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案例分析 >> 案例分析考试试题 >> 拟建210km双向四车道高速,使A城与现有

拟建210km双向四车道高速,使A城与现有

来源:焚题库  [ 2017年8月14日 ]  【
简答题 拟建210km双向四车道高速,使A城与现有高速路相连,沿线有低山丘陵、山岭重丘区、山间盆地、河流。设计车速100km/h,路基宽26m,平均高4.5m;跨越X、Y、23河建3座大桥;山岭重丘区凿6条隧道总长5km;公路在出A城后沿X河左岸逆流敷设路段长20km,X河为A城饮用水源,公路通过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重点治理区和重点预防区分别为30km、15km、50km。土石方1900万mzG8VtdNTMY.png,设取土场26处,弃渣场36处。征地1540hmVzdgV5uEGn.png,其中耕地724hmVzdgV5uEGn.png,林地690hmVzdgV5uEGn.png,其他126hmVzdgV5uEGn.png。评价范围内有二级保护植物,跨越少许的大型桥梁与下游某县城地块15km。该河流为县城主要水源。评价范围内有村庄、学校8处敏感点,其中1处中学处于公路东侧。临路两栋平房敏感点距公路中心线约90m。问题: 1.简要说明二级保护植物调查应给出的结果。 2.简要说明水土流失现状调查应给出的结果。 3.简要说明线路选线应从哪几方面考虑减轻公路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4.给出对学校教室声环境现状监测布点方案。 5.指出公路运营期的水环境风险。

参考答案:

1.(1)应给出此二级植物的名称(含拉丁名)、分布格局、生态环境条件(海拔高度、土壤)。(2)调查样方设置,包括样方设置点土壤、坡度、朝向等自然环境特征,样方的地理坐标、样方数量等。(3)调查植物盖度、频率、植株高度、在群落中的成层与排序情况、覆盖率、密度、单位面积生物量、优势度等指标。(4)给出植物分布及覆盖度图、生物量图。 2.根据水土流失原因分析及流失量计算的需要,应给出地形、坡度、坡长、降雨、风力、植被覆盖率、土壤、既有水保设施等基本情况,通过调查与计算给出土壤侵蚀类型、原因(风力、水力、重力等)、侵蚀模数、侵蚀强度、土壤流失量、工程可能损失的水保设施量。 3.选线方案分析应主要针对占地、植被损失、施工期水土流失、地表水、声环境、环境空气等方面影响的比较,对经过敏感区域时,还需从规划相容性、土地利用、噪声影响、投资等方面进行比选,并提出绕避敏感区域的替代方案,尽可能量化比选。 4.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学校进行监测,其中靠近公路最近的、教室窗户面向拟建公路的学校必须进行监测。(1)应在学校教室四周距离教室大于1m处设置至少4个监测点,根据教室布局及走向,可在教室窗前增加监测点。(2)若教室周边有其他噪声源,需噪声源边界外1m处对其排放噪声进行监测。(3)监测高度为1.2m。(4)测点距离任一反射面距离不小于1m。 5.运输危险品车辆在跨河桥梁处(X、Y、Z3河)发生事故,化学品泄漏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风险。特别是X河为饮用水源,在跨越X河及伴行X河段风险影响更明显,须采取工程措施和风险管理措施,包括风险应急预案。

查看试题解析 进入焚题库

纠错评论责编:lzy080201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