)

疫苗

预防疾病

方法

接种对象时间

出血热疫苗

流行性出血热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肌内注射

出生后18月龄和24~30月龄0、14天、6个月各接种1次

炭疽疫苗

炭疽病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上划痕

炭疽疫情发生时,病人、病畜,间接接触者及疫点高危人群

钩体疫苗

钩端螺旋体病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

成人第1剂0.5ml,第2剂1.0 ml 7~13周岁剂量减半,第1剂与第2剂间隔7~10天

  三、预防接种的禁忌症

  疫苗接种的禁忌症可分为一般(相对)禁忌症和特殊(绝对)禁忌症2类。正确掌握禁忌症,是减少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和事故的一项重要措施.。

  1. 一般禁忌证:是指对各种疫苗接种的禁忌症

  (1)发热:正在发烧(体温超过37.5℃)的儿童不宜接种疫苗。

  (2)急性传染病,包括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未过检疫期者。

  (3)严重慢性病:风湿病、较重的心脏病、高血压、肝肾疾病、活动性肺结核。

  (4)过敏性疾病:哮喘、荨麻疹等过敏史者、严重的湿疹,有过敏性体质的儿童接种疫苗。

  (5)近1个月内注射过丙种球蛋白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如放疗、糖皮质激素、抗代谢药物和细胞毒性药物等)的患儿。

  2.特殊禁忌证:是根据各种疫苗的性质,对该疫苗所规定的专门禁忌症。

  (1)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发热体温高于37.5oC,或一周内每日腹泻4次以上的儿童,严禁服用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

  (2)卡介苗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湿疹、化脓性皮肤炎、水痘、化脓性中耳炎,不得接种卡介苗;

  (3)活疫苗患细胞免疫缺陷病和联合免疫缺陷患儿接种后可引起疫苗病。

  (4)乙型脑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和流脑疫苗、百白破联合制剂中枢神经病史者(脑炎后遗症)、惊厥史、,不得接种。因这些疫苗可诱发抽风。可产生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并发症

  接种前认真询问病史及传染病接触史,必要时先做体检。正确掌握禁忌症,这样既可减少疫苗接种的副反应,又能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四、预防接种反应及处理

  (一)一般反应

  1. 局部反应:接种后24小时左右局部会出现红、肿、热、痛,有时伴有淋巴结肿大。

  红肿直径在2.5cm以下为弱反应

  红肿直径在2.5~5cm为中等反应

  红肿直径在5cm以上为强反应。

  局部反应持续2~3天不等。

  局部反应处理:可用干净毛巾热敷

  2. 全身反应:于接种后5~6小时体温升高,持续1~2天。但接种活疫苗需经过一定潜伏期才有体温上升。

  体温37.5oC左右为弱反应

  37.5~38.5oC为中等反应

  386oC以上为强反应。

  此外,还伴有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不适等反应。

  全身反应可对症处理,注意休息,多饮水。

  高热持续不退,应到医院诊治。

  (二)异常反应:只有少数人发生,反应较重。

  1. 过敏性休克:于注射后数分钟或0.5~2小时内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日周青紫、四肢湿冷、呼吸困难、脉细速、恶心呕吐、惊厥、大小便失禁以至昏迷。如不及时抢救,可在短期内有生命危险。

  处理:应使患儿平卧,头稍低,注意保暖,并立即皮下或静脉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lml(001~0.03ml/kg)。,必要时可重复注射,有条件时给氧气吸人,病情稍稳定后,应尽快转至医院抢救。

  2. 晕针:儿童常由于空腹、疲劳、室内闷热、紧张或恐惧等原因,在接种时或几分钟内出现头晕、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乎足冰凉、心跳加快等症状,重者知觉丧失。呼吸减慢。

  处理:应立即使患儿平卧,头稍低,保持安静,饮少量热开水或糖水,短时间内即可恢复正常。数分钟后不恢复正常者,可针刺人中穴,也可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3. 过敏性皮疹:以荨麻疹最为多见,一般于接种后几小时至几天内出现,经服用抗组胺药物后即可痊愈。

  五、预防接种工作流程

  (一)接种前准备工作

  1.确定受种对象

  2.通知儿童家长或监护人

  3.分发和领取疫苗

  4.准备注射器材

  5.准备药品、器械

  (二)接种时的工作

  1.准备好接种场所

  2.核实受种对象:①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卡;②确认是否为本次受种对象;③确定接种疫苗的品种。

  3.接种前告知和健康状况咨询:①告知(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所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②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

  4.现场接种疫苗:①再次查验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种证和本次接种疫苗的品种;②检查疫苗外观与批号;③皮肤消毒:用2%的碘酒及75%的酒精;④严格执行安全接种

  (三)接种后的工作

  1. 告知儿童家长或及监护人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的反及其简单的处理方法。

  2.接种记录、观察与预约:①接种后及时在预防接种卡上记录所接种疫苗的年月日及批号;②受种者在接种后留在现场观察15~30分钟。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处理和报告;③与儿童家长或及监护人预约下次接种的时间、地点和疫苗种类。

  3.整理接种现场:①整理器材;②处理剩余疫苗;③清理核对预防接种卡,及时上卡

  4.统计报告:统计本次接种情况和下次接种的疫苗需用计划,并按规定上报。

12
纠错评论责编:hanb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班次报名
    ¥20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精品套餐报名
    ¥6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辅导班报名
    ¥20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