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浙江高考 >> 浙江高考生物模拟题 >> 2016届浙江高考生物跟踪检测:生物育种与人类遗传病

2016届浙江高考生物跟踪检测:生物育种与人类遗传病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5-10-29  【

  1.解析:选B 三种病的病因与检测方法比较如下:

  2.选D 基因治疗是为细胞补上丢失的基因或改变病变基因以达到治疗目的。目的基因插入到细胞中(一般为染色体)时,需选择自身细胞作为受体细胞,避免排异反应。

  3.选A 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为一个染色体组,培育成一株幼苗的体细胞也是一个染色体组,用秋水仙素处理加倍后为纯合的二倍体,能稳定遗传。

  4.选C 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5.选C 人工诱变育种的实质是基因突变,而突变具有多方向性,所以人工诱变育种不一定出现人们所需要的性状;无籽西瓜育种原理是染色体畸变,属于可遗传变异;单倍体育中的花药离体培养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杂交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

  6.选C 根据题意,植物甲和植物乙的杂交后代不育,说明两者存在生殖隔离,不是同一物种;F1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其染色体组成为N+n;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的染色体组成为2N+2n,即有同源染色体,表现为可育;物理撞击方法产生的F2为四倍体。

  7.选C ①过程表示连续自交和选择,属于杂交育种中的操作。②④过程分别表示花药离体培养和人工诱导使染色体数量加倍,属于单倍体育种。单倍体通常是高度不育的,不能产生种子,因此,④过程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的幼苗。③过程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8.选A 由图可知,①②过程为杂交育种,①③④过程为单倍体育种,①⑧过程为转基因技术;①⑦过程为多倍体育种,⑤⑥过程为诱变育种。杂合子连续自交,随自交代数的增加纯合子的比例逐代增加;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是基因重组,③过程只表示花药离体培养;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中的筛选过程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甲、乙品种为二倍体植物,经过①和⑦过程培育的品种为四倍体植物,二倍体植物与四倍体植物杂交后代是三倍体,由于三倍体植物不可育,因此二倍体与四倍体间存在生殖隔离,为不同的物种。

  9.选B 动物的睾丸和卵巢中既能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也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细胞和卵细胞,故可同时找到AaBb、AB、Ab、aB和ab五种基因型的细胞;分析图示,过程③属于基因突变,其实质是碱基对的替换、增加和缺失;过程④属于染色体缺失,若发生在体细胞则不会传递给子代;各种变异类型中只有基因突变(过程②)可以产生新基因。

  10.选C 普通小麦是六倍体,体细胞内含有42条染色体,每个染色体组中有7条染色体;杂种F1和杂种F2的遗传物质来自不同的物种,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不可育,因此不是一个新的物种;二粒小麦和普通小麦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通过自交能产生种子,因此都是可育的;图中染色体加倍除可以通过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外,也可以通过处理幼苗来实现。

  11.选D 诱变育种不能缩短育种年限;由花粉直接发育形成的个体是单倍体;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配子,是由于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所导致的。

  12.选B 图中①是由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卵细胞和一个染色体组的精子结合而成的,含有3个染色体组,②是由二倍体的受精卵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经秋水仙素处理发育而成,含4个染色体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有丝分裂间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可以发生基因重组,低温和秋水仙素处理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为染色体畸变;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个体①为三倍体,不能进行有性生殖。

  13.解析:(1)根部细胞通过渗透的方式吸收水分,根细胞的渗透压大于土壤溶液的渗透压时根细胞才能正常吸水,因此分析该代谢产物能够使细胞液的渗透压增大。(2)对同一个体而言,所有体细胞的基因组成是相同的,但不同细胞产生不同代谢产物,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3)从给出的核苷酸序列不难看出,抗旱基因突变为旱敏基因的根本原因是碱基对发生了替换,根据题意,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状是通过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实现的。(4)①根据题意,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F1全部是双杂合子,则F2抗旱多颗粒植株中双杂合子占的比例是4/9。F2中抗旱和旱敏的比例是31,拔掉F2中所有的旱敏型植株后,剩余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RR,2/3Rr,让其自交,后代中旱敏型植株的比例为:2/3×1/4=1/6。③由题意抗旱∶旱敏=1∶1,多颗粒∶少颗粒=3∶1不难分析出双亲的基因型分别是:RrDd、rrDd,则F1中抗旱多颗粒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RrDD和2/3RrDd,让其相互授粉,即随机交配,F2的性状分离比是24∶8∶3∶1。(5)题目要求的条件是通过一次杂交使后代个体全部都是抗旱多颗粒杂交种,因此只能考虑单倍体育种的方法,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的单倍体幼苗,可得到RRdd和rrDD的植株,然后让它们杂交得杂种RrDd。

  答案:(1)增大 (2)基因选择性表达 (3)碱基对替换 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 (4)4/9

  1/6 24∶8∶3∶1 (5)先用(Rrdd)和(rrDd)通过单倍体育种得到(RRdd)和(rrDD),然后让它们杂交得杂种(RrDd)

  14.解析:(1)甲ttGG产生的花粉为tG在EMS的诱变下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tg,再由单倍体tg获得可育的丙非抗糯性ttgg,需要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这个过程属于单倍体育种。(2)甲ttGG通过诱变产生乙,由乙的表现型及其与丙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可确定乙的基因型是TtGG,乙和丙(ttgg)杂交,可以获得TtGg和ttGg,从中选出表现型为抗性非糯性TtGg的个体自交,F2中有抗性糯性T_gg的个体,其比例为3/16。(3)采用自交法,纯合子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出现性状分离。F2中抗性糯性T_gg的个体有可能为TTgg,其自交结果不会性状分离。如果出现性状分离且抗性糯性:非抗糯性=3∶1则为杂合子Ttgg。

  答案:(1)单倍体 (2)抗性非糯性 3/16

  (3)非抗糯性 如图:

  PTtgg(抗性糯性)

  ↓   雌配子

  雄配子    Tg tg Tg TTgg

  抗性糯性 Ttgg

  抗性糯性 Tg Ttgg

  抗性糯性 ttgg

  非抗糯性

  15.解析:(1)杂交育种的目的是获得多种优良性状于一身的纯合新品种,从题意知,抗病与矮秆(抗倒伏)为优良性状。

  (2)孟德尔遗传定律研究的是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的遗传特点,故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应位于细胞核。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测交是指用杂合子和隐性纯合子杂交,而题干无杂合子,故应先杂交得到杂合子,然后再进行测交实验。

  答案:(1)抗病矮秆 (2)高秆与矮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3)将纯合的抗病高秆与感病矮秆杂交,产生F1,让F1与感病矮秆杂交。

12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