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公卫助理医师 >> 考试辅导 >> 文章内容

2016年公共卫生助理医师考试《环境卫生学》讲义:第二章第四节_第2页

   2016-05-12 15:46:55   【

  3.环境污染致癌的毒理学基础

  ①致突变与致癌效应

  环境污染物引起生物体细胞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环境污染物的致突变作用。引起生物体发生致突变作用的物质,称为致突变物。致突变作用的靶为体细胞时,只影响接触的个体发生各种病变(肿瘤、畸胎、生育障碍等)但不影响下一代;当生殖细胞发生突变时,所致后果则会遗传到后代。

  现已公认,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与致癌之间有着显著相关关系。癌是由恶性转化细胞克隆而引起的。因此,对环境污染物进行致突变性检测,是对该污染物致癌作用初步定性的重要步骤。

  ②环境污染的致突变/致癌性检测

  常有的检测方法有Ames试验,程序外DNA合成试验(UDS),姐妹染色单体互换试验,微核试验等。尽管现用的致突变性检测方法日趋成熟,并已逐步稳定,但由于测定者所采用的萃取方法上的差异,使得在资料的可比性上有一定的难度。但应用相同的测试程序,所获结果仍能比较出环境污染的致突变性/致癌性的危险程度。

  ③环境污染物致癌性的检测与确认

  在前述中所提到的测试结果,仅能够反映出环境污染物潜在的致癌性。当需要对环境污染进行致癌性确认时,尚需要进行动物致癌试验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

  用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四项中任何一项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都可以认为是动物致癌剂。要确认为人类致癌物或对人类具有致癌性时,需要具有充分的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即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证明人体接触某环境污染物与肿瘤发生之间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3.环境污染与致畸危害

  人类出生缺陷又称为先天畸形,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对出生缺陷的遗传学观点。尽管遗传因素对人类出生缺陷的发生有重要影响,但后天环境因素对生殖细胞遗传物损伤、对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直接损害和对出生缺陷的发生都具有重要作用。

  环境因素作用于胚胎发育的不同阶段可引发多种后果,如流产、胎儿发育迟缓、胎儿结构畸形以及出生后再显现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缺陷。环境因素干扰正常胚胎发育过程,使胚胎发育异常而出现的先天畸形或出生缺陷,它作用的靶是体细胞,因而是不具遗传性的。如果环境因素作用于生殖细胞,使在分裂中把对遗传物质损害的特征(如突变)传递给子代细胞,它对生殖功能的影响和导致的不良结局是可遗传的。

12
纠错评论责编:hanb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班次报名
    ¥20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精品套餐报名
    ¥6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辅导班报名
    ¥20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