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技术导则与标准 >> 复习辅导 >> 2017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复习:第二章

2017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复习:第二章_第3页

中华考试网  [ 2017年2月28日 ]  【

  •当建设阶段的噪声、振动、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土壤等的影响程度较重、影响时间较长时,应进行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预测。

  •应预测建设项目生产运行阶段,正常排放和非正常排放、事故排放等情况的环境影响。

  •应进行建设项目服务期满的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环境保护措施。

  •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考虑环境对建设项目影响的承载能力。

  •涉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生产、使用、贮存,存在重大危险源,存在潜在事故并可能对

  环境造成危害,包括健康、社会及生态风险(如外来生物入侵的生态风险)的建设项目,需进行环境风险评价。

  • 分析所采用的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适用性。考虑两个时段:污染影响承载力最差时段和一般时段,如评价时间较短,工作等级较低时可只预测最差时段。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熟悉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包括的内容

  • 包括征地拆迁、移民安置、人文景观、人群健康、文物古迹、基础设施(如交通、水利、通讯)等方面的影响评价。

  •了解筛选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要求

  • 收集反映社会环境影响的基础数据和资料,筛选出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定量预测或定性描述评价因子的变化。

  •了解社会环境影响分析的要求

  • 分析正面和负面的社会环境影响,并对负面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公众参与

  •熟悉公众参与的要求、对象和形式

  • 全过程参与,即公众参与应贯穿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全过程中。涉密的建设项目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 充分注意参与公众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参与对象应包括可能受到建设项目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有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居民、专家和公众等。

  • 可根据实际需要和具体条件,采取包括问卷调查、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及其他形式在内的一种或者多种形式。

  • 在公众知情的情况下开展,应告知公众建设项目的有关信患,包括建设项目概况、主要的环境影响、影响范围和程度、预计的环境风险和后果,以及拟采取的主要对策措施和效果等。

  •熟悉公众反馈意见的处理要求

  • 按“有关团体、专家、公众”对所有的反馈意见进行归类与统计分析,并在归类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述;

  • 对每一类意见,均应进行认真分析、回答采纳或不采纳并说明理由。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 明确拟采取的具体环境保护措施;分析论证拟采取措施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长期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的可靠性,满足环境质量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的可行性。

  • 结合国家对不同区域的相关要求,从保护、恢复、补偿、建设等方面提出和论证实施生态保护措施的基本框架

  环境管理与监测

  •了解环境管理与监测的主要内容。

  • 对于非正常排放和事故排放,特别是事故排放时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问题,应提出预防与应急处理预案。

  •.清洁生产分析和循环经济

  •熟悉清洁生产分析的重点

  • 从资源能源利用、生产工艺与设备、生产过程、污染物产生、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环境管理要求等方面确定清洁生产指标和开展评价。

  •了解循环经济分析的内容

  • 从企业、区域或行业等不同层次,进行循环经济分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优化废物处置途径。

  •污染物总量控制

  •了解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的原则

  • 在建设项目正常运行,满足环境质量要求、污染物达标排放及清洁生产的前提下,按照节能减排的原则给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必须纳入所在地区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 必要时提出具体可行昀区域平衡方案或削减措施,确保区域环境质量满足功能区和目标管理要求。

  •方案比选

  熟悉同一建设项目多个建设方案比选的要求

  • 对于同一建设项目多个建设方案从环境保护角度进行比选。

  • 重点进行选址或选线、工艺、规模、环境影响、环境承载能力和环境制约因素等方面比选。

  • 对于不同比选方案,必要时应根据建设项目进展阶段进行同等深度的评价。

  •了解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的总体要求。

  • 应概括地反映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环境现状调查应全面、深入,主要环境问题应阐述清楚,重点应突出,论点应明确,环境保护措施应可行、有效,评价结论应明确。

  • 文字应简洁、准确,文本应规茫,计量单位应标准化,数据应可靠,资料应翔实,并尽量采用能反映需求信息的图表和照片。

  • 跨行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或评价内容较多时,其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各专项评价根据需要可繁可简,必要时,其重点专项评价应另编专项评价分报告,特殊技术问题另编专题技术报告。

123 4
纠错评论责编:33093788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