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 考试论坛  
全国  |             |          |          |          |          |         
  当前位置:计算机等级 > 二级考试 > C++语言程序设计 > C++模拟试题 > 文章内容
  

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C++考前押密试卷(7)

中华IT学院   【 】  [ 2017年9月5日 ]

  21.B。【解析】本题考查关于C++语言继承问题中派生类对基类的访问。C++语言中通常有三种继承修饰符,即public、protected、private,限制依次严格,另外对类中的数据和函数也由这三种修饰符进行限制,有三种成员是不能继承的:公有继承基类的私有成员,私有继承基类的私有成员,保护继承基类的私有成员。

  22.C。【解析】程序中B为A的派生类,由主函数入手,主函数中定义了类A的指针P指向类B。根据基类中的“virtualvoidfuncl()”知道A中的funcl为虚函数,执行“P->fund();”语句,通过指针变量调用此虚函数,此时调用的就是指针变量指向的同名函数,即派生类的fund函数,输出B1。而fun2不是虚函数,所以执行“p->func2();”输出为A2。

  23.A。【解析】C++流的输入运算符“>>”和输出运算符“<<”只能作为非成员函数重载。重载输入流运算符“>>”须使用的原型是istream&operator>>(istream&,<类名>&);。

  24.A。【解析】本题首先执行语句do{k+=5;cout<<’$’;}while(k<19);,循环执行4次;全了4个“$”,k的值变为20;然后执行语句while(k-->0)cout<<’*’;,所以会输出20个“*”。

  25.D。【解析】在C++中规定如果一个类被声明为类模板,那么其中的所有成员函数就都成为了模板函数。

  26.D。【解析】本题中,派生类C具有多重继承关系,所以在派生类C的构造函数中应该包含基类A和类B的成员初始化列表。

  27.D。【解析】本题考查循环的嵌套、for和switch语句的应用、C++中各种条件判断,循环语句的用法。只要注意在C++语言中,系统在字符指针的最后位置会增加一个字符串结束符’\0’,执行8次for循环,再根据switch语句中的条件易知答案。

  28.D。【解析】本题考查文件对象的创建方法。可以直接定义文件对象,也可以用new来动态生成。很明显,选项D中使用new的方式是错误的。

  29.D。【解析】本题考查关于C++语言类的定义方法。在C++语言中类定义中的构造函数是私有的,但是却调用了其中的公有变量,在实例化时会斟现错误。

  30.A。【解析】TestClass为基类,TestClass1是TestClass的派生类。基类中的funl和fun2被定义为虚函数,C++规定,当一个成员函数被声明为虚函数后,其派生类中的同名函数都自动成为虚函数,所以派生类中的funl和fun2也是虚函数。本题从main主函数入手,首先定义了TestClass类型的

  对象obil和指针P,然后又定义了TestClassl的对象obj2。指针指向对象obj2,然后调用其成员函数fun1(),即输出“funlTestClassl”。

  31.A。【解析】本题中FestClass为基类,TestClass1为派生类。在主函数中定义TestClassl对象obj(’x’),“TestClassl(charn):TestClass(n+1),c(n){}”,所以输出x,然后调用基类构造函数,’x’+1=’y’,所以输出y,即答案为xy。

  32.A。【解析】本题考查类的继承和派生。派生类执行构造函数的一般次序为:首先调用基类构造函数;然后调用成员对象的构造函数;最后是派生类构造函数中的内容。题目中定义派生类对象d时,先调用基类Base的构造函数,输出BBBf,然后调用派生类Derived的构造函数,输出DD。

  33.A。【解析】本题考查C++语言的数据类型。第一个枚举常量的值为0;允许程序显示的定义中指定部分或全部枚举常量的值,枚举常量默认时。在前一枚举常量值的基础上以此增1。

  34.D。【解析】本题考查派生类的定义和使用。当对象被删除时,派生类的析构函数就被执行。由于析构函数不能被继承,因此在执行派生类的析构函数时,基类的析构函数也将被调用。执行顺序是先执行派生类的析构函数,再执行基类的析构函数,其顺序与执行构造函数的顺序正好相反。所以当main函数结束时,派生类DERIVED的对象X将被删除,那么派生类DERIVED的析构函数先被调用,输出DERIVED,然后调用基类的析构函数输出BASE。

  35.A。【解析】本题考查静态数据成员和静态成员函数。静态数据成员是类中所有对象共事的成员,而不是某个对象的成员。题目中的静态数据成员n的运算具有叠加性,执行“n+=2”和“n-=3”后n的值为0。

  36.C。【解析】纯虚函数是在声明虚函数时被“初始化”为0的虚函数。不定义对象而只作为一种基本类型作为继承的类,称为抽象类。凡是包含纯虚函数的类都是抽象类。抽象类的作用是作为一个类族的共同基类。

  37.A。【解析】题中fun函数进行了递归调用,第1次调用对:fun(3)n=3,S=3-fun(2),第二次调用时:fun(2)n=2,s=2,返回第一次调用后,s=3-2=1。

  38.B。【解析】在C++程序中,typename是可以替换为class的,但class不能都替换为typename。

  39.C。【解析】Eonc1定义c1对象,调用Con的无参数构造函数,输出1,ID值变为A,执行show(c1)时会调用复制构造函数,将c1对象的值复制给show函数的形参,此时输出3,然后在show()中输出c1的ID值A,Conc2(’B’)定义c2对象,调用Con(charID)构造函数,输出2,c2的ID值为B,show(c2)执行时先调用复制构造函数输出3,然后输出B。因此程序输出结果为“13A238”。

  40.C。【解析】基类中说明的虚函数,在派生类中自然就是虚函数,所以类B中funcl()是虚函数;而类A中的func2()没有被关键字virtual修饰;所以不是虚函数。

  二、程序改错题

  (1)“n=-n;”。

  (2)“p=!p;”。

  (3)“q=-q;”。

  【解析】由题目要求的运行结果可知,第1个标识和第3处的语句是对变量n和q取反,求一个正数的相反数可以通过算数运算符“-”得到,第1处和第3处的语句应分别改为“n=-n;”和“q=-q;”,即只需要通过负号运算就可以实现。从题目要求输出的结果来分析,第2处的语句是对逻辑变量P取反,对一个逻辑变量求反,应该用取反运算符“!”,第2处的语句应改为“p=!P;”。

  三、简单应用题

  return(n==1)?1:n+sum(n-1);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目运算符?:的使用和递归函数的编制。程序功能是计算前n个自然数的和,n为参数。程序的运算过程如下,不是一般性,假设n为3,首先执行sum(3),因为3不等于1,所以return语句返回的值为3+sum(3-1),然后执行sum(3-1)即sum(2),2不等于1,所以return语句返回的值为2+sum(2-1),然后执行sum(2-1)即sum(1),因为1等于1,所以return语句返回的值为1,即问号后的值,所以最终结果为3+2+1=6,而题中n为100,所以结果为5050。

  四、综合应用题

  (1)应添加“doubleleftPoint,topPoint,rightPoint,hot-tomPoint;”。

  (2)应添加“CReet(doubleleftPoint=0,doubletopPoint=0,doublerightPoint=0,doublebottomPoint=O);”。

  (3)应添加“~CReet(){}”。

  (4)应添加“CReetrect2(rect1);”。

  【解析】本题在第1处完成私有数据成员leftPoint、top-Point、rightPoint、bottomPoint的定义,均为double型的变量,故第1处应添加“doubleleftPoint,topPoint,rightPoint,bottomPoint;”。构造函数完成成员变量的初始化,类CRect的默认构造函数初始化double型私有数据成员leftPoint、topPoint、rightPoint、bottomPoint为0。故第2处应添加“CRect(doubleleftPoint=0,doubletopPoint=0,doublerightPoint=0,doublebottomPoint=0);”。析构函数名和类名一致,并在前面加“~”以和构造函数区别,该析构幽数体为空,故第3处应添加“~CRect(){}”,虽然该函数体为空,但“{}”必须保留。主函数中类CRect的对象rect2是通过复制构造函数将rect1的值赋值给它实现初始化的.而reet1的初始化直接调用自定义构造函数,第4处应添加“CReetrect2(rect1);”。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尾页
分享到:
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考试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考试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 意见留言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考试论坛
Copyright © 2007-2013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