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统计师 >> 模拟试题 >> 初级统计师 >> 文章内容

2020年初级统计师考试基础知识预习试题三

来源:考试网  [2020年5月2日]  【

  1 属于两个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指标为( )。

  (A)比较相对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动态相对指标

  (D)比例相对指标

  (E)结构相对指标

  【正确答案】 A,B

  【试题解析】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对比基础的不同,相对指标可分为同一总体内部对比的相对指标和两个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指标。属于同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有:①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②计划执行进度相对指标;③结构相对指标;④比例相对指标;⑤动态相对指标;属于两个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指标有:①比较相对指标;②强度相对指标。

  2 统计整理的内容包括( )。

  (A)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

  (B)对各项指标进行分组综合汇总

  (C)编制统计表与分析表

  (D)对统计资料进行系统积累

  (E)与上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展变化情况

  【正确答案】 A,B,C,D

  【试题解析】 统计整理主要包括的内容:①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如果发现被调查单位的资料不齐全或有差错,要及时查询订正;②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汇总,并按调查和分析目的的要求进行各种分组,汇总出各组单位数和各项指标的总数;③将汇总的结果编制成统汁表与分析表,以便进一步分析和应用;④对统计资料进行系统积累。

  3 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

  (A)工资总额

  (B)钢材消耗量

  (C)商业网点密度

  (D)年度国内生产总值

  (E)流动资金周转天数

  【正确答案】 A,B,D

  【试题解析】 统计指标按作用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标志变异指标四类。总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规模的统计指标,表明现象总体发展的结果。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相比较的结果。根据定义可知:工资总额,钢材消耗量,年度国内生产总值属于总量指标;商业网点密度,流动资金周转天数属于相对指标。

  更多考试资讯备考资料试题下载,加入统计师学习考试群:518649173,专业老师为你解答。

  2020年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抢先试用

  2020年初级统计师《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考试题库

抢先试用

  4 综合指数从编制方法上看有如下特点( )。

  (A)先综合后对比

  (B)对同度量因素加以固定

  (C)分子分母研究对象的范围一致

  (D)需要全面的资料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A,B,C,D

  【试题解析】 综合指数是指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而形成的指数。综合指数从编制方法上看特点有:①选择同度量因素和权数加以固定,不带主观随意性;②指数的分子、分母包括的范围必须一致;③先计算出总体总量,然后进行对比,即“先综合,后对比”;④需要研究总体的全面资料等。

  5 时点数列的特点主要有( )。

  (A)每个指标数值不能相加

  (B)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

  (C)每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

  (D)每个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不断的登记而取得的

  (E)每个指标数值是通过每隔一定时期登记一次取得的

  【正确答案】 A,C,E

  【试题解析】 时点数列是指时间数列中所包含的总量指标都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瞬间上所达到的水平时的总量指标时间数列。时点数列的主要特点有:①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不能相加;②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③数列中的每个指标数值,通常是通过每隔一定时期登记一次取得。

  6 人口统计的主要任务包括( )。

  (A)通过经常性人口调查和普查提供人口情况统计数据

  (B)对国家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目标执行情况进行统计监督

  (C)分析人口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我国人口变化的特征和规律

  (D)对人口发展进行统计预测,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

  (E)为国际组织提供我国各项人口数据

  【正确答案】 A,B,C,D

  【试题解析】 此知识点从2008年开始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已不再涉及。

  7 关于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关系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一个法人单位应包括多个产业活动单位

  (B)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之间存在隶属关系

  (C)法人单位都应该分解为产业活动单位

  (D)位于一个场所,从事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本身就是一个产业活动单位

  (E)多产业法人单位至少应包括两个产业活动单位

  【正确答案】 B,D,E

  【试题解析】 A项,因为一个法人单位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产业活动单位;c项,因为从事一种以上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如果能够提供各自的业务情况和财务收支资料,原则上才分解成两个以上的产业活动单位。

  8 收入法计算的增加值等于( )各项之和。

  (A)劳动者报酬

  (B)固定资产折旧

  (C)生产税净额

  (D)净出口

  (E)营业盈余

  【正确答案】 A,B,C,E

  【试题解析】 收入法(也称分配法)增加值是指从生产要素收入的角度计算的增加值,即根据生产要素经过生产过程所应得到的收入额计算增加值,反映增加值的价值构成。收入法增加值由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四个部分组成,其计算公式为:收入法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9 在下列人员中,( )不作为单位从业人员统计。

  (A)职业中学实习生

  (B)参加企业生产的军工

  (C)企业内部退养职工

  (D)6个月以上产假人员

  (E)承包本单位卫生清扫的人员

  【正确答案】 A,B,C,E

  【试题解析】 单位从业人员是指现行国家劳动统计报表制度规定的,在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题中,A、B、c、E项属于单位从业人员统计中暂不包括的人员。

  10 与增加值有关的企业财务指标包括( )。

  (A)应付工资总额

  (B)应付福利费总额

  (C)固定资产净值

  (D)补贴收入

  (E)应交增值税

  【正确答案】 A,B,E

  【试题解析】 工资、福利、增值税财务统计主要反映企业从业人员收入和增值税交纳情况,是企业损益及分配的补充指标,为计算企业增加值提供相应的基础资料。

责编:zp032348

报考指南

更多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