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案例分析 >> 案例分析考试试题 >> 油田开发工程为满足国内成品油需求,A省拟开发建设某油田开发区块,开发区面积30km

油田开发工程为满足国内成品油需求,A省拟开发建设某油田开发区块,开发区面积30km

来源:焚题库  [ 2017年9月4日 ]  【
简答题 油田开发工程 为满足国内成品油需求,A省拟开发建设某油田开发区块,开发区面积30kmcg8qbFDJWE.png,计划年产原油70万t。根据地勘资料,工程拟采用注水开采的方式,管道输送原油。本油田开发区永久占地18hmcg8qbFDJWE.png,该区域块拟建油井800口,采用丛式井。输油管线长120km,采用埋地敷设方式。钻井废弃泥浆、钻井岩屑、钻井废水全部进入井场泥浆池自然干化,就地处理。 现场踏勘表明,该油田开发区块土地类型主要为林地、草地和耕地。开发区内分布有若干小水塘。区块东北部有小河B流经(输油管线将穿越B河),并在区块外8km处汇入中河C(小河B和中河C均属地表水Ⅲ类水体,且无国家及地方保护的水生生物),在输油管线与B河交汇口处下游6km处为A省所辖D县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区内有一处省级天然林自然保护区,面积约600hmcg8qbFDJWE.png。工程施工不在保护区范围内,井场和管线与自然保护区边缘的最近距离为500m。 【问题】 1.试确定本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本项目评价范围是否包括自然保护区并说明理由。 2.本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有哪些? 3.请识别本项目环境风险事故源项,并判断事故的主要环境影响。 4.从环境保护角度判断完井后固体废物处理方式存在的问题,并简述理由。 5.简述输油管道施工对生态的影响。 6.在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有哪些工艺过程?应采取哪些减缓措施?

参考答案:

油田开发工程 【参考答案】 1.试确定本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本项目评价范围是否包括自然保护区并说明理由。答:由于本项目油田开发区面积30kmrWyTeMoIig.png,输油管线长120km,涉及敏感保护目标省级天然林自然保护区,故生态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一级。 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响区域。虽然在省级天然林自然保护区内没有任何生产及施工行为,但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应将该省级天然林自然保护区包括在内。 2.本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有哪些?答:本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有: 省级天然林保护区、D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小河B、中河C、水塘林地、草地和耕地等。 3.请识别本项目环境风险事故源项,并判断事故的主要环境影响。答:本项目环境风险事故源项主要是:钻井作业发生井喷事故、集输管线破裂及站场等储油设施破损导致原油泄漏或遇火引发的环境风险事故、井壁坍塌导致地下水污染事故。 环境风险事故的主要环境影响表现在: (1)在事故条件下,原油中烃类组分挥发进入大气造成大气环境污染,将危及人群健康和生命。如果由此引发火灾事故,会对大气环境、周边人群及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2)事故时,泄漏的原油会造成土壤的污染,使土壤透气性下降,影响植物生长,严重时可导致植物死亡。 (3)泄漏的原油会随地表径流进入地表水,造成水体污染,影响水生生物正常生长与繁殖,影响地表水功能。 (4)石油烃类着火发生爆炸易酿成安全事故,在灭火过程中大量的人员、机械活动对生态的破坏,还存在灭火剂对环境的污染。 (5)井壁坍塌有可能导致原油和回注水(往往含盐量较高)串流至饮用水开采层,导致地下水污染。 4.从环境保护角度判断完井后固体废物处理方式存在的问题,并简述理由。答:钻井废弃泥浆、钻井岩屑、钻井废水采取在井场泥浆池中自然干化,就地处理存在环境污染问题,不符合固体废物处置规范。 理由:钻井废弃泥浆、钻井岩屑、钻井废水虽然均产生于井场钻井过程,但分别属于不同的污染物类型,其具体来源、成分均不同,不应混合在一起处理,且现状处理方式不符合固体废物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而应分别进行处理。正确做法是:将井场泥浆池应进行防渗处理,并设置围堰(防止钻井泥浆及废水渗漏外溢)及渗滤液导排装置,渗滤液收集后集中处理。废弃泥浆加固化剂固化后就地填埋,表面覆土并种植植被恢复生态环境。 5.简述输油管道施工对生态的影响。答:输油管道施工对生态将会产生下列影响: (1)本输油管道施工主要会对油田开发区内地表植被、土壤、地下水、河流B等沿线区域造成明显的破坏或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输油管道施工的作业带清理及管沟开挖对区域景观产生不利影响。 ②输油管道施工将破坏地表保护层,加快土壤侵蚀过程,失去其原有的生态功能;对地下水的水位、水质也会产生影响。 ③输油管道施工将对区域内自然植被产生一定程度地破坏,管道中心线两侧不能种植根深植物。 ④由于施工期内输油管线将穿越白河,将对白河的水质及水生生物产生短期影响。 (2)由于其距离省级天然林自然保护区较近,虽然不占用保护区土地,但施工时对自然保护区将产生间接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临时用地的变更可能选择在距离保护区更近的区域。 ②施工活动对林地内野生动物的干扰。 ③保护区外围地带的生态环境变差。 6.在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有哪些工艺过程?应采取哪些减缓措施?答:油田开发建设包括建设期(钻井、完井及地表站场建设)和营运期两个阶段,建设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而运营期影响较小。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占用土地、改变土地利用性质、扰动土层、破坏植被。 开发建设阶段进行的工程活动--钻井、地表站场建设、埋设输油管线、新建各新钻井的进场道路等,会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建设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在开发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尽量减少长期或临时征地;尽可能地避让环境保护目标。 【考点分析】 1.试确定本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本项目评价范围是否包括自然保护区并说明理由。 油田开发项目,属于采掘类行业案例。本项目位于生态敏感区,无论是从面积上判定(面积在20kmrWyTeMoIig.png以上),还是从长度上判定(大于100km),都应判定为一级评价。另外,当工程占地(含水域)范围的面积或长度分别属于两个不同评价工作等级时,原则上应按其中较高的评价工作等级进行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给出了评价工作范围的确定原则,而不是具体的距离要求。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响区域。评价工作范围应依据评价项目对生态因子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和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确定。可综合考虑评价项目与项目区的气候过程、水文过程、生物过程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相互依存关系,以评价项目影响区域所涉及的完整气候单元、水文单元、生态单元、地理单元界限为参照边界。 2.本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有哪些?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敏感区主要包括: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②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涸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③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3.请识别本项目环境风险事故源项,并判断事故的主要环境影响。 环境风险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在做任何一个案例题目时,均应考虑其是否有环境风险因素。如果有,就需要深入进行分析评价。不仅只有污染型项目需进行环境风险评价,交通运输项目也涉及环境风险评价,如公路、铁路、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等,采掘类项目也涉及环境风险评价,如石油开采、天然气开采、煤层气开采、煤矿开采等。 对于油田开发项目而言,环境事故主要来自于钻井(井下作业)、原油集输管线以及站场等工艺环节,潜在危险因素主要有腐蚀、误操作、设备缺陷、设计问题,涉及的主要事故类型为井喷事故和管线破裂导致的泄漏。 4.从环境保护角度判断完井后固体废物处理方式存在的问题,并简述理由。 对于属于不同类型的污染物,由于具体来源、成分均不同,不应混合在一起处理,应当分类处置。 5.简述输油管道施工对生态的影响。 输油管道施工的生态环境影响侧重于施工方式的环境影响。不仅应考虑管道施工对油田开发区内地表植被、土壤、地下水、河流等沿线区域的影响,还需考虑施工对自然保护区产生的间接不利影响。 6.在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有哪些工艺过程?应采取哪些减缓措施? 注意:本题与第5题考题角度类似,但答案不同,一个侧重问施工方式,一个侧重工艺,一个只说生态影响,另外一个既考影响又考环保措施,二者有紧密的联系,但绝不雷同,类似的问题很多。因此,考生在复习备考时一定要灵活运用,答题时要准确判断相关知识点。

查看试题解析 进入焚题库

纠错评论责编:lzy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