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案例分析 >> 案例分析考试试题 >> 某平原城市拟新建一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库容83×10m。填埋体呈棱台形

某平原城市拟新建一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库容83×10m。填埋体呈棱台形

来源:焚题库  [ 2017年9月11日 ]  【
简答题 【2012年真题】某平原城市拟新建一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库容83×10ER6wxHzhe3.pngm9CgeDzeTQB.png。填埋体呈棱台形,填埋区占地10hmydTdeE5AaC.png,挖深2m,堆体高度13m。按日填埋生活垃圾300t计算,填埋场服务年限为10年。主体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填埋区截流和雨污分流系统、防渗系统、地下水导排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填埋气导排系统等。工程建设周期13个月。工程设计的渗滤液处理方案为:垃圾渗滤液经渗滤液处理系统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标准后,用罐车送至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标准的A标准后排放。工程设计的填埋气导排方案为:垃圾填埋气由导气管收集,经高出垃圾填埋面1m的50座导气石笼排放。垃圾填埋气成分主要为CHtSRq3U5Jyd.png、COrdBeM9VnHZ.png、OrdBeM9VnHZ.png、NrdBeM9VnHZ.png、HrdBeM9VnHZ.png、NH3afRAj6CHN.png、HrdBeM9VnHZ.pngS,预计封场后第一年产气量最大。拟选场址位于城市西南侧5km处,场址及周边的土地类型主要为一般农田;场址所在区域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多年平均风速为2.2m/s;场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水位埋深为2.6m,地下水由南向北排泄,下伏白垩系岩层为隔水层。填埋区天然基础层厚度为6m,饱和渗透系数为1.45×10b267a9zCvL.pngcm/s。工程配套新建5km垃圾运输道路。运输道路两侧200m范围内分布有3个村庄。工程服务期总覆土量为13×10ER6wxHzhe3.pngm9CgeDzeTQB.png,由新建取土场提供,取土场占地为灌木林地。问题 1.指出拟建工程运行期存在哪些主要环境问题。 2.指出影响渗滤液产生量的主要因素。 3.指出本工程渗滤液处理方案存在的问题。 4.筛选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两项主要特征因子,给出采用估算模式应输入的参数。 5.指出填埋区渗滤液可能污染地下水的几种情形。

参考答案:

1.指出拟建工程运行期存在哪些主要环境问题。 (1)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期填埋覆土对取土场造成的植被的破坏,造成了生物量的损失及生态效益损失,以及由此引发的水土流失问题。 (2)运行期垃圾运输对沿线村庄造成的声环境及环境空气的影响问题。 (3)运行期产生的严臭污染物对周边环境空气的影响问题。 (4)填埋场运行管理不当造成的景观影响问题。 (5)填埋场运行期对地表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问题。 (6)运行期滋生害虫、啮齿类动物及鸟类可能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问题。 2.指出影响渗滤液产生量的主要因素。填埋区面积、降雨量、年蒸发量、垃圾自身含水量。 3.指出本工程渗滤液处理方案存在的问题。本工程为新建垃圾填埋场,按照《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应自行处理后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的水质要求后达标排放或回用于填埋场绿化。 4.筛选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两项主要特征因子,给出采用估算模式应输入的参数。 (1)两项主要特征因子:CHzCRC5Psqj5.png、HxjEPU1jz9T.pngS。 (2)估算模式应输入的参数:面源排放速率、面源长度、面源宽度、排放高度、年平均温度、小时评价标准。 5.指出填埋区渗滤液可能污染地下水的几种情形。填埋区可能污染地下水的情形有: (1)填埋场作业区防渗层断裂后渗滤液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 (2)进入地下水导排系统导致地下水污染。 (3)当渗滤液处理系统处理出现污染事故时,渗滤液溢出污染地下水。 (4)地震等自然灾害导致渗滤液污染地下水。

查看试题解析 进入焚题库

纠错评论责编:lzy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