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一级建造师 >> 建筑工程 >> 模拟试题 >> 2017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精品复习题(3)
2017

7/13

华课网校

来源

  • 课程
  • 点赞
  • 收藏

2017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精品复习题(3)_第2页

  18[单选题] 灌注桩混凝土水下灌注时,其混凝土顶面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  )。

  A.200mm

  B.300mm

  C.500mm

  D.800mm

  参考答案:D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0J94—2008第6.3.30条规定,桩基工程灌注水下混凝土时,超灌高度宜为0.8~1-0m。

  19[单选题] 基础工程划分4个施工过程(基槽开挖、垫层、混凝土浇筑、回填土)在5个施工流水段组织固定节拍流水施工,流水节拍为3d,要求混凝土浇筑3d后才能进行回填土,其中基槽开挖与垫层施工搭接1d,该工程的流水施工工期为(  )d。

  A.14

  B.26

  C.29

  D.39

  参考答案:B

  等节奏流水施工工期计算公式为:Tp=(M+N´)K-∑C+∑Z=(5+4-1)×3-1+3=26d。

  20[单选题] 均布荷载条件下,多跨连续梁的配筋特点是(  )。

  A.支座处配负筋

  B.支座处配正筋

  C.梁跨中配负筋

  D.边支座不配筋

  参考答案:A

  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钢筋中的有害元素是(  )。

  A.锰

  B.硅

  C.氧

  D.铁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此题偏理论,但比较简单,属常识性知识,主要考核最常用建筑材料中钢材化学成分对材质性能的影响。

  钢材中除主要化学成分铁(Fe)以外,还含有少量的碳(C)、硅(Si)、锰(Mn)、磷(P)、硫(S)、氧(O)、氮(N)、钛(Ti)、钒(V)等元素,这些元素虽含量很少,

  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很大:

  (1)碳:碳是决定钢材性能的最重要元素。建筑钢材的含碳量不大于0.8%,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的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含碳量超过0.300时钢材的可焊性显著降低。碳还增加钢材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降低抗大气锈蚀性。

  (2)硅:当含量小于1%时,可提高钢材强度,对塑性和韧性影响不明显。硅是我国钢筋用钢材中的主要添加元素。

  (3)锰:锰能消减硫和氧引起的热脆性,使钢材的热加工性能改善,同时也可提高钢材强度。

  (4)磷:磷是碳素钢中很有害的元素之一。磷含量增加,钢材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显著下降。特别是温度愈低,对塑性和韧性的影响愈大,从而显著加大钢材的冷脆性,也使钢材可焊性显著降低。但磷可提高钢材的耐磨性和耐蚀性,在低合金钢中可配合其他元素作为合金元素使用。

  (5)硫:硫也是很有害的元素,呈非金属硫化物夹杂物存在于钢中,降低钢材的各种机械性能。硫化物所造成的低熔点使钢材在焊接时易产生热裂纹,形成热脆现象,称为热脆性。硫使钢的可焊性、冲击韧性、耐疲劳性和抗腐蚀性等均降低。

  (6)氧:氧是钢中有害元素,会降低钢材的机械性能,特别是韧性。氧有促进时效倾向的作用。氧化物所造成的低熔点亦使钢材的可焊性变差。

  (7)氮:氮对钢材性质的影响与碳、磷相似,会使钢材强度提高,塑性特别是韧性显著下降。

  故本题正确选项应为“C.氧”。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抽检数量可减半,但不得少于(  )间。

  A.2

  B.3

  C.4

  D.6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此题有一定专业性,对于具备一定工程实践经验的考生来说,仍有一定难度。主要考核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的知识点。

  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013年版)》GB503252010第6.0.13条: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但对于虽然进行了样板间检测,检测结果也合格,但整个单体建筑装修设计已发生变更的,抽检数量不应减半处理。

  故本题正确选项应为“B.3”。

  关于建筑地面检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防水隔离层应采用蓄水方法,蓄水深度最浅处不得小于20mm

  B.防水隔离层应采用淋水方法,淋水时间不得少于24h

  C.建筑地面的面层应采用泼水方法

  D.建筑地面的面层应采用蓄水方法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此题比较简单,对于有过现场实践的考生,此题不难。主要考核建筑地面工程质量验收相关规定的知识点。

  根据《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第3.0.24条:检查防水隔离层应采用蓄水方法,蓄水深度最浅处不得小于10mm,蓄水时间不得少于24h;检查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的面层应采用泼水方法。

  故本题的正确项为“C.建筑地面的面层应采用泼水方法”。

  关于抗震多层砖房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施工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先砌砖墙,后绑扎钢筋,最后浇筑混凝土

  B.墙与柱应沿高度方向每500mm设1声。钢筋(一砖墙)

  C.构造柱应与圈梁连接

  D.砖墙应砌成马牙槎,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超过500mm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此题有一定专业性,对于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考生,此题不难,特别是正确选项,属业界常识。主要考核砌体结构构造要求及施工技术要点等知识点。设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抗震多层砖房,应先绑扎钢筋,而后砌砖墙.最后浇筑混凝土。墙与柱应沿高度方向每500mm设2φ6钢筋(俗称“一砖墙”),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1m;构造柱应与圈梁连接;砖墙应砌成马牙槎,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超过300mm,马牙槎从每层柱脚开始,应先退后进。该层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完之后,才能进行上一层的施工。

1 2 3

责编:18874849045

  • 建筑工程
  • 会计考试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