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检测工程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公路检测工程师 >> 模拟试题 >> 2018年公路检验工程师《道路工程》考前巩固练习三

2018年公路检验工程师《道路工程》考前巩固练习三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2018年9月20日]  【

  16. 下列有关路面横向力系数评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路面横向力系数按SFC的设计或验收标准值进行评定

  B. SFC代表值为SFC算数平均值的上置信界限值

  C. 当SFC代表值不大于设计或验收标准时,以所有单个SFC值统计合格率

  D. 当SFC代表值小于设计或验收标准时,评定结果为不合格

  17. 下列四个选项中,( )是二灰稳定粒料基层的实测关键项目。

  A. 压实度 B.厚度

  C.强度 D.横坡

  18•以下四个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固体体积率采用灌砂法作为检测方法

  B.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的压实度检测权值为3

  C. 石灰稳定粒料基层和二灰稳定粒料基层的实测关键项目相同

  D. 级配碎石基层和填隙碎石基层的实测关键项目均是压实度和厚度

  19. 下列有关基层压实度检查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固体体积率检测方法是环刀法

  B. 粗粒土及路面结构层压实度检查可以采用灌砂法、水袋法或钻芯取样法

  C. 细粒土现场压实度检查可以采用灌砂法或环刀法

  D. 路基路面压实度以1 ~3km长的路段为检验评定单元

  20. 下列有关基层压实度检查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应用核子密度仪进行压实度检查时,需经对比试验检验,确认其可靠性

  B. 粗粒土及路面结构层压实度检查可以采用灌砂法、水袋法或钻芯取样法

  C. 路基路面压实度以1〜3km长的路段为检验评定单元

  D. 路面基层的压实度以重型压实标准为准

  21•下列有关基层压实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的压实度检查频率为每200m每车道2处

  B. 当压实度代表值小于压实度标准值时,评定压实度为不合格

  C. 当压实度代表值大于压实度标准值时,且单点压实度全部大于或等于规定极值时, 按测定值不低于规定值减2个百分点的测点数计算合格率

  D. 当压实度代表值大于压实度标准值时,则评定路段的压实度合格率为100%

  22. 下列有关基层厚度检查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灰稳定粒料基层的厚度检查的权值是2

  B. 按规定频率,采用挖验和钻取芯样测定厚度

  C. 基层厚度的检测方法有挖坑法,往往与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同步进行

  D.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厚度的检查频率为每200m车道2处

  23•下列有关基层厚度评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厚度按代表值和单个合格值的允许误差进行评定

  B. 按规定频率,采用挖验和钻取芯样测定厚度

  C. 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的保证率不同

  D. 厚度代表值为厚度的加权平均值的下置信界限值

  24. 下列有关强度的检查方法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强度是水泥稳定粒料基层的实测关键项目,其权值为2 '

  B. 强度、压实度、厚度是水泥土基层的实测关键项目

  C. 测定半刚性材料7d无侧限抗压强度时,试件应饱水Id

  D. 水泥稳定粒料应检测的强度,指的是7d无侧限抗压强度

  25. 下列有关基层强度评定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现场按规定频率取样,按工地预定达到的压实度制备试件,每2000m2制备1组 试件

  B. 评定半刚性材料强度时,一级和二级公路的保证率相同

  C. 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材料强度,以规定温度下保湿养生6d,浸水Id后的7d无侧限 抗压强度为准

  D. 评定路段内半刚性基层材料强度为不合格,则相应的分项工程为不合格 26•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是指单位毛体积混合料的质量,毛体积包括()。

  A.实体体积 B.不吸水的内部闭口孔隙体积

  C.开口孔隙体积 D.部分开口孔隙体积

  27. 评价沥青与矿料黏附性的试验方法有()。

  A.水煮法 B.水浸法

  . C.射线法 D.离心分离法

  28. 下列有关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用于评定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 B•车辙试验结果可供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的高温稳定性检验使用

  C. 车辙试验结果也可用于现场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检验

  D. 车辙试验的评价指标为稳定度

  29•影响水泥混凝土工作性的因素有( )。

  A.原材料的特性 B•单位用水量 C.水灰比 D.砂率

  30•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 )。

  A•组成材料 B.养护条件

  C.试验方法 D.试验条件

责编:zj10160201

报名通关必备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报名指南

编辑推荐

在线题库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