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公共卫生医师 >> 考试辅导 >> 文章内容

2017年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学》考点解析:第二十二章真菌_第2页

考试网   2017-02-16   【

  16. 真菌的检验方法: 镜检真菌形态、抗原检测、分离培养与鉴定、核酸检测、毒素检测

  真菌标本直接检查

  (1)真菌的直接涂片检查

  2. 抗原检测: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真菌抗原,常用的方法有胶乳凝集试验、ELISA、半定量放射免疫测定法。

  (2)常用的染色方法:

  ①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革兰染色、瑞氏染色、荧光染色,乳酸酚棉蓝染色、还有墨汁负染色等。② 对检测骨髓和外周血中的荚膜组织胞浆菌,需作瑞氏染色或姬氏染色后镜检。③ 检测病人脑脊液标本中新生隐球菌,需作墨汁负染色后检查,背景为黑色,新生隐球菌和荚膜不着色。

  (3)直接镜检意义

  A. 阳性结果意义

  1.有诊断意义,如浅部真菌病、隐球菌病、皮肤粘膜假丝酵母菌病等;

  2.代表组织相,直接镜检看到的真菌形态就是该真菌的组织形态,如假丝酵母的菌丝、浅部真菌的厚膜孢子等;确定某些致病性真菌属或种,如皮肤癣菌、曲霉等;

  3.判断某些真菌种的致病性等;

  B. 直接镜检局限性

  1.阴性结果不能排除真菌感染,直接镜检不如培养敏感,其敏感性随标本类型、数量、采集时间和质量等而有所不同;

  2.有假阳性结果,如溶解的淋巴细胞在脑脊液印度墨汁湿片中易误认为新生隐球菌;脂肪微滴也可与出芽酵母细胞混淆;

  (3)真菌的分离培养:① 真菌培养是目前鉴定真菌的唯一方法。② 培养成功与否与采集的标本是否适当、是否新鲜、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温度与时间等有关。③ 大多数真菌培养的温度为28℃,但深部真菌为37℃。对二相性真菌培养时,28℃培养真菌呈菌丝相(霉菌型),37℃培养为组织相(酵母型)。

  (4)真菌培养方法: ① 平皿培养:表面较大可使标本散布,便于观察菌落形态,但水分易蒸发,只能培养生长繁殖较快的真菌,如假丝酵母菌、隐球菌。 ② 大试管培养:水分不易蒸发,主要用于皮肤癣菌的培养和真菌菌种的保存。③ 玻片培养(微量培养、小培养):可用于真菌菌种的鉴定。

  (5)观察菌落形态时注意:

  1.菌落性质,是酵母菌还是霉菌。

  2.菌落大小,一般病原性真菌菌落小,而条件致病性真菌菌落大。

  3.菌落颜色,一般病原性真菌颜色淡,污染真菌颜色深。

  4.致病性真菌菌落下沉,污染性真菌菌落不下沉;致病性真菌有时使培养基开裂,但污染霉菌很少引起培养基开裂。

  (6)真菌鉴定:

  A. 菌种鉴定是一个复杂过程,仅观察菌落形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作生化反应,分子生物学鉴定,必要时将菌种送有关单位鉴定。

  B. 检验真菌常用的生化反应有糖(醇)类发酵试验、同化碳源试验、同化氮源试验或利用硝酸钾试验、牛乳分解试验、酚氧化酶试验、明胶液化试验和脲酶试验等。试验方法同细菌试验,主要用于检验深部感染真菌如假丝酵母菌、隐球菌等。

  17. 抗真菌药物分类

  (1)化学结构分类:

  1.多烯类抗生素,如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曲古霉素等。

  2.吡咯类,包括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克霉唑、益康唑等。

  3.其他类如氟胞嘧啶。

  (2)作用机理分类

  1.作用于真菌细胞膜: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酮康唑及克霉唑等。

  2.作用于真菌细胞壁:尼可霉素Z、卡泊芬净及普拉米星(pradimicin)等。

  3.作用于真菌核酸:干扰真菌DNA合成,5-氟尿嘧啶(5-FC)等。

  4.其他:大蒜新素(allitridum)及冰醋酸(glaciale acetic acid)等。

  18. 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

  (1)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对大多数深部致病真菌具有活性,如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曲菌、组织胞浆菌、双向真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对皮肤和毛发癣菌大多耐药。

  (2)酮康唑:对念珠菌、着色真菌属、球孢子菌属等有抗菌活性,对毛发癣菌亦具抗菌活性。

  (3)氟康唑:对念珠菌、隐球菌 具有较高抗菌活性。

  (4)氟胞嘧啶:为窄谱抗生素,对念珠菌、新型隐球菌和:球拟酵母有较高抗菌活性,对其他真菌抗菌作用差,易产生耐药性,故常和两性霉素B联合使用。

  (5)伊曲康唑:伊曲康唑体外有广谱抗真菌活性。对念珠菌、隐球菌、曲霉菌、组织胞浆菌、马内非青霉均有效。

  (6)伏立康唑: 伏立康唑适用于侵袭性曲霉病及严重真菌

  感染不能耐受其他药物或经其他药物治疗无效者,如足放线病菌属、镰刀菌属等感染。

  19. 抗真菌药物药敏试验原则:

  1.提供两种以上有相当活性的抗真菌药物的可信测量方法

  2.和体内的活性具有相关性,可预测治疗的效果

  3.可用来监控敏感群体菌株的耐药性发生

  4.可预期研究新药的潜在治疗效能。

  20. 真菌药物敏感试验过程:

  (1)方法:肉汤稀释法,包括常量稀释法和微量稀释法。

  (2)培养基:含谷氨酰胺和pH指示剂,不含碳酸氢钠RPMI 1640培养基。

  (3)程序:药物原液配制——接种菌液制备——药液稀释——常量稀法——微量稀释法——结果判断——质量控制。

  21. 真菌非培养检测技术

  (1)动物试验: 分离病原性真菌、确定真菌菌种的致病性、研究药物对真菌的作用等。

  (2)核酸检测: 操作简便、省时省工、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优点,但要一定的实验条件,并大多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故目前不可能完全替代常规鉴定方法 。

  (3)真菌毒素的检测: 生物学方法、薄层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间接竞争ELISA法等。

  例题:

  1.细菌的革兰染色性主要决定于:( )

  A.核质结构 B.细胞壁结构 C.细胞膜结构

  D.磷壁酸的有无 E.中介体的有无

  2.溶原性细菌是指:( )

  A.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 B.带有毒性噬菌体的细菌

  C.带有温和噬菌体的细菌 D.带有R质粒的细菌

  E.带有F质粒的细菌

  3.能引起内毒素性休克的细菌成分是:( )

  A.肽聚糖 B.磷壁酸 C.LPS D.菌体抗原 E.荚膜多糖

  参考答案

  1. B 2 . A 3. C

12
纠错评论责编:hanb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7年环球网校临床/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课程报名
    ¥78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医学实践技能精讲班
    ¥30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VIP通关班
    ¥80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套餐班招生[送内部资料]
    ¥48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培训单科精讲班招生
    ¥9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