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医助理医师 >> 复习指导 >> 文章内容

2017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内科学》章节考点:第七章肢体经络病证_第3页

   2016-11-23 10:08:49   【

  第三节 痿证

  一、定义: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引起肌肉萎缩瘫痪的一种病证。痿者萎也,枯萎之义,即指肢体痿弱,肌肉萎缩。

  二、源流:

  1、《内经》论痿颇详:论述了病因病机、证候分类及治痿大法,提出了“痿躄”、“脉痿”、“筋痿”、“肉痿”、“骨痿”的命名和分类;并提出了“治痿独取阳明”的著名观点。

  2、《丹溪心法》提出“泻南方,补北方”的治疗原则。

  3、《景岳全书》提出虚证治法。

  4、叶天士认为痿证乃“肝肾肺胃四经之病”

  三、病因病机:

  1、病变在筋脉肌肉,根源在五脏虚损。

  2、病理性质分虚实两类,外感温邪、湿热导致者属实;内伤所致的脾胃虚、肝肾虚者属虚。且常见本虚标实、虚实错杂的病机。

  3、病理因素有温邪、湿热、瘀血。

  4、本病虚多实少,热多寒少;肾虚为本,肺热为标;阳明失职,尤常参见。

  5、病理转化及预后:外感致痿,邪祛正复,多数预后较好;内伤致痿,病程漫长,其间多夹热、夹痰、夹瘀,治愈难度较大,预后较差。

  四、鉴别诊断: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实证宜祛邪和络;虚证宜扶正补虚

  1、治痿独取阳明:①补益后天;②“取”者,取去阳明之热邪,即清阳明之热。

  2、痿病不可妄用风药。

  (三)分型论治:

  1、肺热津伤证:清燥救肺汤

  2、湿热侵淫证:加味二妙散

  3、脾胃虚弱证: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痰多或脾虚湿盛,六君子汤

  4、肝肾亏损证:虚潜丸;病久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用鹿角胶丸、加味四斤丸;热甚者,可去锁阳,干姜,或用六味地黄丸加牛骨髓、鹿角胶、枸杞子;阳虚畏寒,加右归丸

  5、脉络瘀阻证: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瘀血久留,可用圣愈汤送服大黄庶虫丸

  六、预后调摄及研究进展

12345
纠错评论责编:hanb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班次报名
    ¥20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精品套餐报名
    ¥6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辅导班报名
    ¥20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