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 考试论坛  
全国  |             |          |          |          |          |         
  当前位置:计算机等级 > 四级考试 > 数据库工程师 > 文章内容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数据库技术复习笔记:数据库的实施、运行和维护

中华IT学院   【 】  [ 2017年9月4日 ]

  10.3 监控分析

  1、 数据库的监控分析:指管理员借助相应工具在数据库运行过程中监测数据库系统的运行情况,掌握数据库当前或以往的负荷、配置、应用和其他相应信息,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分析数据库的性能参数和环境信息,评估系统的整体运行状态,为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性能调优提供依据,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帮助管理人员尽早清除数据库的性能隐患;

  2、 监控分析的目的:保证数据库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以便在发现不正常的情况时,及时对系统进行维护;

  3、 根据实现的方法不同,监控的机制分为:

  (1) 自动监控机制;

  (2) 手动监控机制。

  4、根据监控的对象不同,监控分为:

  (1) 对数据库架构体系的的监控;

  (2) 对数据库性能的监控。

  10. 4 空间管理

  1、 在数据库运行过程中,对数据库空间使用情况,特别是空间的增长情况进行监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空间进行管理非常重要;

  2、 空间管理主要包括:创建数据库空间,更改空间大小,删除空间,修改空间状态,新建、移动、关联数据文件等;

  10. 5 参数调整

  1、外部调整:

  (1) CPU:当数据库操作对CPU的要求超过数据库服务器的CPU性能时,数据库性能就受到CPU的限制,使数据库操作变慢;如业务高峰时,CPU的使用量仍然很低,说明服务器CPU资源充足;

  (2) 网络:大量的SQL数据在网络上传输会导致网速变慢,调整网络设备,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数据库的性能;

  2、 调整内存分配

  3、 调整磁盘I/O

  4、 调整竞争:

  (1) 修改参数以控制连接到数据库的最大进程数;

  (2) 减少调试进程的竞争;

  (3) 减少多线程服务进程的竞争;

  (4) 减少重做日志缓冲区竞争;

  (5) 减少回滚段竞争。

分享到:
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考试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考试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 意见留言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考试论坛
Copyright © 2007-2013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