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临床助理医师 >> 考试辅导 >> 文章内容

2016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病理学辅导精华:第五章第四节_第2页

   2016-03-12 09:36:56   【

  三、类型及病变:

  (一)良性(缓进型)高血压:

  1、机能紊乱期:全身细动脉痉挛

  2、动脉系统病变期(基本病变):

  (1)细动脉玻璃样变(细动脉硬化):内皮下均匀粉染蛋白性物质沉积;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这是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变特征。最易累及的是肾的入球小动脉和视网膜动脉。

  (2)肌型动脉:主要累及肾小叶间动脉、弓状动脉及脑动脉等。

  中膜增厚→SMC(肌纤维母细胞)肥大、增生

  内弹力板分离:双层;内膜增厚:SMC增生、纤维组织增多→管腔有一定狭窄

  (3)大动脉

  3、器官病变期:器官病变分两种:第一类是由于血管狭窄造成的器官代偿性变化,第二类是由于供血不足造成的缺血性变化(肾、脑)。

  (1)心脏:肥大,特别是左心肥大。早期心肌肥厚,向心性肥大,晚期心腔扩张,离心性肥大。高血压性心脏病

  (2)肾脏:高血压性固缩肾(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肉眼:整个肾脏体积缩小;镜下: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性,相应肾单位(肾小球、肾小管)萎缩,结缔组织收缩,周围肾单位代偿性肥大。

  (3)脑:出血、小灶状梗死

  脑动脉病变细小动脉玻璃样变性,重者纤维素样坏死,继发血栓形成;二者均可继发微动脉瘤形成

  脑出血:管壁破裂出血,最常发生于基底节、内囊,其次为大脑白质、脑桥和小脑。

  脑小灶状梗死:细小动脉玻璃样变性→管腔狭窄,或纤维素样坏死→血栓形成,造成局部脑组织缺血,梗死,形成小软化灶

  (4)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动脉硬化,视乳头水肿、视网膜渗出、出血。

  (二)恶性(急进型)高血压

  1、基本病变:特征是增生性小动脉硬化和坏死性细动脉炎。

  (1)细动脉:纤维素样坏死;累及中膜和内膜,并有血浆内渗,使管壁极度增厚

  (2)小动脉:增生性动脉内膜炎;内膜增厚,SMC增生,呈同心圆样排列,形成层状洋葱皮样病变。

  2、对机体的影响:主要累及脑、肾

  (1)肾:入球小动脉及节段性肾小球毛细血管丛纤维素样坏死→血栓形成→小灶状梗死。肉眼:肾表面有多数出血点;切面有多数斑点状微梗死灶。

  (2)脑:局部缺血,微梗死灶、出血。

  四、良、恶性高血压的鉴别

12
纠错评论责编:hanb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班次报名
    ¥20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精品套餐报名
    ¥6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辅导班报名
    ¥20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