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案例分析 >> 案例分析考试试题 >> 某单线铁路长180km,横穿华中山地、丘陵和冲积

某单线铁路长180km,横穿华中山地、丘陵和冲积

来源:焚题库  [ 2017年7月19日 ]  【
简答题 某单线铁路长180km,横穿华中山地、丘陵和冲积平原地带,其中山地25km,植被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植被茂密,丘陵地带79km沿途穿越京杭大运河等大小河流7条。其中穿越的小城镇有15个,在铁路沿线两侧500m内有居民14602人,在铁路两侧200m内有居民578人,主要技术指标见表8-1。 uKehzRcNRW.png 工程主要包括线路工程、路基工程、桥涵工程、隧道工程、站场、机务等部分。其中线路工程主要有新建复线部分地段较原来线路缩短共12km,期间占地5230亩,拆迁建筑125125mj510zeeleL.png,土石方523mvyocg13AXJ.png。桥涵工程中原有大中桥梁38座,新建大中桥梁67座,隧道工程共4座长度为2300m。新建线路以桥梁方式跨越的江河为某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在铁路桥下游400m处有一水厂取水口,800m处还有另一水厂取水口。问题: 1.本项目为改扩建项目,工程中要求对环保设施"以新带老",应该分析的重点是哪些部分? 2.噪声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对水环境的影响应考虑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如何分析本项目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 5.本项目的环境敏感区域和保护目标有哪些?

参考答案:

1.改扩建项目环保设施的"以新带老"重点是搞清污染源"三本账"(即污染物的产生量、去除量和排放量)。也就是核算清现在的既有工程的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改建工程的污染物排放量及实施治理措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削减量。本工程的环保设施应当包括铁路的隔声降噪设施、车站的污水处理设施和锅炉等大气污染排放设备等,重点是对改建完成后整改线路包括车站等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的防治设施的分析。 2.(1)改扩建前的噪声现状情况,特别是铁路线附近的敏感点,以及新线路将要经过的敏感附近。(2)利用铁路噪声预测的比例模式预测各敏感点的噪声情况,并根据各敏感点在噪声功能区要求,分析是否达标,划定出超标范围。(3)在项目施工期及运行期间沿线评价范围内的城镇和集中居民区的噪声影响预测声级的噪声声级、超标情况,包括Lzk3iFWoEfS.png及LvkjgZYQzrA.png,结合人口分布进行评价。(4)对运行期在噪声影响评价范围绘制出等声级曲线图,分析超标原因。(5)分析线路选址的合理性和所采取的降低噪声措施的可行性,对防治措施应着重减小噪声源的发生,外围环境一般采用声屏障,绿化带隔离,受影响的敏感点的隔声设施。(6)提出铁路噪声控制的管理建议以及对铁路周围土地利用规划的建议。 3.(1)施工期水土流失等对所跨河流、水源地及取水口等的影响。(2)①运营期轨道线路下雨冲刷造成对水源保护区及取水口等的水体污染;②列车上乘客及工作人员如厕的生活污水直排的水体污染;③火车运行运载危险品泄漏及废机油等泄漏造成水体污染;④车站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排放。 4.(1)收集项目所在地区的相关规划,具体包括全国铁路发展规划、当地各级政府部门的交通规划,当地各级政府部门的环境保护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农、林、水利等部门的专业规划。(2)从规划目标、规划控制指标以及规划实施等方面对比分析本项目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如对于水源地,分析路线经行的河流和水域的水环境功能,铁路建设和这些功能的相容性。(3)对于土地利用则应分析本项目与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的符合性,本项目对当地土地利用的限制等。 5.一般来说,环境敏感目标包括:居民区、学校、医院,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河流、水库,基本农田保护区,珍稀动物栖息地等。这些敏感目标在相关法规或者规划中都确定了其环境功能要求及应当执行的环境标准。

查看试题解析 进入焚题库

纠错评论责编:lzy080201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