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考试试题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来源:焚题库 [2020-05-13] 【

类型:学习教育

题目总量:200万+

软件评价:

下载版本

    单选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A]学生理解文言文有困难,存在畏难情绪。且本文说理比较隐秘,学生不易掌握。教学设计应深入浅出。
    [B]文言文教学仍然要重视“诵读”练习,只教方法而缺少读的实践,学生是无法感受到本文情满笔端、词意婉转恳切的特点的。诵读指导,应让学生懂得读,也让学生读得懂。
    [C]课堂讨论,教师除了积极引导参与外,更要设计出好话题,且各个小问题之间要有层次。
    揣摩语言是披情入理的切入口。推敲本文“动人之情”的力量来源,除了充分运用“赋”的四字骄句以及比喻、排比、对偶等艺术手法外,主要是镇密的思维、富有逻辑性的文字,让晋武帝读罢,理屈坷穷。说理与抒情缺一不可。
    [D]将语言与结构结合在一起分析,既让学生掌握了重点实词的用法,又体会了文章思路,从而真切地感受到作者镇密的逻辑。可以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原文,又能借鉴写法,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这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陈情表》一课时的教学反思,以下对其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体现了分析学生情况、文本特点和新课标要求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

    B.体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的教学建议

    C.深刻理解了在阅读教学中课堂预设的重要性和教师积极的引导作用

    D.抓住文本特点,双向解决文言文阅读中“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的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A

    登录查看解析 进入题库练习

    答案解析:从“学生理解文言文有困难,存在畏难情绪”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情况进行了分析;从“本文说理比较隐秘,学生不易掌握”可以看出教师对文本特点进行了分析,没有体现对新课标的分析。

    涉及考点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第四章 教学评价

    相关题库

    题库产品名称 试题数量 优惠价 免费体验 购买
    2022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考试题库 248题 ¥98.00 免费体检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