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投资项目管理师 >> 宏观经济政策 >> 考试辅导 >> 2017年投资项目管理师《宏观经济政策》辅导重点(1)

2017年投资项目管理师《宏观经济政策》辅导重点(1)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 2016年11月24日 ]  【

  (1)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又称货币需要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本身没有价值,是在流通过程中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价值符号。

  (2)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要注意:

  1)货币需求是一个存量概念,它主要考察在特定的时点和空间范围内,社会各部门在其拥有的全部资产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或份额。

  2)货币需求是有条件限制的,是一种能力与愿意的统一。只有同时满足两个基本条件才能形成货币需求:一是必须有能力获得或持有货币;二是必须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其资产。

  3)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仅是指对现金的需求,而且包括了对存款货币的需求。

  4)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既包括了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也包括了执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

  (3)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1)收入。一般来说,收入与货币需求总量之间有同方向变动关系。

  2)价格。价格和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货币需求之间,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3)利率。利率变动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反向的。

  4)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是反向变动关系,

  5)其他资产的收益率。其他资产的收益,包括债券、股票等收益是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6)企业与个人对利润与价格的预期。它与货币需求呈反向变动。

  7)财政收支状况。

  8)其他因素。

  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的定义

  所谓市场经济,是指由市场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即通过价格和市场体系对个人和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协调,使全社会的经济正常进行。

  需要注意一点:市场经济属于资源配置方式的范畴,而不具有社会制度属性。它总是与各国特有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本制度结合起来运行的,形成各具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

  2、市场体系和市场经济的内涵

  (1)市场和市场体系

  ①市场的定义:商品交换的场所。既包括有形市场(商店、集市贸易等),也包括(技术服务、网上购物等)无形市场。其本质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由于人们认识和划分市场的角度不同,市场可分为很多种:从流通环节看,有批发市场,零售市场;从流通时序看,有现货市场,期货市场;从流通地域 看,有城市、农村、国际、国内市场;从组织形式来看,有商店、购物中心、集市贸易、批发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从竞争程度来看,有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 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等等。

  ②市场体系:所有以上这些市场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就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按功能划分两大类: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

  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关系:商品市场是市场体系的基础,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最先是作为商品的特殊形式而存在、发展,并逐步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市场形态,它是为商品市场的发展提供特殊服务。

  在这里要注意:市场和市场体系是商品和服务交换的载体,也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的主要渠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和各种生产要素的结合,都是通过市场和市场体系来实现的。

  (2)市场经济的内涵

  自然经济,是以一家一户、一个族群为单位,使有限的人力、物力服从于家长式首领的意志,进行资源组合。因此其生产能力有极大的局限性。

  计划经济,是全社会的资源配置听命于政府系统或权力部门。因此,有限的组织、协调、指挥能力也难以驾驭复杂多变的经济活动能力。

  市场经济,它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这是它区别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之所在。

  市场经济有效地解决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经济活动中的三大基本问题。这是因为由市场配置资源,商品和劳务的生产就必须按市场需求进 行,并且通过竞争提高技术、降低成本,按投入生产要素的数量和经济分配收入。因此,市场经济不仅决定社会生产的方式和交换的方式,而且也决定分配的方式。

12
纠错评论责编:xixi2580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