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

当前位置:考试网 >> 二级建造师 >> 矿业管理与实务 >> 矿业工程考试试题 >> 某施工单位承担一煤矿的立井井筒施工,该井筒净直径5.5m,井深386m,井筒检查孔所提供的地质和水文

某施工单位承担一煤矿的立井井筒施工,该井筒净直径5.5m,井深386m,井筒检查孔所提供的地质和水文

来源:焚题库 [2017年5月7日] 【

类型:学习教育

题目总量:200万+

软件评价:

下载版本

    简答题 【2012年真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担一煤矿的立井井筒施工,该井筒净直径5.5m,井深386m,井筒检查孔所提供的地质和水文资料比较简单,预测井筒最大涌水量不大于5muhn8XAmbpV.png/h。
    该施工单位根据井筒的特点进行施工组织设计,采用立井机械化作业线配套施工方案,主提为JKZ2.8/15.5型提升机配4muhn8XAmbpV.png吊桶,副提为JK2.5/20型提升机配3muhn8XAmbpV.png吊桶,井架为Ⅴ型凿井井架,采用FJD-9型伞钻打眼,2台HZ-4型中心回转抓岩机出矸,段高3.6m金属伸缩式模板砌壁。
    在井筒施工至井深293.6m时,井壁总漏水量为1.2muhn8XAmbpV.png/h,工作面继续下一循环作业,爆破通风后下井检查发现工作面出水,实测涌水量为15muhn8XAmbpV.png/h。施工单位及时报告监理和业主,并提出采用工作面打止浆垫进行注浆的施工方案。业主认为涌水量不大,坚持要求强行通过。于是,施工单位采用导管把明显出水点的涌水导出,然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同时,为避免水泥浆流失减少了对混凝土的振捣。最终,施工单位所施工的296.1~315.2m井段共计6模井壁较正常作业时间多增加工期13d,各种人工及机械费用额外增加86.5万元,且井壁局部出现蜂窝麻面现象。
    井筒掘砌至马头门附近时,井底信号工因病请假,班长临时指定一名工人担任信号工。在一次吊桶下放通过吊盘时,信号工未及时发送停止信号,吊桶未减速直接下放冲撞抓斗,使抓斗坠落造成井底作业人员1人死亡、1人重伤的安全事故。
    问题:
    1.施工单位采用的立井井筒施工机械化作业线配套方案存在哪些不妥之处?
    2.井筒井壁出现蜂窝麻面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因井筒涌水量突然增大,导致的工期延长及费用增加应由谁来承担?说明理由。
    4.井筒施工发生抓斗坠落是由哪些违章行为造成的?
    5.抓斗坠落事件属于哪一级安全事故?

    参考答案:

    问题1
    【参考答案】
    由于本井筒净直径仅5.5m,深度只有386m,施工单位采用的立井井筒施工机械化作业线配套方案不合理:
    (1)布置两套提升不妥,与井筒大小不匹配;
    (2)选择2台中心回转抓岩机不妥,井筒内没有足够的断面布置;
    (3)采用Ⅴ型凿井井架不妥,偏大,不合适;
    (4)选用伞钻(钻眼设备)不妥,与井筒大小不适应。
    【解题思路】
    本题考核的核心是立井施工机械化作业线配套方面的知识。题目的设问说明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配套不合理。因此,需要从凿井设备的规格、数量等与井筒直径、井筒断面大小以及井筒深度等的适应性上进行分析。
    背景中交代的该井的凿井设备配套方案为:主提为JKZ2.8/15.5型提升机配4mhW8BmB5wji.png吊桶,副提为JK2.5/20型提升机配3mhW8BmB5wji.png吊桶,井架为Ⅴ型凿井井架,采用FJD-9型伞钻打眼,2台HZ-4型中心回转抓岩机出矸,段高3.6m金属伸缩式模板砌壁。
    解题过程中需逐项判断各个设备与井筒直径、井筒断面大小以及井筒深度等的适应性。
    【考点分析】
    首先,本题重点考察在立井机械化作业线配套过程中根据具体工程特征配套作业线的能力。
    其次是要了解立井机械化作业线配套的原则。这一原则是:
    (1)应结合井筒直径、深度等工程条件,施工队伍的素质和已有设备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选定设备的配套类型。
    (2)各设备之间的能力要匹配,包括:提升能力与装岩能力、一次爆破矸石量与装岩能力、地面排矸与提升能力、支护能力与掘进能力、辅助设备与掘进能力的匹配。
    (3)配套方式与作业方式相适应。如采用综合机械化作业线配套时,一般采用短段单行作业或混合作业。
    (4)配套方式应与设备技术性能相适应,选用寿命长、性能可靠的设备。
    (5)配套方式应与施工队伍的素质相适应。
    显然,本题重点考察设备配套原则的第1条,即所选设备与工程条件的适应性问题。因此需要掌握提升设备的能力、型号、抓岩机的规格和数量,凿井井架的型号以及伞钻的规格型号与井筒直径、井筒深度和井筒断面之间的关系,所选配的设备应与井筒的具体工程特征相适应。
    问题2
    【参考答案】
    井壁出现蜂窝麻面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井筒水太大;
    (2)没有采取可靠的治水措施;
    (3)混凝土浇灌时振捣不密实。
    【解题思路】
    背景中已经出现了本题的3个方面的原因,分别是:
    (1)井壁实测涌水量15mhW8BmB5wji.png/h,说明涌水量太大,对混凝土井壁质量易造成影响。
    (2)业主认为涌水量不大,坚持要求强行通过。施工单位采用导管把明显出水点的涌水导出,即进行混凝土浇筑,再未采取其他治水措施,说明治水措施不力。
    (3)为避免水泥浆流失,施工单位减少了对混凝土的振捣,说明振捣不密实。
    【考点分析】
    本题考核的井壁质量内容就是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需要就在井筒施工环境下出现蜂窝麻面的原因展开讨论。
    蜂窝麻面属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质量通病,无论是地面混凝土浇筑还是井下混凝土浇筑施工,常常都会出现这种现象。它与混凝土施工浇捣不充分、没有严格执行分层振捣或振捣操作不当(不密实),以及混凝土含水量过大、模板封堵不严密引起跑浆等有关。
    本题既是对考生是否掌握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通识的考核,也是对考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因为本题的分析考生需要结合问题的工程背景,具体分析案例中产生蜂窝麻面的原因。
    问题3
    【参考答案】
    因井筒涌水量突然增大,导致的工期延长及费用增加应由业主(建设单位)承担,因为业主(建设单位)提供的井筒检查孔资料与实际揭露的情况不符。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需要判断造成工期延长和费用增加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再据此划定有谁(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承担相应的损失。
    一般来说,造成工期延误以及费用增加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业主或工程师错误指挥造成,此时由业主承担相应的损失。
    (2)由于地质条件突变引起的,这是需要注意,如果地质条件的突变在勘察报告中已经说明,此时引发的损失应由施工单位承担。原因是施工单位应依据勘察报告对高突变提出应对措施;如果是地质勘查报告中未曾探明或提及的突变,如涌水量突然增大,超过报告探明的水量,这是工程条件变化的风险,按照风险责任划分原则,这种风险应由建设单位承担。故此时的损失由建设单位承担。
    (3)第三种情形是不可抗力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如地震、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等。因此造成损害的责任划分原则是:在正常履约状态下,双方各自承担自己的损失,即甲方承担已完工程以及运抵工地材料、设备的损失、人员伤亡的赔偿,承担场地清理、恢复的损失,工期顺延;施工单位承担己方设备损失、人员赔偿和设备、人工的停工损失。
    但是如果是在施工单位迟延履行合同义务过程中遇到不可抗力事件时,所有损失由施工单位承担,工期不顺延。
    在解答本题过程中,可以根据上述思路和原则进行责任划分,然后确定损失的承担主体。
    【考点分析】
    问题3考察工期延长及费用增加后合同责任的划分能力,属于合同管理的范畴。
    分析的关键是:要区分确认造成工程延期以及费用增加的原因是否是由施工单位应该承担责任的原因或风险所致。
    首先,筒涌水量突然增大,超过业主提供的井筒检查孔所反映的涌水量,属于业主应当承担的风险;其次,在涌水突然增大,施工单位及时报告监理和业主,并提出采用工作面打止浆垫进行注浆的施工方案的情况下,业主坚持要求强行通过,属于错误指挥。因此,该事件引起的工期延长、费用增加应由建设单位(业主)承担。
    问题4
    【参考答案】
    违章行为:
    (1)班长违章安排无证人员担任信号工;
    (2)信号工违章上岗(未经培训,无证上岗);
    (3)信号工未及时发出停车信号;
    (4)吊桶到达吊盘时未减速慢行。
    【解题思路】
    本题的所涉及的违章行为均在背景材料中出现,需要考生根据所掌握的安全作业常识进行分析判断。这些违章行为表现有:
    (1)信号工因病请假,班长临时指定一名工人担任信号工。由于信号工属于关键岗位,需要培训并持证上岗,显然其他岗位的工人不具备担任信号工的资格。所以,班长涉嫌违章用工。
    (2)作为这名被要求临时担任信号工的工人,在明知自己不能胜任、也无资格上岗的情况下上岗作业,属于无证上岗。或者是未经培训合格,无证上岗。
    考生往往回答出第(1)点,而忽略被指定工人无证上岗的违章行为。因此,答题时需要注意认真分析。
    (3)信号工为及时发出停止信号。如果是一个经过培训的合格的信号工,应该在吊桶到达井底时及时发出信号,通知绞车司机停止下放吊桶。即信号工未履行职责,属违章。
    (4)吊桶下放靠近吊盘时,按规定应减速通过。而背景材料显示,吊桶未减速直接下放冲撞抓斗。显然未按相关规程进行作业,属于违章作业。
    【考点分析】
    本题考核的重点是考生对安全规章、安全作业规程以及安全通识的掌握和对违章行为的判别能力,属于安全管理的范畴。
    造成安全事故的主因是班长违反规定安排用无证人员担任信号工,由此出现了一系列违章行为,最终导致人员伤亡。
    问题5
    【参考答案】
    一般事故。
    【解题思路】
    背景中抓斗坠落造成1死1伤,未涉及经济损失。因此,判定事故等级时,需要根据人员伤亡的数量,参考《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关于安全事故等级划分的标准进行。其标准为: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考点解析】
    本题考察考生对安全事故等级划分的掌握,属于安全管理的范畴。这个问题相对来讲比较简单,需要考生掌握安全事故等级划分的标准,包括人员伤亡数量的规定和经济损失的数量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事故等级划分标注中,注意两个事故等级临界点的标准。如一次死亡10人的事故,为较大事故,而不是一般事故。其他指标如重伤人数、经济损失量也是一样,需要注意。

    查看试题解析 进入焚题库

    相关题库

    题库产品名称 试题数量 优惠价 免费体验 购买

    微信扫码关注焚题库

    • 历年真题

      历年考试真题试卷,真实检验

    • 章节练习

      按章节做题,系统练习不遗漏

    • 考前试卷

      考前2套试卷,助力抢分

    • 模拟试题

      海量考试试卷及答案,分数评估

    进入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