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土地登记代理人 >> 地籍调查 >> 土地登记代理人《地籍调查》第三章解析(3)

土地登记代理人《地籍调查》第三章解析(3)

来源:中华考试网  [ 2016年2月1日 ]  【

  第三节 测定界址点

  测定界址点是地籍细部测量的核心工作。测定界址点的位置有两种方法,即解析法和勘丈法。解析法测定界址点位置是利用地籍控制点起算数据(坐标、方位角)及实际观测数据(角度、距离),按公式计算界址点的坐标。勘丈法是利用量取界址点之间、界址点与其邻近地物点的关系距离在图上确定界址点位置,界址点的坐标可以在图上图解获得。当所有界址点都采用解析法测定界址点时,叫做解析法地籍测量;只有部分界址点(通常是街坊外围的界址点,以及大单位宗地的部分界址点)采用解析法测定界址点,其余界址点位采用勘丈法确定时,叫做部分解析法地籍测量;当所有界址点都采用勘丈法测定时,叫做图解勘丈法地籍测量。

  一、解析法测定界址点

  解析法测定界址点位置按使用的数学公式,可分为极坐标法、截距法(或插点法)、距离交会法(即测边交会法)、直角坐标法、前方交会法等几种方法:

  1.极坐标法

  如图3-1所示,将经纬仪安置在已知点a上,后视另一已知点b,读取后视方向值,然后观测至各界址点的方向,从而可算得各方向与后视方向的夹角?,用测距仪测量测站点至各界址点的距离d。

  2.截距法(或插点法)

  如图3-2所示,a、b、pi三点在一条直线上,a、b两点的坐标已知,实地利用测距仪或钢尺丈量a点到pi点的距离。

  3. 距离交会法(即测边交会法)

  如图3-3所示,a、b为已知点,实测两已知

  点到待测点的距离d1、d2。

  4.直角坐标法

  如图3-4所示, a、b为两已知点,p为待定点,勘丈p到ab直线的垂距h以及b点到垂足q的距离g。

  二、解析法界址点施测要求

  1.测角

  借助于精度不低于j6级的经纬仪,可采用方向观测法半个测回施测,一次照准,两次读数。而应用j6级经纬仪测角时,边长大于150m时,宜用一测回。在观测过程中,当界址点多于3个时,应经常检查起始方向判断仪器是否移动。

  2.测距

  (1)用测距仪测距时,一次照准,两次读数,两次读数较差不超过2cm。观测时,应注意棱镜中心到界址点的偏差。

  (2)钢尺量距时,一次读数。当距离超过一尺段时,宜丈量两次,其较差应小于2cm。

  3.检核勘丈

  地籍测量成果,依法经土地登记后,具有法律效力,要避免粗差的产生。为防止因观测值错误而产生粗差,在地籍细部测量中,必须有足够的多余观测值,供检核使用,这是根据地籍细部测量的特点决定的。

  (1) 用极坐标法测量细部点坐标时,搬到邻站以后,宜重复测量1-2个前测站测过的点,两次测量同一点坐标之差,应满足下列条件:

  ≤14cm(或21cm)(3-15)

  其中:x 、y——首次观测的界址点坐标

  x,、y,——再次观测的界址点坐标

  (2)用钢尺丈量细部点之间的距离,与按两点坐标反算的距离相比较,其差值δd应满足下列条件:

  δd≤10cm(或15cm)(3-16)

  注:上述公式中21cm、15cm,适用于街坊内部的点。

  权属调查时,勘丈的相邻界址点间距,可以用来对解析法测定的界址点坐标作全面校核。

  三、解析界址点成果

  解析界址点成果通常情况下由解析界址点坐标及解析界址点点号两部分组成。

  表3-7界址点成果表

纠错评论责编:zhanglu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