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考试试题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则案例,完成问题,甲今天我们一

阅读下面两则案例,完成问题,甲今天我们一

来源:来源:焚题库 [2019-07-22] 【

类型:学习教育

题目总量:200万+

软件评价:

下载版本

    问答题

    阅读下面两则案例,完成问题。

         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鸿门宴》这篇文章,本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史记》不但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这一点集中体现在《鸿门宴》一文中。“鸿门宴”是楚汉相争中重要的一环,是历史发展的转折点。司马迁把当时那种波谲云诡、险象环生的形势和剑拔弩张、杀机四伏的气氛,以及人物的行为描绘得淋漓尽致。 

         乙: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楚霸王项羽在与刘邦进行殊死战斗前所作的绝命词--《垓下歌》,它道尽了失败者的悲哀。不知大家是否知道,项羽在推翻暴秦的统治中起了主要作用。他有举世无双的勇力,所向披靡的战绩,叱咤风云的伟业,他是反秦群雄的领袖,最有条件号令天下,却落得个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的结局。而最后统一全国.威震天下的却是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的这首《大风歌》道尽了他荣归故里,衣锦还乡的荣耀与自豪。为什么拔山盖世的项羽会导致失败的结局?为什么原来只是项羽的一支小小盟军的领袖刘邦却坐上了皇帝的宝座?“鸿门宴”这一事件就是他们各自人生的转折点,也是历史发展的转折点。如果同学们认真阅读本文,便不难找到其中的答案。

         问题:请分析两位教师导入的特点,指出你更喜欢哪个导入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喜欢乙导入语。理由:乙导入语引用项羽和刘邦的诗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且在课前导入环节引入这两个历史人物能调动学生思考的主动性。中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在遇到“矛盾”,对问题产生疑问时,大脑便会出现特有的兴奋,于是他们会积极思考,千方百计地去探索其中的奥秘,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该教师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巧妙设疑,满足了学生求知欲,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可从甲导入语人手,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查看答案解析 进入焚题库

    相关题库

    题库产品名称 试题数量 原价 优惠价 免费体验 购买
    2021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考试题库 1191题 ¥50.00 ¥29.00 免费体检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