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检测工程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公路检测工程师 >> 模拟试题 >> 2018年公路检验工程师《道路工程》练习:水泥与水泥混凝土(多选题)

2018年公路检验工程师《道路工程》练习:水泥与水泥混凝土(多选题)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2018年9月20日]  【

  29. 影响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的主要因素有( )。

  A.水泥浆的数量和稠度

  B.砂率

  C.组成材料性质

  D.时间和温度

  30. 混凝土工作性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性质,影响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的因素是通过影响 )而影响工作性的。

  A.流动性 B.黏聚性

  C.保水性 D.强度特性

  31. 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含气量的测定试验(混合式气压法)主要包括对( )的含气量的测定。

  A.混凝土拌和物 B.集料

  C.水泥 D.外掺料

  32. 测得混凝土讲落度值后,应进一步观察其黏聚性。具体做法是用捣棒轻轻敲击拌和物,若混凝土试体出现( ),说明混凝土黏聚性差。

  A•突然折断

  B•崩解、石子散落

  C.底部明显有水流岀

  D.表面泌水

  33. 混凝土的工作性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指标,试验时主要通过( )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A.流动性 B.黏聚性

  C.保水性 D.坍落度

  34. 目前,测定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现行主要方法有( )。

  A•坊落度法 B.贯入阻力法

  C.维勃稠度法 D.目测法

  35. 下列因素中的( )会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要不 断调整,使其和易性满足相关要求。

  A.水灰比 B.砂率

  C.用水量 D.外加剂

  36. 在新拌混凝土中掺加( )能增大流动性。

  A.减水剂 B.引气剂

  C.增稠剂 D.速凝剂

  37•下列关于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的调整说法正确的是( )。

  A. 决定新拌混凝土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是用水量

  B. 水灰比大小应根据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合理确定

  C. 存在一合适的砂率使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最佳

  D. 砂率越大,工作性越好

  38. 下列关于用贯入阻力法测定混凝土凝结时间试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贯人阻力达到3. 5MPa时测定初凝时间

  B. 当贯人阻力达到28. OMPa时测定初凝时间

  C. 每次测定时,试针应距试模边缘至少25mm

  D. 测定时取2个试模,每次各测1 ~ 2个点,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贯人阻力。

  39. 下列关于混凝;t凝结时间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是混凝土的一项物理性能指标,会影响混凝土工程的施工

  B. 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是混凝土的一项力学性能指标,不会对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产生 影响

  C. 混凝土施工时只需要考虑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需要考虑终凝时间

  D.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都会对混凝土工程产生影响,因此在混凝土施工时 都要考虑

  40. 下列关于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来确定的

  B. C30表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是30MPa

  C.混凝土强度等级中的强度是指28d的标准强度

  D.我国混凝土共有12个强度等级

  41. 评定混凝土弯拉强度的方法有( )。

  A.小梁法 B.劈裂法

  C. 落锤式弯沉仪法 D.贯人阻力法

  42.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可以选用的试件尺寸有( )。

  A. 100mm X 100mm X 400mm

  B. 150mra x 150mm x 550mm

  C. 150mm X 150mm x 600mm

  D. 150mm X 150mm x 650mm

  43.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时,抗压强度代表值可能的结果为( )。

  A.最大值 B.最小值

  C.平均值 D.中何值

  44•配制普通混凝土常用的粗集料有( )。

  A•中石 B.碎石

  C.卵石 D•大石

  4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选择水泥应从( )方面进行考虑。

  A.品种 B.质量

  C.用量 D•强度等级

  46. 混凝土初步配合比设计计算中,选择砂率由( )确定。

  A.公称最大粒径

  C.粗集料品种

  47.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包括(

  A.计算初步配合比

  C.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48.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需满足的要求是(

  A.满足结构物设计强度的.要求

  49.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

  A.强度

  B.和易性

  50.混凝土试验室配合比设计阶段包括( A.混凝土强度试验 C.校正配合比

  51. 砌筑砂浆的配合比设计步骤包括( )。

  A.砌筑砂浆的技术条件

  C.预拌硇筑砂浆的技术要求

  52. 掺外加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有( )。

  A.称试筒确定试配强度和水灰比

  B.计算外加剂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

  C.计算掺外加剂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

  D.计算单位粗细集料用量

  E. 试拌调整

  53. 掺外加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中,确定单位用水量的依据有( )。

  A.集料品种和规格

  B.外掺剂类型和掺量

  C.施工和易性

  D.水泥用量

  54.下列外加剂都会改善混凝土某方面的性能,其中在混凝土拌和物中都能发挥分散作用

  55. 下列关于用贯人阻力法测定外加剂凝结时间差试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贯入阻力达到3. 5MPa时测定初凝时间

  B. 当贯入阻力达到28. OMPa时测定初凝时间

  C. 每次测定时,试针应距试模边缘至少25mm

  D. 测定时取2个试模,每次各测1 ~2个点,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贯人阻力

  56. 外加剂含气量的测定试验(混合式气压法)主要包括对( )的含气量的测定。

  A. 混凝土拌和物

  B.集料

  C•水泥 D.外掺料

  四、综合题

  1. 关于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

  (1) 关于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试验步骤正确的有( )。

  A. 以成型时侧面为上下受压面,试件中心应与压力机几何对中

  B. 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取0.3-0. 5MPa/s的加荷速度

  C. 强度等级大于C30小于C60时,则取0. 5-0. 8MPa/s的加荷速度

  D. 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取0. 8 ~ 1. OMPa/s的加荷速度

  (2) 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测定的3个试件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

  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 ),则取中间值为测定值。

  A. 5% B. 10% C. 15% D. 20%

  (3) 采用100mm X 100mm x400mm非标准试件时,在三分点加荷的试验方法同前,但所取

  得的抗折强度值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 )。

  A.0.80 B.0.85 C.0.90 D.0.95

  (4) 关于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注意事项,正确的有( )。

  A. 3根试件中如果有1根试件均出现断裂面位于加荷点外侧,则该组结果无效

  B. 弯拉强度试验装置对于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所以试验过程中必须使用符合规定的 装置

  C. 试验时应选择合适的压力机加载量程,否则可能引起较大误差

  D. 试验要求的加载速率单位是MPa/s

  (5) 关于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度试验结果,计算说法正确有( )。

  A. /eu为混凝土抗弯拉强度

  B. /f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C.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计算精确至0.1 MPa

  D. 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结果计算精确至0.01 MPa

  2. 关于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易性)请回答以下问题:

  (1) 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又称和易性,是指混凝土具有( )等几方面的一项综合性能。

  A. 流动性 B.可塑性 C.稳定性 D.易密性

  (2) 影响混凝土工作性的因素有( )。

  A. 水泥浆的数量和稠度 B•砂率

  C.组成材料的性质 D.时间和温度

  (3) 当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大于( )时,坍落度不能准确反映混凝土的流动性,用混

  凝土扩展后的平均直径即斜落扩展度,作为流动性指标。

  A. 180mm B. 200mm C. 220mm D. 250mm

  (4) 关于水泥混凝土拌和物稠度试验方法(對落度仪法)试验要求,错误的有( )。

  A. 将代表样分三层装人筒内,每层装人高度稍大于筒高的1/3,用捣棒在每一层的横截 面上均匀插捣25次

  B. 坊落筒中的装填插捣操作,是将捣棒垂直压下,而不能采用冲击的方式进行

  C. 从开始装筒至提起班落筒的全过程,不应超过150s

  D. 当混凝土试件的一侧发生崩斜或一边剪切破坏,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

  (5) 做讲落度试验的同时,可用目测方法评定混凝土拌和物的( )。

  A. 棍度 B.含砂情况 C.黏聚性 D.保水性

  3•设计强度为C35的水泥混凝土,施工抽检了 10组试件,其28d的抗压强度(标准尺寸 试件、标准养生)为:33. 0MPa、34. 0MPa,36. 0MPa、35. OMPa、33. 0MPa,36. 0MPa,35. OMPa、 35.01\^&、38.0]\^3、35.01\^&,取判定系数尺1=1.7,尺2 =0.9,请回答以下问题:

#FormatImgID_15# #FormatImgID_16# #FormatImgID_17# #FormatImgID_18# #FormatImgID_19# #FormatImgID_20#

  (1)S„ = ( )o .

  A. 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无法判断

  (4)下列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合格标准正确的是( )。

  A. Rn^K2R B.Rn^K{R

  C.Rmin^K2R ^.R^(Kx-K2)R

  (5)该组试件强度( )要求。

  A. 满足 B.不满足 C•部分满足 D•无法判断

  4. 某试验室按体积法设计某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40,强度标准差a = 4.5MPa。可供材料:42.5级桂酸盐水泥,密度=3. 1 x 103kg/m3,富余系数7e = 1. 16,中砂, 表观密度^ =2.65 x 103kg/m3,碎石最大粒径为20mm,表观密度^ =2.70 x 103kg/m3,回归系 数\ =0.47、ab =0.08,单位用水量190kg,砂率取31%,要求最大水灰比限制值为0. 55,最小 水泥用量限定值为280kg/m3,请回答以下问题:

  (1)

#FormatImgID_21# #FormatImgID_22# #FormatImgID_23# #FormatImgID_24# #FormatImgID_25# #FormatImgID_26# #FormatImgID_27# #FormatImgID_28#

  该混凝土的水灰比为( )。

  5. 某试验室设计某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40,强度标准差为4. 5MPac 材料供应:42.5级硅酸盐水泥,富余系数7。= 1.16,回归系数 ' =0.47、ab =0.08,单位用水量 190kg,单位砂用量为557kg/m3,单位碎石用量为1239kg/m3。要求最大水灰比限制值为0.55, 最小水泥用量限定值为280kg/m3,请回答以下问题:

  (1) 该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为()。

  A. 1:1,20:2.68 B.1:1.38:3.07

  C. 1:1.46:3.26 D.l:1.61:3.59

  (2) 试拌发现混凝土斜落度不满足要求,采取增加5%水泥浆用量的措施后,坍落度达到 要求,则该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为()。

  A. l:l.26:2.81 B. 1:1.31:2.92

  C.l:1.39:3.10 D.l:l.45:3.22

  (3) 实测按基准配合比拌和的混凝土拌和物的密度为2370kg/m3,经强度检验满足设计要

  求,则该混凝土的试验室配合比为( )。

  A. 383:196:546:1214 B. 399:200:557:1239

  C. 416:196:546:1214 D. 433:200:557:1239

  (4) 施工现场砂的含水率4%,碎石的含水率1.5%,则该混凝土的施工现场配合比

  —114 —

  J9'1

  为()。

  A. 383:156:568:1232 B. 399: 159:579:1258

  C. 416: 156:568:1232 D. 433:159:579:1258

  (5)施工时不慎直接将试验室配合比误用作施工现场配合比,则该混凝土强度下 降()。

  A. 19. 8% B. 20.2% C. 20.7% D.21.2%

  6. 关于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

  (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标准法)是让标准试杆沉入净浆,当试杆沉人距离正好离

  地板( )时的水泥浆就是标准稠度净浆。

  A. 3mm + 1mm B. 4mm + 1mm

  C. 5mm ± 1mm D. 6mm ± 1mm

  (2) 下列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代用法)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

  A. 用调整水量法测定时,以试锥下沉深度28mm ±2mm时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B. 用不变水量法测定时,根据测得的试锥下沉深度S(mm),按公式(或仪器上对应标 尺)计算得到标准稠度用水量

  C. 代用法中调整水量法和不变水量法的结果有冲突时,以不变水量法的结果为准

  D. 当采用不变水量法测定试锥下沉深度小于13mm时,此时只能采用调整水量法

  (3) 关于水泥凝结时间检验方法试验步骤要求,正确的是( )。

  A. 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B. 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mm ± 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

  C. 当试针沉入试件0. 5mm,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件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 凝状态

  D. 达到初凝或终凝时应立即重复测定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达到初凝或终 凝状态

  (4) 雷氏夹法安定性测定,每个雷氏夹需配备()的玻璃板两块。

  A.质量75 ~ 80g B.质量90〜100g

  C. 50mm x 50mm D. 100mm x 100mm

  (5) 关于水泥安定性检验方法的结果判别,说法正确的是( )。

  A. 雷氏夹法安定性测定,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于5. 0mm时, 即认为该水泥安定性合格

  B. 雷氏夹法安定性测定,当两个试件的(C-A)值相差超过5.0mm时,应用同一样品立 即重做一次试验;再如此,则认为该水泥为安定性不合格

  C. 试饼法安定性测定,目测试饼未发现裂缝,用钢直尺检查也没有弯曲(使钢直尺和试 饼底部紧靠,以两者间不透光为不弯曲)的试饼为安定性合格

  D. 试饼法安定性测定,当两个试饼判别结果有矛盾时,该水泥的安定性为不合格

  7. 关于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请回答以下问题:

  (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要求水泥与ISO砂的质量比为( ),水灰比

  为()。

  A. 1:2,0.4 B. 1:3,0,4 C. 1:2,0.5 D. 1:3,0.5

  (2)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要求各龄期(试件龄期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算起)的

  试件应在( )时间内进行强度试验。

  A.龄期24h,试验时间24h + 15min B•龄期48h,试验时间48h ± 30min

  C.龄期7d,试验时间7d ±2h D.龄期28d,试验时间28d±8h

  (3)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试件养护要求有( )。

  A. 对于24h龄期的,应在破型试验前20min内脱模

  B. 对于24h以上龄期的,应在成型后2 ~8h内脱模

  C. 脱模时要非常小心,应防止试件损伤。硬化很慢的水泥允许延期脱模,但须记录脱 模时间

  D. 试件脱模后即放人水槽中养护,试件之间间隙和试件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5mm

  (4) 关于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试验步骤要求,正确的是( )。

  A. 采用杠杆式抗折试验机试验时,试件放人前,应使杠杆成水平状态,将试件成型侧面 朝上放人抗折试验机内

  B. 抗折强度试验,试件放人后调整夹具,使杠杆在试件折断时尽可能地接近水平位置

  C. 抗压试验不用夹具进行,试件受压面为试件成型时的两个侧面,面积为40 mm x 40mm

  D. 抗压强度试验,压力机加荷速度应控制在2400N/s+200N/s速率范围内,在接近破 坏时应更严格掌握

  (5) 某水泥抗折强度试验结果分别为: 4. 4MPa,3. 6MPa, 3. 8MPa,则其抗折强度 为(

  A.3.6MPa B.3.7MPa C.3_8MPa D_3_9MPa

  8. 关于水泥混凝土拌和物的含气量试验方法(混合式气压法)和凝结时间试验方法,请回 答以下问题:

  (1) 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含气量试验方法(混合式气压法)适用于含气量不大于( )且 有班落度的水泥混凝土。

  A.5% B. 10% C. 15% D. 20%

  (2) 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含气量试验方法(混合式气压法)的仪器标定有( )。

  A.量钵容积的标定 B.含气量0%点的标定

  C.含气量1 %〜10%的标定 D.含气量10% - 20%的标定

  (3) 关于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含气量试验方法(混合式气压法)测定要求,正确的 是()。

  A. 将新拌混凝土拌和物均匀适量地装人量钵内,用振动台振实,振动时间15 ~30s 为宜

  B. 刮去表面多余的混凝土拌和物,用镘刀抹平,并使其表面光滑无气泡

  C. 开启排气阀,压力仪表应归零,对容器中试样测定一次压力值Pw

  D. 按下阀门杆1 ~2次,待表压指针稳定后,测得压力表读数PQ2

  (4) 贯入阻力达到( )MPa的时间,是新拌混凝土的终凝时间。

  A. 27.5 B.28.0 C.28.5 D.29.0

  (5) 关于混凝土拌和物凝结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与水泥的凝结时间并不一致

  B. 水灰比越大,凝结时间越长

  C. 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受到温度、外加剂等因素的影响

  D. 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要求初凝不宜过短,终凝时间不宜过长

  【习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三、  四、综合题

  1. (l)ABCD

  【解析】水泥混凝土立方体试件以成型时侧面为上下受压面,试件中心应与压力机几 何对中。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取0.3 ~0.5MPa/s的加荷速度。强度等级大于C30小 于C60时,则取0.5〜0.8MPa/s的加荷速度。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取0. 8 ~ 1. OMPa/s 的加荷速度。所以答案为ABCD。

  (2) C

  【解析】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测定的3个试件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 值之中,如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 % ,则取中间值为测定值;如最大值和最小值 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则该组试验结果无效。所以答案为C。

  (3) B

  【解析】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中,采用100mm x 100mm x400mm非标准试 荷的试验方Mitii所取得戚乘以尺寸_教算I教0. 85。所

  以答案为B。

  ⑷BCD

  【解析】A选项应为:3根试件中如果有2根试件均出现断裂面位于加荷点外侧,则该 组结果无效。所以答案为BCD。

  (5) CD

  【解析】A选项应为:y:u——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b选项应为:/f——混凝土抗弯拉 强度。所以答案为CD。

  2. (l)ABCD

  【解析】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又称和易性,是指混凝土具有流动性、可塑性、稳定性和 易密性等几方面的一项综合性能。所以答案为ABCD。

  (2) ABCD

  【解析】影响混凝土工作性的因素有水泥浆的数量和稠度、砂率、组成材料的性质、时 间和温度等。所以答案为ABCD。

  (3) C

  【解析】当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大于220mm时,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扩展后最终的最 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在这两个直径之差小于50mm的条件下,用其平均值作为坍落扩展度值; 否则,此次试验无效。所以答案为C。 >

  ⑷D '

  【解析】D选项应为:当混凝土试件的一侧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切破坏,则应重新取样另 测。如果第二次仍发生上述情况,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记录。所以答案为D。 (5)ABCD

  【解析】坍落度试验的同时,可用目测方法评定混凝土拌和物的棍度、含砂情况、黏聚 性和保水性,并予记录。所以答案为ABCD。

  3. (1) D

  10

  【解析】试件组数n = 10,10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圪=S/?A =35. 00MPa,Sn =

  i = 1

  ^j{iR]~nRl)/(n-\) = 1.491MPa,但因是设计强度为C35的水泥混凝土,所以混凝土设计

  强度等级=35MPa,0. 06R = 2. 100MPa,5n = 1. 491MPa < 0. 06/? = 2. lOOMPa,所以取 = 0.06/? =2.100MPao

  (2) D

  【解析】因圪=35.00MPa,^, =1.7,5„ =2. lOOMPa,所以 -K,Sn =31.43MPa。

  (3) C

  【解析】因 Rn~K,S„ =31.43MPa,0_9/? =31_5MPa,所以 /?n-^Sn <0.9/?。

  (4) C

  【解析】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合格标准为:当试件多于10组(包含10组)时,应以数

  理统计方法按下述条件规定:圪-K,Sn^0.9R,Rmin^K2R,Sn -nR2n)/(n - I) 0当

  试件小于10组时,可用非统计方法按下述条件进行评定:/?„為1.15/;./;—為0.95/?„所以容案 为C。

  (5) B

  【解析】因&-&Sn<0.9i?,所以该组试件强度不满足要求。所以答案为B。

  4. (1) B

  【解析】见本题第(5)小题答案解析。

  (2) C

  【解析】.见本题第(5)小题答案解析。

  (3) B

  【解析】见本题第(5)小题答案解析。

  ⑷B

  【解析】见本题第(5)小题答案解析。

  (5)C

  【解析】①计算混凝土的配制强度:/cu,。=/ou,k+1-6450-=40 + 1.645 x4. 5二47.4MPa。

  ② 计算水灰比:水泥的实际强度九=l x/cu,g =1.16 x42.5 =49.3MPa。

  W/C^ aJJ(fcufi + aaahfj = 0.47 x49. 3/(47.4 +0.47 x0. 08 x49.3) = 0.47,满足 最大水灰比限制值为0.55要求。

  ③ 计算单位水泥用量•為。=w„/0f7C) =195/0.47二415kg/m3,满足最小水泥用量限定 值为280kg/m3。

  ④ 计算单位碎石用量(体积法):

  单位砂用量ms。= 550kg/m3,单位碎石用量= 1224 kg/m3。

  ⑤ 初步配合比为:mc。: mwo: mso: mg0 =415: 195:550:1224。

  5. (1) B

  【解析】见本题第(5)小题答案解析。

  (2) B

  【解析】见本题第(5)小题答案解析。

  (3) C

  【解析】见本题第(5)小题答案解析。

  ⑷C

  【解析】见本题第(5)小题答案解析。

  (5)A

  【解析】①计算混凝土的配制强度:/ou,0 =/cu,k +1.645a-=40 + 1.645 x4.5 =47.4MPa。

  ② 计算水灰比:水泥的实际强度/„e =7。x/cll,g = 1.16 X42.5 =49.3MPa。

  W/C= aJJ(fcufi + adahfj = 0.47 x49. 3/(47. 4 +0.47 x 0. 08 x49.3) = 0.47 ,满足 最大水灰比限制值为0.55要求。

  ③ 计算单位水泥用量=;n„/(lF/C) =190/0.47 =404kg/m3,满足最小水泥用量限定 值为280kg/m3。

  ④ 初步配合比为:。: : 。: %。= 404:190:557:1239,即 1:1 • 38: 3. 07,PF/C = 0.47。

  ⑤计算基准麗合比:调整以后阜农400^为( 1^5%) m.。。,单隹用水量为(1 +5%}

  1X0.47,因未改变砂石用量,所以单位砂用量仍为1.38%。,单位碎石用量仍为3.07me。,则 基准配合比为:1:1.31:2.92,W7C=0.47,即424:200:557: 1239。

  ⑥ 计算试验室配合比:混凝土的表观密度计算值=424 +200 +557 + 1239 =2420kg/m3,表 观密度实测值= 2370kg/m3,因丨2420 - 23701 /2370 =2. 1% > 2. 0%,计算校正系数= 2370/ 2420 =0_98,试验室配合比为:416:196:546: 1214。

  ⑦ 计算施工配合比:单位水泥用量为416kg/m3,单位砂用量为546 x (1 + 4% )= 568kg/m3,单位碎石用量为 1214 x (1 +1.5%) = 1232kg/m3,单位水用量为 196 - (546 x 4% +1214x1.5%) =156kg/m3。

  ⑧ 试验室配合比的W7C = 196/416 =0.47,施工配合比的取/C = 156/416 =0. 38,按试验 室配合比计算/cu,28 =aa/ee(C/TF-ab) =0.47 x49. 3 x (1/0. 47 -0.08) =47. 4MPa,按施工配 合比计算/cu,28 =a/ce(C/lF-ab) =0.47 x49.3 x (1/0. 38 -0.08) =59. IMPa,则:(59. 1 - 47.4)/59.1 =19.8%。

  6. (1)D

  【解析】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标准法)是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板底6 mm ± 1 mm 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所以答案为D。

  (2) ABD

  【解析】C选项应为:代用法中调整水量法和不变水量法的结果有冲突时,以调整水量 法的结果为准。所以答案为ABD。

  (3) ABCD

  【解析】水泥凝结时间检验方法中,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 始时间。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mm±l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当试针沉入试件0. 5mm, 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件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达到初凝或终凝时应立即 重复测定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达到初凝或终凝状态。所以答案为ABCD。

  ⑷A

  【解析】雷氏夹法安定性测定时,每个试样需要两个试件,每个雷氏夹需配备质量75 ~ 80g的破璃板两块。所以答案为A。

  (5)ABCD

  【解析】雷氏夹法安定性测定时,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 -A)的平均值不大于 5. Omm时,即认为该水泥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C - A)值相差超过4.0mm时,应用同一样品 立即重做一次试验;再如此,则认为该水泥为安定性不合格。目测试饼未发现裂缝,用钢直尺检 查也没有弯曲(使钢直尺和试饼底部紧靠,以两者间不透光为不弯曲)的试饼为安定性合格;反之 为不合格。当两个试饼判别结果有矛盾时,该水泥的安定性为不合格。所以答案为ABCD。

  V.(1)D

  【解析】水泥肢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中,水泥省ISO砂的质量比为1:3,水灰比为 0.5。所以答案为D。

  (2) ABCD

  【解析】水泥肢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中,龄期24h,试验时间24h±15min。龄期 一481^;■式验时间48h 士时间7d±2hc 龄期式验#

  案为ABCD。

  (3) ACD

  【解析】B选项应为:对于24h以上龄期的,应在成型后20~24h内脱模。所以答案 为 ACD0

  (4) ABD

  【解析】C选项应为:抗压试验须用抗压夹具进行,试件受压面为试件成型时的两个侧 面,面积为40mm x40mm。所以答案为A13D。

  (5) B

  【解析】抗折强度试验结果的平均值=(4_4+3.6+3.8)/3=3.91\«^,因(4.4-3.9)/ 3.9 = 12.8% >10%,所以应剔除,则该水泥抗折强度=(3.6+3.8)/2 =3.7MPa。所以答案为B。

  8. (1)B

  【解析】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含气量试验方法(混合式气压法)适用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 不大于31.5mm,含气量不大于10%且有坍落度的水泥混凝土。所以答案为B。

  (2) ABC

  【解析】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含气量试验方法(混合式气压法)的仪器标定有量钵容积的 标定、含气量0%点的标定和含气量1% ~10%的标定。所以答案为ABC。

  (3) AB

  【解析】C选项应为:开启排气阀,压力仪表应归零,对容器中试样测定一次压力值/^。 D选项应为:按下阀门杆1 ~ 2次,待表压指针稳定后,测得压力表读数t。所以答案为AB。

  (4) B

  【解析】贯入阻力达到28MPa的时间,是新拌混凝土的终凝时间。所以答案为B。

  (5) ABCD .

  【解析】水泥的水化是混凝土产生凝^的主要原因,但是,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与水泥的 凝结时间并不一致,因为水肢比的大小会明显影响水泥的凝结时间,水肢比越大,凝结时间越 长,一般混凝土的水肢比与测定水泥凝结时间的水肢比是不同的,凝结时间便有所不同。而且 新拌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还受温度、外加剂等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要求初 凝时间不宜过短,终凝时间不宜过长。所以答案为ABCD。

1 2 3
责编:zj10160201

报名通关必备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报名指南

编辑推荐

在线题库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