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临床助理医师 >> 考试辅导 >> 文章内容

2016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病理学辅导精华:第六章第二十一节

   2016-03-18 09:20:54   【

第十七节  代谢和组织细胞的变化

第十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

第十九节  呼吸系统的变化

第二十节 循环系统的变化

第二十一节 血液及造血系统的变化

  缺氧可使红细胞增多,氧离曲线右移,从而增加氧的运输和释放。急性缺氧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肝、脾等储血器官收缩,储血进入有效循环,增加血液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

  慢性缺氧时,主要是骨髓造血功能代偿增强。缺氧时肾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使骨髓内红细胞生成、成熟和释放加速,因而增加了血液携氧的能力。但红细胞增多,可使血液的粘度增高,因而增加肺血流阻力和右心负荷。

  缺氧时氧离曲线右移,即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降低,易于将结合的氧释出供组织利用。这是由于糖酵解增强,其中间代谢产物2、3-DPG增多所致。2、3-DPG主要与脱氧血红蛋白可逆性结合而阻碍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红细胞内酸性的2、3-DPG增多,使红细胞内pH降低,致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降低而易于解离,促使血液在组织中释放较多的氧,供组织利用。若氧离曲线过度右移,可导致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使血红蛋白携带氧的能力降低,因而失去代偿意义。

  缺氧时脱氧血红蛋白可增多,当毛细血管内脱氧血红蛋白超过50g/L时,皮肤、粘膜、甲床可显紫蓝色,这种现象称紫绀。紫绀是缺氧常见的临床征象。在血红蛋白含量正常的人,紫绀一般都表示有缺氧,但血红蛋白量过少或过多时,紫绀和缺氧并不一致。

  如重度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含量可减少到50g/L以下,这时如果合并乏氧性缺氧既使全部形成脱氧血红蛋白也不会出现紫绀,但缺氧却可相当严重;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增加,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部分就可超过50g/L而出现紫绀,但患者并不一定缺氧。因此,紫绀不能作为判断缺氧的唯一指标。

纠错评论责编:hanb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班次报名
    ¥20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精品套餐报名
    ¥6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辅导班报名
    ¥20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