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技术导则与标准 >> 模拟试题 >> 2018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技术导则与标准专项习题一

2018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技术导则与标准专项习题一

中华考试网  [ 2017年6月17日 ]  【

  1.【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以下不作为划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考虑的因素是(  )。

  A污染源排气筒的高度

  B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C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

  D当地应执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正确答案A,笔记解析:B项,结合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C项,如果评价范围属复杂地形,运用估算模式需提供地形参数,包括主导风向下风向的计算点与源基底的相对高度、主导风向下风向的计算点距源中心距离。D项,对于常规污染物,可参考等标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即选择污染物排放量与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标准比值较大的污染物作为项目主要污染物。

  2.【单选题】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经过对建设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选择(  )种主要污染物,计算其等标排放量。

  A1~2

  B2~3

  C2~4

  D1~3

  正确答案D,笔记解析: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根据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1~3种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第i个污染物),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

  3.【单选题】

  某新建项目排气筒距自然保护区边界2km,估算模式计算的Pm=9.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正确答案B,笔记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见表3-1。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则评价范围的半径一般不应小于2.5km。由于排气筒距自然保护区仅2km,则评价等级为二级。

  4.【单选题】

  某风景名胜区需建设采暖锅炉。锅炉燃料为天然气,经估算模式计算,其排放污染物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Pmax)为8.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该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正确答案B,笔记解析:评价工作等级按表3-1的分级判据进行划分。如果评价范围内包含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或者评价范围内主要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已接近或超过环境质量标准,或者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有严重危害的特殊项目,评价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本题中,锅炉排放污染物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Pmax)为8.0%,按照表3-1所示评价工作等级,则该执行三级标准,但是风景名胜区为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要求评价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

  5.【单选题】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经估算模式计算出某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max为30%,占标率10%对应的落地浓度所处最远距离D10%为0.8km(厂界内),则该项目的大气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边长是(  )。

  A二级、5km

  B二级、1.6km

  C三级、5km

  D三级、1.6m

  正确答案C,笔记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说明,评价工作等级按表3-2的分级判据进行划分。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D10%在场界内且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故该项目大气评价等级为三级;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50km矩形区域。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

  6.【单选题】

  某焦化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经估算模式计算出的地面质量浓度达标限值10%,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见下表,该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  )。

  A边长6000m的矩形

  B边长5900m的矩形

  C边长6900m的矩形

  D边长8000m的矩形

  正确答案D,笔记解析: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即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50km矩形区域。本题中,焦炉的BaP和PM10的D10%为4000米,按照要求应乘以2为8000米。

  7.【单选题】

  某建设项目有两个大气污染源排放同一种污染物,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经估算模式计算出该污染物占标率10%的落地浓度所处的距离(D10%分别是2.2km和5km),该项目的评价范围边长是(  )km。

  A22

  B44

  C5

  D10

  正确答案D,笔记解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中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即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50km矩形区域。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

  8.【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以下关于污染因子评价指数的定义表述正确的是(  )。

  A污染物排放量与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比值

  B污染物浓度预测值与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比值

  C污染物浓度顸测值与环境现状监测值的比值

  D污染物排放速率与环境现状监测值的比值

  正确答案B,笔记解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或相关标准规定的评价方法对选定的评价因子及各环境要素的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并说明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对于常规污染物,可参考等标排放量的计算方法,Pi=Ci/C0i×100%,Pi为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Ci是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C0i为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9.【单选题】

  某项目有两个大气排放源,经估算模式计算两个排放源排放的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max)分别为10%和85%,地面浓度占标率10%处(D10%)距两个排放源最远距离分别为2.0km和4.8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该项目的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边长分别为(  )。

  A—级,9.6km

  B二级,9.6km

  C一级,5km

  D二级,5km

  正确答案B,笔记解析:

  评价工作等级的分级判据见表3-4。如污染物数i大于1,取P值中最大者(Pmax),和其对应的D10%。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即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50km矩形区域。

  10.【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点源调查内容不包括(  )。

  A排气筒几何高度

  B排气筒烟气抬升高度

  C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

  D排气筒底部海拔高度

  正确答案B,笔记解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规定,一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点源调查内容包括: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以及排气筒底部的海拔高度(m);排气筒几何高度(m)及排气筒出口内径(m);烟气出口速度(m/s);排气筒出口处烟气温度(K);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毒性较大物质的非正常排放量(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等。

1 2
纠错评论责编:lzy080201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