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事业单位考试 >> 模拟试题 >> 笔试模拟题 >> 2018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四)

2018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四)_第3页

中华考试网    2018-02-12   【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

  1.马克思主义有阶级性,因而没有科学性和真理性。

  2.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所以世界上只有运动没有静止。

  3.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新事物的产生,是质变,是飞跃。

  4.被社会公认的思想就是真理。

  5.阶级斗争根源于不同阶级之间的政治对立。

  6.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物质世界)的反映。

  7.我国设置经济特区是为了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

  8.在实际运行中,所有的社会保障基金都是通过财政进行分配的。

  9.我国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标志是实现共同富裕。

  10.毛泽东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11.现阶段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2.从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无根本区别。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均有选举权。

  14.单位可以成为行贿罪的主体。

  15.劳动和受教育既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基本义务。

  16.现阶段爱国统一战线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17.惩罚是刑罚的基本特征,但对于犯罪分子来说,适用刑罚并不在于或不仅仅在于惩罚,而是为了改造他们。

  18.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可以构成挪用公款罪。

  19.考任制源于西方的文官制度,后为亚洲各国所效仿。

  20.各级政府机构中存在的所谓“归口管理”的关系就是一种典型的行政协调关系。

  21.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是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防止受到公务员侵犯而制定的一种制度

  22.拟办时如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方案,应将倾向性意见放在最后。

  23.不经签发人同意,任何人不能改动公文定稿的内容。

  24.国家公务员申诉,应该有涉及公务员个人的处理决定并且公务员对此处理决定不服。

12345
纠错评论责编:Luffy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