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监理工程师《工程经济》考点及典型例题:定额的分类、作用和特点
来源:中华考试网  2020/12/11 12:27:05  

定额的分类、作用和特点

定额的定义及分类

定额是指在正常的生产(施工)技术和组织条件下,为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规定的人力、机械、材料、资金等消耗量的标准。

定额的种类很多,根据使用对象和组织生产的目的不同,主要有如下三大类。

(1)按主编单位及执行定额的范围分类

①全国统一定额;

②主管部门定额;

③地方定额;

④企业定额。

(2)按专业分类

①建筑安装工程定额(亦称土建定额);

②设备安装定额;

③给排水工程定额;

④公路工程定额;

⑤铁路工程定额;

⑥水力水电工程定额;

⑦水运工程定额;

⑧井港工程定额。

这些定额均由相应的主管部门颁发,并仅限于本行业使用。

(3)按生产因素和使用要求分类

①劳动消耗定额;

②材料消耗定额;

③机械台班使用定额;

④施工定额;

⑤预算定额;

⑥概算定额;

⑦估算定额等。

2.定额的特点及作用

定额是在正常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下,为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规定的人力、物力、机械、资金等消耗量的标准。这个标准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并且是通过严密、科学的方法测定出来的。因此,定额具有如下特点和作用。

1)定额的特点

(1)科学性

定额是人们生产实践的总结,其定额值的测定是在先进合理的技术条件、组织条件下,根据一般的劳动情况、技术水平,对各工序进行分解,分别测定每一工序的各种资源消耗数量,然后在反复观测、整理、分析对比的基础上才能最后确定。因此,定额的科学性一方面是指定额必须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另一方面是指定额值的测定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测定、分析、计算,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测定出来的,它符合生产消费的客观规律。

(2)法令性

定额是工程建设规划、组织、调节、控制的尺度,具有其严肃性。凡经国家建设管理部门或授权机关颁发的定额,都是具有法令性的一种指标,不能私自修改和滥用。

(3)群众性

群众性是指它的制定和执行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即广大群众是测定、编制定额的参加者;定额水平高低的取舍主要取决于群众的生产能力和创造水平;定额中的劳动消耗数量标准,是按照平均先进水平,即一般劳动量制定的,是广大群众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指标。

(4)相对稳定性

定额水平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当定额执行一段时间以后,随着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原有定额就会逐渐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而成为落后、陈旧的定额,这时就应重新编制、修订定额。但重新修订定额的时间不宜过长,但也不宜过于频繁,否则会因定额的执行时间太短而失去定额的稳定性。

2)定额的作用

(1)是确定工程造价的依据;

(2)是企业经营核算、考核成本的依据;

(3)是工资核算,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