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案例分析 >> 案例分析考试试题 >> 某水电枢纽工程为西南地区A河梯级开发中的一级

某水电枢纽工程为西南地区A河梯级开发中的一级

来源:焚题库  [ 2017年7月27日 ]  【
简答题 某水电枢纽工程为西南地区A河梯级开发中的一级,水库具有日调节功能。水库淹没和永久占地15kmDjaurDbgku.png(含耕地263hmDjaurDbgku.png,其中247hmDjaurDbgku.png为基本农田),临时占地239hmDjaurDbgku.png,其中基本农田50hmDjaurDbgku.png,其余为林地、旱地、灌草地等。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后进行生态恢复。工程建设需搬迁安置移民2700人,分5处集中安置点安置,生产安置移民3960人,拟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安置。经土地平衡分析,仅可新增高质量耕地160hmDjaurDbgku.png,用于补偿工程所占基本农田。工程影响区生态环境脆弱,有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河谷植被主要为灌草丛和灌木丛,水库淹没线以下有36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枢纽建设区及周边为粮食高产区。河流坡降大,库区入库河流生态环境良好,鱼类资源丰富,以适应流水生态环境的鱼类为主,其中某一地方特有的洄游性鱼类,卵苗需长距离顺水漂流孵化,库区内分布有该鱼类集中产卵场。问题: 1.列出运营期水文情势变化对库区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 2.说明本工程建设对鱼类的影响。 3.本工程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应注意什么问题?提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措施。 4.按照基本农田"占补平衡"原则,本工程还应采取什么措施?

参考答案:

1.(1)工程运营期库区由原来的河流生态系统变为水库生态系统,由于库区水体流速变缓,急流性鱼类将不适宜在库区生活,被迫向库尾上游移动,而喜欢在缓流或静水中生活的鱼类将增加,鱼类种群结构发生改变。(2)水位抬高,淹没大量农田和植被,特别是淹没较多的基本农田和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造成农田生态及粮食生产的损失,造成国家保护植物生态环境的损失。(3)如果库区清理较差,容易造成库区水质下降,甚至恶化,进而影响库区水域生态环境,影响鱼类及饵料生物的生活。(4)库区水体温度也将发生一定的变化,甚至水温出现分层现象,改变了原河流水体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的生活环境。(5)上游裹携着泥沙的水流不断入库,在造成库区泥沙不断淤积的同时,水体中泥沙含量也将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原水生生物的环境。(6)改变了库区本地特有洄游性鱼类的集中产卵场,甚至造成产卵场的破坏。(7)与原河道相比,库区水量增多、水体面积扩大,库岸受到长期浸泡,容易引发塌方、滑坡地质灾害,进而影响库区生态环境。 2.(1)施工期对鱼类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作业造成局部河段水文情势改变,如库区清理、施工作业造成的水土流失及施工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进入河道等。(2)运营期对鱼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若工程未能设置合理的过鱼设施,则大坝建设将阻断本地特有洄游性鱼类的通道;②由于水流变缓.使原来适应流水生境的鱼类不能生活,被迫向库尾上游流水生境迁移,而喜欢静水环境的鱼类则可在库区繁育、生活,造成库区鱼类种群组成与结构的改变;③由于大坝的阻隔影响,库区水流变缓,不能使卵苗进行长距离顺水漂流,影响卵苗孵化;④由于库区淹没及其水文情势的改变,影响了本地特有洄游性鱼类的产卵场环境。 3.(1)该工程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应注意的问题有:①临时占地在使用前应先剥离上层土壤层,堆放保存好,采取苫盖或截水、排水等必要的临时水土保持措施,用于农田或植被恢复;②由于本工程淹没及永久占地征用了较多的农田,特别是基本农田,因此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应结合基本农田补偿进行,即临时用地适宜恢复为农田的尽可能恢复为农田或基本农田;③处于坡度较大区域的临时占地,为防止农田水土流失,不宜恢复为农田,应以恢复林、灌草地为宜,选用当地物种;④由于本工程影响区生态脆弱,且易发生地质灾害,生态恢复需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特别是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必须采取工程防护措施后再进行地表生态恢复。(2)对于36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由于处于水库淹没线以下,应在库区清理前及时采取移植保护的措施。优先在库区外围选择适宜的生境进行移植,移植后可挂牌保护或划定保护区。 4.(1)在适宜区域开垦新的耕地。(2)异地划补。(3)劣质地改良。(4)临时占用的50hm4Q0SSaPYRr.png基本农田,在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为基本农田.(5)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将部分临时占用的非农田或基本农田,恢复为农田或基本农田。

查看试题解析 进入焚题库

纠错评论责编:lzy080201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