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职称考试

当前位置:考试网 >> 土建职称考试 >> 考试科目 >> 城市规划 >> 2018年湖南土建职称考试《城市规划》知识点: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2018年湖南土建职称考试《城市规划》知识点: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来源:考试网  [2018年7月18日]  【

  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大纲要求

  1、了解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

  2、了解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动因(了解)

  1、定义: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在我国是指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例题』城市有哪些主要特征:( )

  A. 以商业活动为主要居民点

  B. 非农业人口聚集的居民点

  C. 非农业生产聚集的居民点

  D. 公共活动聚集的居民点

  答案: BC

  分析:这个题考查的知识点就是城市定义。这个题是对定义考查的题目,这是考试中比较偏爱的一种题型,对这类题目我们的策略是记住关键词,这样可以比较省时省力,还能记忆准确。

  2、城市产生的动因:

  城市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城市是人类劳动大分工的产物。两次劳动大分工对于城市的产生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即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在原始社会产生了固定居民点。

  第二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即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分离出来,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地就成为了城市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是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出现在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

  3、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因:人类社会的城市化进程是与工业化进程紧密相关的。

  工业化对于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农村推动力

  二是城市的吸引力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是城市形成的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二)城市发展的基本理论(了解)

  主要包括:城市发展的区域理论、城市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城市发展的人文生态学理论、城市发展的交通通讯理论、城市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理论、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

  (1)城市发展的区域理论

  城市是区域环境的一个核心;城市与区域发展是互相促动:城市的中心作用强,就能带动周围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社会经济水平高,则促使中心城市更加繁荣;另外我们要知道,这是由世界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证明了的。

  对这一现象,1950年佩鲁提出增长极核理论:城市对周围区域和其他城市的作用是既不平衡也不同时进行的,城市作为增长极与其腹地的基本作用机制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在城市成长的最初阶段,极化效应会占主导低位,但当增长极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极化效应会相对或者绝对减弱,扩散效应会相对或绝对增强,最后,扩散效应就替代极化效应而发挥主导作用。

  极化效应是指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中的过程,表现为增长极的上升运动。

  增长极核理论曾被广泛应用于区域发展政策。尤其是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和国家而言,有限的资源应该集中在发展条件较好的城市作为增长极核,由此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使区域经济最终能够趋于均衡。

  中心城市——具备发展条件、通过区域极化发展的城市,成为区域发展的增长极核。

  (2)城市发展的经济学理论

  城市经济活动是决定城市发展的最为显著的因素之一。

  城市产业分为基础产业(主要是为满足城市以外地区的需求)和服务产业(主要满足本市消费需要)。在城市产业分类中,基础产业是城市经济力量的主体。基础产业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只有基础产业得到了发展,城市经济的整体才能得到发展。

  (3)城市发展的人文生态学理论

  互相依赖、互相竞争是人类社区空间关系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样也是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互竞争导致为追求生产效率而促进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同时又促进了相互之间的依赖。

  相互依赖则既强化了社会分工又使社会紧密团结在一起,在这样的基础上促使人类在空间上的集中。

  (4)城市发展的交通通讯理论

  1960年,古登堡发表论文揭示了交通设施的可达性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所谓可达性就是:交通设施通达的方便程度。

  1962年,梅耶出版了《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提出了城市关于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

  城市的发展源于城市为人们提供面对面交往、交易的机会。交通、通讯等物质措施和科学技术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媒介,可促进城市整体全面发展。

  (5)城市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表现为新一轮的国际劳动分工。

  在旧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发展中国家是作为原料产地,发达国家则从事成品制造。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显著。

  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控制、管理功能集聚于少量全球性中心城市;制造、装配功能扩散在大城市中。

  城市发展越来越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和跨国资本的外部控制。

  (6)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城市进化理论

  城市进化理论认为,从工业化社会到后工业化社会,城市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绝对集中”时期(工业化社会初始期):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

  “相对集中”时期(工业化社会成熟期):人口仍向城市集中,但开始向郊区扩散

  二者共同点是城市人口增长占主导,不同点是后者出现郊区人口增长的态势。

  “相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社会初期):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郊区人口增长超过了城市人口的增长。

  “绝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社会成熟期):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显著,从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区域内部从城市到郊区的人口迁移,导致城市人口的下降和郊区人口的上升。

  共同点是郊区人口增长占主导,不同点是后者中城市人口下降。

  根据城市进化理论,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的成熟时期,第三世界国家仍处于工业化社会的初级阶段。

  『例题』后工业化初期城市发展主要体现为( )。

  A. 绝对分散 B. 绝对集中 C. 相对分散 D. 相对集中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是城市进化理论中四个阶段的对应关系。这种考题也是我们考试中比较偏爱的,主要考的是对应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记忆的时候要对比来记,这个考点还有个特点就是从“绝对集中”时期-“相对集中”时期-“相对分散”时期-“绝对分散”时期,而时间也是由先后的从工业化社会初始期-工业化社会成熟期-后工业化社会初期-后工业化社会成熟期,对应的人口特点是向城市集中到向郊区,所谓的“绝对集中”、“相对集中”、“相对分散”、“绝对分散”都是对城市人口特点而言的,也就是“绝对集中”时期呢,城市人口在增加,“相对集中”时期呢,城市人口仍在增加,但已向郊区转移,城市人口增长占主导,“相对分散”时期郊区人口增长超过了城市人口的增长,“绝对分散”时期城市人口的下降和郊区人口的上升。

  『例题』下列影响城市发规律的主要理论有哪些 ( )。

  A. 城市发展的区位理论

  B. 城市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C. 城市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理论

  D. 城市发展与交通通讯理论

  E. 城市发展的人文生态理论

  答案:CDE

  在线题库:考试网土建职称考试考试题库|手机题库

  通关课程:土建职称考试难度大不大?如何备考才能顺利通关,考试网校通关训练营招生啦!招生方案 个性化服务 50天从进门到取证 加入VIP通关班学习个性化服务!老师指点迷津、考点集结!>>>了解进入

  关注最新资讯动态点击加入湖南土建职称考试QQ群615945746湖南土建职称考试 ,更快获取土建职称考试相关信息通知,课程咨询交流,更有老师为你解疑答惑、协助报名,助力土建职称考试。

手机QQ扫码一键加群

责编:zj10160201

报名指南

编辑推荐

在线题库
  • 建筑工程
  • 会计考试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