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技术方法 >> 模拟试题 >> 2018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技术方法精品练习一

2018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技术方法精品练习一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 2017年6月14日 ]  【

  11.【多选题】

  项目建设所在地的自然环境调查时,若建设项目不进行生态影响评价,但项目规模较大时,应根据现有资料简述(  )内容。

  A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植被情况

  B有无稀有的受危害的野生动、植物

  C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状况

  D当地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及现状

  正确答案A,B,D,笔记解析:若建设项目不进行生态影响评价,但项目规模较大时,应根据现有资料简述下列部分或全部内容:①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植被情况(覆盖度、生长情况);②有无国家重点保护的或稀有的、受危害的或作为资源的野生动植物;③当地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森林、草原、沼泽、荒漠等)及现状。若建设项目规模较小,又不进行生态影响评价时,这一部分可不叙述。

  12.【多选题】

  下列属于社会经济调查内容的有(  )。

  A人口

  B工业与能源

  C农业与土地利用

  D交通运输

  正确答案A,B,C,D,笔记解析:社会经济主要是根据现有资料,结合必要的现场调查,简要叙述评价所在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①人口。包括居民区的分布情况及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等。②工业与能源。包括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现有厂矿企业的分布状况,工业结构,工业总产值及能源的供给与消耗方式等。③农业与土地利用。包括可耕地面积,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构成及产量,农业总产值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附土地利用图。④交通运输。包括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公路、铁路或水路方面的交通运输概况以及与建设项目之间的关系。

  13.【多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向可能受影响的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通过公众参与建立的沟通渠道,可以做到尊重和保障公众的(  )积极构建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行动体系,推动环境质量的改善。

  A环境知情权

  B参与权

  C治理权

  D监督权

  正确答案A,B,D,笔记解析:公众参与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是维护和实现公民环境权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向可能受影响的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通过公众参与建立的沟通渠道,可以做到尊重和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积极构建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行动体系,推动环境质量的改善。

  14.【多选题】

  公众参与是项目建设单位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其目的包括(  )。

  A加强项目建设单位同当地公众的联系与沟通

  B使公众了解项目并有效介入工程的建设和环境影响评价过程

  C获取项目周边居民单位、相关团体等对该项目建成前后在区域环境质量方面、项目环保方面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D使所有公众都能参与到项目建设中

  正确答案A,B,C,笔记解析:公众参与是项目建设单位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其目的在于加强项目建设单位同当地公众的联系与沟通,使公众了解项目并有效介入工程的建设和环境影响评价过程,获取项目周边居民、单位、相关团体等对该项目建成前后在区域环境质量方面、项目环保方面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从《环保法》中的规定可以理解,公众参与的范围是“可能受影响的公众”。公众参与调查范围应该不小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范围。

  15.【多选题】

  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确定了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后______日内,向公众公告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征求公众意见的期限不得少于______日,并确保其公开的有关信息在整个征求公众意见的期限之内均处于公开状态。(  )

  A1;4

  B3;6

  C5;8

  D7;10

  正确答案D,笔记解析: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确定了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后7日内,向公众公告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征求公众意见的期限不得少于10日,并确保其公开的有关信息在整个征求公众意见的期限之内均处于公开状态。

  16.【单选题】

  某新建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关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方案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

  A连续监测6天

  B布设5个监测点

  C必须进行二期监测

  D应在监测季主导风向下风向加密布点

  正确答案D,笔记解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中现状监测制度规定:①二级评价项目可取一期不利季节进行监测,必要时应作二期监测,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有效数据。②监测布点要求:二级项目的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6个。③二级评价项目的监测布点原则: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0°、90°、180°、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

  17.【单选题】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必须进行调查分析的大气污染源是(  )。

  A区域现有污染源

  B区域在建污染源

  C区域拟建污染源

  D本项目污染源

  正确答案D,笔记解析: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应调查、分析项目的所有污染源(对于改、扩建项目应包括新、老污染源)、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未建项目等污染源。如有区域替代方案,还应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的拟替代的污染源。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可只调查、分析项目污染源。

  18.【单选题】

  某新建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内有一个在建的120×104t/a焦化厂,无其他在建、拟建项目,区域污染源调查应采用(  )。

  A焦化厂可研资料

  B类比调查资料

  C物料衡算结果

  D已批复的焦化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资料

  正确答案D,笔记解析:污染源调查与分析方法根据不同的项目可采用不同的方式,一般对于新建项目可通过类比调查、物料衡算或设计资料确定;对于评价范围内的在建和未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可使用已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资料;对于现有项目和改、扩建项目的现状污染源调查,可利用已有有效数据或进行实测;对于分期实施的工程项目,可利用前期工程最近5年内的验收监测资料、年度例行监测资料或进行实测。评价范围内拟替代的污染源调查方法参考项目的污染源调查方法。

  19.【单选题】

  铅酸蓄电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的特征因子是(  )。

  A二氧化硫

  B镍尘

  C氟化物

  D铅尘

  正确答案D,笔记解析: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的监测因子应与评价项目排放的污染物相关,应包括评价项目排放的常规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铅酸蓄电池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的所有生产工序均不同程度地产生以铅尘、铅烟为主的有害物质,少部分工序还有硫酸雾的逸散。因此在对铅酸蓄电池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的特征因子是铅尘。

  20.【单选题】

  若进行一年二氧化硫的环境质量监测,每天测12小时。每小时采样时间45分钟以上,每月测12天。在环评中这些资料可用于统计分析二氧化硫的(  )。

  A1小时平均浓度

  B日平均浓度

  C季平均浓度

  D年平均浓度

  正确答案A,笔记解析: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氧化硫数据统计的有效性为:①年平均指每年至少有324个日平均浓度值,每月至少有27个日平均浓度值(二月至少有25个日平均浓度值);②24小时平均指每日至少有20个小时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③1小时平均指每小时至少有45分钟的采样时间。结合题目,只能统计分析二氧化硫的1小时平均浓度。季平均浓度在二氧化硫标准中没有此值的统计。

12
纠错评论责编:lzy080201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