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注册建筑师 >> 一级建筑师 >> 一级指导 >> 一级建筑师《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教材讲义:第七章第一节

一级建筑师《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教材讲义:第七章第一节_第5页

来源:考试网  [ 2016年10月27日 ]  【

  九、城市道路规划要求‘

  ⑴快速路规划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规划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和长度超过30km的带形城市应设置快速路。快速路应与其他干路构成系统,与城市对外公路有便捷的联系;

  ②快速路上的机动车两侧不应设置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应设置中央隔离带;

  ③与快速路交会的道路数量应严格控制。相交道路的交叉口形式应符合有关规定;

  ④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公共建筑出入口,快速路穿过人流集中的地区,应设置人行天桥或地道。

  ⑵主干路规划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主干路上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应分道行驶;交叉口之间分隔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分隔带宜连续;

  ②主干路两侧不宜设置公共建筑物出入口。

  ⑶次干路两侧可设置公共建筑物,可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车场、公共交通站点和出租汽车服务站。

  ⑷支路规划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支路应与次干路和居住区、工业区、市中心区、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交通设施用地等内部道路相连接;。

  ②支路应与平行快速路的道路相接,但不得与快速路直接相接。在快速路两侧的支路需要连接时,应采用分离式立体交叉跨过或穿过快速路;

  ③支路应满足公共交通线路行驶的要求;

  ④在市区建筑容积率大于4的地区,支路网的密度应为表7—1和表7—2中所规定的数值的一倍。

  ⑸城市道路规划,应与城市防灾规划相结合,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地震设防的城市,应保证震后城市道路和对外公路的交通畅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干路两侧的高层建筑应由道路红线向后退10~15m;

  b.新规划的压力主干管不宜设在快速路和主干路的车行道下面;

  c.路面宜采用柔性路面;

  d.道路立体交叉口宜采用下穿式;

  e.道路网中宜设置小广场和空地,并应结合道路两侧的绿地,划定疏散避难用地。

  ②山区或湖区定期受洪水侵害的城市,应设置通向高地的防灾疏散道路,并适当增加疏散方向的道路网密度。

  ⑹规划交通量超过2700辆/h当量小汽车数的交叉口不宜采用环形交叉口。环形交叉口上的任一交织段上,规划的交通量超过1500辆/h当量小汽车数时,应改建交叉口。

  ⑺在原有道路网改造规划中,当交叉口的交通量达到其最大通行能力的80%时,应首先改善道路网,调低其交通量,然后在该处设置立体交叉口。

  ⑻在城市立体交叉口和跨河桥梁的坡道两端,以及隧道进出口外的30m的范围内,不宜设置平面交叉口和非港湾式公共交通停靠站。

  十、城市道路交通设施

  ⑴城市公共停车场应分为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市内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和自行车公共停车场三类,其用地总面积可按规划城市人口每人0.8~1.0m2计算。其中:机动车停车场的用地宜为80%~90%,自行车停车场的用地宜为10%~20%。市区宜建停车楼或地下停车库。

  ⑵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应设置在城市的外环路和城市出入口道路附近,主要停放货运车辆。市内公共停车场应靠近主要服务对象设置,其场址选择应符合城市环境和车辆出入又不妨碍道路畅通的要求。

  ⑶市内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停车位数的分布:在市中心和分区中心地区,应为全部停车位数的50%~70%;在城市对外道路的出入口地区应为全部停车位数的5%~l0%;在城市其他地区应为全部停车位数的25%~40%。

  ⑷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的服务半径,在市中心地区应≤200m;一般地区应≤300m;自行车公共停车场的服务半径宜为50~100m,并不得大于200m。

  ⑸当计算市中心区公共停车场的停车位数时,机动车与自行车都应乘以高峰日系数1.1~1.3。

  ⑹机动车每个停车位的存车量以一天周转3~7次计算;自行车每个停车位的存车量以一天周转5~8次计算。

  ⑺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用地面积,宜按当量小汽车停车位数计算。地面停车场用地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25~30m2;停车楼和地下停车库的建筑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30~35m2;摩托车停车场用地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2.5~2.7m2,自行车公共停车场用地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1.5~1.8m2。

  ⑻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出入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出入口应符合行车视距的要求,并应右转出入车道;

  ②出入口应距离交叉口、桥隧坡道起止线50m以外;

  ③<5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可设一个出入口,其宽度宜采用双车道;50~3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应设两个出入口;>3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出口和入口应分开设置,两个出入口之间的距离应>20m。

  ⑼自行车公共停车场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长条形停车场宜分成l5~20m长的段,每段应设一个出入口,其宽度不得小于3m;

  ②500个车位以上的停车场,出入口数不得少于两个;

  ③1500个车位以上的停车场,应分组设置,每组应设500个停车位,并应各设有一对出入口;

  ④大型体育设施和大型文娱设施的机动车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场应分组布置。其停车场出口的机动车和自行车的流线不应相交,并应与城市道路顺向衔接;

  ⑤分场次活动的娱乐场所的自行车公共停车场,宜分成甲乙两个场地,交替使用,各有自己的出入口。

  ⑽城市公共加油站的服务半径宜为0.9~1.2km。

纠错评论责编:sunshine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