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统考地区

省考地区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面试 >> 辅导资料 >> 2018下半年初中教师资格证生物面试试讲: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2018下半年初中教师资格证生物面试试讲: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来源:考试网  [ 2018年12月30日 ]  【

  2018下半年初中教师资格证生物面试试讲: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一、教材及学生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是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二节,本节内容主要涉及的是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方面,即人类利用细菌和真菌制作发酵食品以及如何控 制细菌和真菌来保存食品等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极为密切,它使学生知道了我们平时吃的很多东西以及它们的保存方法,都是由于细菌和真菌的作用。在本章第 一节已经学习了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但接触的都是它们对人类有害的一面,因此,学生不仅对本节课内容感到新颖、好奇,而且对制作发酵食品还有一种 跃跃欲试的冲动。本节虽然知识结构并不复杂,但从科学技术与生活实际的角度看,内容和形式不容忽视,因为它为提高同学的实践能力、体验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 活中的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和机会。

  本课时主要学习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为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包括演示发酵实验、制作甜酒、制作泡菜、制作酸奶。其二为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二)学生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二年级学生,初二年级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方面尚有点欠缺,课外知识也不够丰富。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有 一定的学习主动性,有一定的求知欲望,有一定的探究问题的兴趣,能够和老师配合,可以通过师生互助,不断的在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通过对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有重要作用,对于人和动植物也是既有危害又有益处。但是,对于正确认识细菌和真菌在人类生活和 生产中的价值,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同学们了解的还不是很多,还存在一定认知缺陷,本节重点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方面进行学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加深对这方面的了解,旨在体现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表明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增强感性认识 以及理性认识。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拟订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并尝试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方法。

  (3)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及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做发酵实验和尝试制作甜酒、泡菜、酸奶等食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通过观察、探究、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3)通过学习和应用食品保存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1)通过多项实践活动,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2)关注基因技术在医药生产上的应用。

  其中举例并尝试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以及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方法是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原理是这节课的学习难点。初二学生还没有接触化学课程,缺乏对于微观物质的感性认识,所以对于抽象的原理是难以理解的。

  二、教学策略

  我设计本课的指导思想是这样的:《人类对真菌和细菌的利用》科普性比较强,容易使课堂教学变成知识点的堆砌,从而显得枯燥乏味。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参与、积极互动”的原则,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 过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全面而正确的认识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

  设计意图:本节课从“老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理念出发,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有助于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助于让 学生体验知识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教学方式。我认为生物教学,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主动融入探究情境,解放学生 的大脑,释放学生的四肢五官,在课堂与生活之间架起一道彩虹,要让他们“走出”课堂,“跳出”文本内容,愉悦地进入自我学习中,从而自觉地探究,提升认知 水平。既可以使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互结合,又实现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不断超越。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我采用的教学策略是:遵循从理性到感性的认知规律,创设媒体情境、问题情境和活动情境,在情境学习中讨论研究,达成共识,培养实践能 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参与到活动中来,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在活动中理解知识,在活动中应用技能,在活动中解决问题,在 活动中提升认知。

  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内”和“课外”两个组成部分。课内介绍人类在食品制作与保存、疾病防治与药品生产以及环保等方面对细菌和真菌利用。本节从日常生 活中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讲起,首先分析了日常生活中它们与食品制作的关系,然后又分析了细菌和真菌与食品保存的密切关系。这两个方面都是与人类的 “吃”有关的,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学习,同学们会认识到,细菌和真菌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然后,教材又由浅入深讲述了细菌和真菌 与疾病防治的关系和细菌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最基本的“吃”上升到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高度,使学生逐步形成一种观念:细菌和真菌与我们生活和社会的 方方面面都具有密切的关系,课外安排学生实践活动“制作发酵食品”,收集资料(抗生素今昔和药品说明书),调查本地人们在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对细菌 的利用情况。从而产生对细菌和真菌的研究欲望,求知欲望。

  三、教学程序:

  基于这样的教学策略,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情引趣,让学生“心”动

  2、自主探究,互动交流,深入了解,让学生“行”动

  3、资料剖析,扩展引申,理解内涵,让学生“会”动

  4、真实写照,情感旅程,人生实践,让学生“爱”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情引趣,让学生“心”动

  在第一环节中,我是这样展开的:“在我国的漫长历史中,酒文化源源流长。许多脍炙人口的美丽诗句都与酒有关的。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借问酒家何处有,路人遥指杏花村”,现在众所周知的国宴用酒“茅台”更是享誉五湖四海。同学们课前在家长的帮助下都尝试制作了甜酒,现在就 请大家分享彼此的美酒吧!”学生相互品尝,气氛活跃,接着交流制作甜酒心得,引出课题。

  古希腊学者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通过创设情境,从学生已有的实践经历和经验出发,使学生有话可说,能说,想说,激发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促使学生的思维一开始就处于活跃状态。

  (二)自主探究,互动交流,深入了解,让学生“行”动

  对于这个环节,我采用“问题——讨论——认知”的教学模式。

  首先,提出问题:“美酒的制作主要依靠发酵原理,许多食品的制作都离不开细菌和真菌。发酵是怎样产生的呢?”接着演示发酵实验,然后设问“你能解释这一过程吗?”学生通过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发酵原理的应用过程,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接下来,继续设问:“超市内的食品种类繁多,不同的食品保存方法也各有区别,你知道哪些保存食品的方法?这样做的原理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达成共识:保存食品的方法都是建立在利用杀菌以及抑菌原理基础上的。

  (三)资料剖析,扩展引申,理解内涵,让学生“会”动

  首先引入:“真菌和细菌既会给人类带来许多疾病,有些真菌也能造福人类。抗生素是人类的伟大发明,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但是,人们是否就可以随意使用 呢?”学生思考并交流课前收集的药品说明书,从而明确合理用药的必要性,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看待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布置课前资料收集,能提高学生收集和辩析知识的能力,使学生逐步“会学习”。学生结合已知的生物知识,指导应该如何正确的生活,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生物知识”。

  (四)真实写照,情感旅程,人生实践,让学生“爱”动

  最后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就目前所了解的“人类对真菌和细菌的利用原理”和课前调查,谈谈环境保护方面的利用情况。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谈谈对本地建设和发展有何设想和建议。进而呼吁人们应该保护环境,确立“人与生物圈”应和谐相处意识。

  在最后设计这样一个环节,是考虑到:学生是一个个生动的个体,有着鲜亮的个性和智慧,独特性是个性本质的特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独立的个体来对待,就要给 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锻炼独立思考和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由设想触发情感认知,引导学生自身在生活和未 来工作中努力的方向,意识提升。

  我设计这节课,力图体现这样几个特点:

  1、由境促情,境中生情。媒体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问题情境,具有探究性,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2、学生应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课外实践活动,能使学生感悟真菌和细菌的独特之处,激发探索生物奥妙的兴趣。

  3、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展示交流,能使学生体验到生物知识和资源无处不在,要做“有心人”,学会关注和善于分析发生在身边的事物,培养正确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

  总之这节课,我力求做到:通过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优化课堂结构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注:教学说明

  1、教学准备:

  提前在教室内安排发酵现象实验;准备部分食品包装(食品保存部分用来观察);部分抗生素包装;污水处理视频。

  2、课时安排:

  本节内容学习时间安排一课时

 查看更多试题内容请点击下载:

  【焚题库】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考前密训试题】【点击进入】

加入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879169238。教师资格考试报名 ,还能和考友一起学习交流!

  2018下半年初中教师资格证生物面试试讲: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一、教材及学生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是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二节,本节内容主要涉及的是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方面,即人类利用细菌和真菌制作发酵食品以及如何控 制细菌和真菌来保存食品等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极为密切,它使学生知道了我们平时吃的很多东西以及它们的保存方法,都是由于细菌和真菌的作用。在本章第 一节已经学习了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但接触的都是它们对人类有害的一面,因此,学生不仅对本节课内容感到新颖、好奇,而且对制作发酵食品还有一种 跃跃欲试的冲动。本节虽然知识结构并不复杂,但从科学技术与生活实际的角度看,内容和形式不容忽视,因为它为提高同学的实践能力、体验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 活中的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和机会。

  本课时主要学习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为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包括演示发酵实验、制作甜酒、制作泡菜、制作酸奶。其二为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二)学生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二年级学生,初二年级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方面尚有点欠缺,课外知识也不够丰富。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有 一定的学习主动性,有一定的求知欲望,有一定的探究问题的兴趣,能够和老师配合,可以通过师生互助,不断的在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通过对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有重要作用,对于人和动植物也是既有危害又有益处。但是,对于正确认识细菌和真菌在人类生活和 生产中的价值,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同学们了解的还不是很多,还存在一定认知缺陷,本节重点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方面进行学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加深对这方面的了解,旨在体现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表明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增强感性认识 以及理性认识。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拟订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并尝试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方法。

  (3)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及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做发酵实验和尝试制作甜酒、泡菜、酸奶等食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通过观察、探究、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3)通过学习和应用食品保存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1)通过多项实践活动,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2)关注基因技术在医药生产上的应用。

  其中举例并尝试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以及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方法是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原理是这节课的学习难点。初二学生还没有接触化学课程,缺乏对于微观物质的感性认识,所以对于抽象的原理是难以理解的。

  二、教学策略

  我设计本课的指导思想是这样的:《人类对真菌和细菌的利用》科普性比较强,容易使课堂教学变成知识点的堆砌,从而显得枯燥乏味。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参与、积极互动”的原则,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 过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全面而正确的认识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

  设计意图:本节课从“老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理念出发,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有助于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助于让 学生体验知识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教学方式。我认为生物教学,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主动融入探究情境,解放学生 的大脑,释放学生的四肢五官,在课堂与生活之间架起一道彩虹,要让他们“走出”课堂,“跳出”文本内容,愉悦地进入自我学习中,从而自觉地探究,提升认知 水平。既可以使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互结合,又实现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不断超越。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我采用的教学策略是:遵循从理性到感性的认知规律,创设媒体情境、问题情境和活动情境,在情境学习中讨论研究,达成共识,培养实践能 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参与到活动中来,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在活动中理解知识,在活动中应用技能,在活动中解决问题,在 活动中提升认知。

  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内”和“课外”两个组成部分。课内介绍人类在食品制作与保存、疾病防治与药品生产以及环保等方面对细菌和真菌利用。本节从日常生 活中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讲起,首先分析了日常生活中它们与食品制作的关系,然后又分析了细菌和真菌与食品保存的密切关系。这两个方面都是与人类的 “吃”有关的,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学习,同学们会认识到,细菌和真菌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然后,教材又由浅入深讲述了细菌和真菌 与疾病防治的关系和细菌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最基本的“吃”上升到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高度,使学生逐步形成一种观念:细菌和真菌与我们生活和社会的 方方面面都具有密切的关系,课外安排学生实践活动“制作发酵食品”,收集资料(抗生素今昔和药品说明书),调查本地人们在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对细菌 的利用情况。从而产生对细菌和真菌的研究欲望,求知欲望。

  三、教学程序:

  基于这样的教学策略,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情引趣,让学生“心”动

  2、自主探究,互动交流,深入了解,让学生“行”动

  3、资料剖析,扩展引申,理解内涵,让学生“会”动

  4、真实写照,情感旅程,人生实践,让学生“爱”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情引趣,让学生“心”动

  在第一环节中,我是这样展开的:“在我国的漫长历史中,酒文化源源流长。许多脍炙人口的美丽诗句都与酒有关的。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借问酒家何处有,路人遥指杏花村”,现在众所周知的国宴用酒“茅台”更是享誉五湖四海。同学们课前在家长的帮助下都尝试制作了甜酒,现在就 请大家分享彼此的美酒吧!”学生相互品尝,气氛活跃,接着交流制作甜酒心得,引出课题。

  古希腊学者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通过创设情境,从学生已有的实践经历和经验出发,使学生有话可说,能说,想说,激发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促使学生的思维一开始就处于活跃状态。

  (二)自主探究,互动交流,深入了解,让学生“行”动

  对于这个环节,我采用“问题——讨论——认知”的教学模式。

  首先,提出问题:“美酒的制作主要依靠发酵原理,许多食品的制作都离不开细菌和真菌。发酵是怎样产生的呢?”接着演示发酵实验,然后设问“你能解释这一过程吗?”学生通过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发酵原理的应用过程,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接下来,继续设问:“超市内的食品种类繁多,不同的食品保存方法也各有区别,你知道哪些保存食品的方法?这样做的原理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达成共识:保存食品的方法都是建立在利用杀菌以及抑菌原理基础上的。

  (三)资料剖析,扩展引申,理解内涵,让学生“会”动

  首先引入:“真菌和细菌既会给人类带来许多疾病,有些真菌也能造福人类。抗生素是人类的伟大发明,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但是,人们是否就可以随意使用 呢?”学生思考并交流课前收集的药品说明书,从而明确合理用药的必要性,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看待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布置课前资料收集,能提高学生收集和辩析知识的能力,使学生逐步“会学习”。学生结合已知的生物知识,指导应该如何正确的生活,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生物知识”。

  (四)真实写照,情感旅程,人生实践,让学生“爱”动

  最后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就目前所了解的“人类对真菌和细菌的利用原理”和课前调查,谈谈环境保护方面的利用情况。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谈谈对本地建设和发展有何设想和建议。进而呼吁人们应该保护环境,确立“人与生物圈”应和谐相处意识。

  在最后设计这样一个环节,是考虑到:学生是一个个生动的个体,有着鲜亮的个性和智慧,独特性是个性本质的特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独立的个体来对待,就要给 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锻炼独立思考和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由设想触发情感认知,引导学生自身在生活和未 来工作中努力的方向,意识提升。

  我设计这节课,力图体现这样几个特点:

  1、由境促情,境中生情。媒体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问题情境,具有探究性,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2、学生应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课外实践活动,能使学生感悟真菌和细菌的独特之处,激发探索生物奥妙的兴趣。

  3、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展示交流,能使学生体验到生物知识和资源无处不在,要做“有心人”,学会关注和善于分析发生在身边的事物,培养正确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

  总之这节课,我力求做到:通过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优化课堂结构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注:教学说明

  1、教学准备:

  提前在教室内安排发酵现象实验;准备部分食品包装(食品保存部分用来观察);部分抗生素包装;污水处理视频。

  2、课时安排:

  本节内容学习时间安排一课时

 查看更多试题内容请点击下载:

  【焚题库】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考前密训试题】【点击进入】

加入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879169238。教师资格考试报名 ,还能和考友一起学习交流!

责编:limingjuan2018

报考指南

焚题库
  • 职业资格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