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浙江高考 >> 浙江高考生物模拟题 >> 2016届浙江高考生物跟踪检测:光合作用

2016届浙江高考生物跟踪检测:光合作用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5-10-21  【

  1.选C 炎热夏季中午,失水过多会导致植物气孔关闭,此时叶肉细胞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减小,二氧化碳的固定减弱,三碳酸含量下降,有机物积累速率下降;此时光反应正常进行,由于没有消耗,故光反应产物相对过剩,ATP的利用减少,叶绿体基质中ADP的含量减少。

  2.选D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都能够影响产量,叶绿体中的色素对绿光几乎不吸收,绿光不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故温室的薄膜改成绿色不能提高产量。

  3.选B 类囊体上产生的ATP可用于碳反应;夏季晴天光照最强时,小麦叶片的气孔关闭而出现午休现象,导致光合作用的原料减少,小麦光合速率反而下降;进入叶绿体的CO2需要先经过固定形成C3才能被NADPH还原;表现光合速率长期为零时,积累量为零,幼苗会因为缺乏营养而停止生长。

  4.选D 由图甲可以看出,高浓度CO2和低浓度CO2情况下,M点的光合速率是一样的,提高甲图中M点的CO2浓度,不会提高光合速率;但若降低M点的CO3浓度,则可能使光合速率下降;乙图中d点与c点相比,d点的光照强度大于c点,d点时,光反应强度大于c点,为碳反应提供更多的ATP和NADPH,更多的三碳酸被还原产生RuBP,所以相同时间内d点条件下叶肉细胞中产生的RuBP量多;甲图中不同CO2浓度下M点的光合速率相同,但是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逐渐增大,M点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与乙图中的N点相同;温度主要影响酶的活性,温度过高会导致酶失活,使曲线下降。

  5.选D 淀粉中的C来自参与光合作用的CO2;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只含色素的提取液在光下不能合成淀粉,故加碘­碘化钾溶液检验时溶液不呈蓝色;由于实验前没有对绿叶进行饥饿处理,绿叶中可能仍留有淀粉,故用碘蒸气检验遮光处时遮光处可能呈蓝色。

  6.选B 图示为光合作用的碳反应阶段,该反应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C3(三碳酸)生成C6H12O6需在多种酶的催化下,利用ATP提供的能量,通过NADPH的还原进行。若在最适温度条件下,提高温度会降低酶活性,使反应减弱。在无光条件下,碳反应会因NADPH和ATP的缺乏受到限制。

  7.选D 密闭钟罩内CO2变化量为零,说明植株总呼吸速率等于总光合速率,长此下去该植物没有有机物的积累,不能正常生长;对于整个植株来讲,能进行需氧呼吸的细胞远远多于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数,因此平均每个叶肉细胞释放的O2量大于吸收的O2量,一个叶肉细胞会从密闭钟罩内吸收一部分CO2。

  8.选C 由表可得出,在适宜温度20 ℃时,HA品系光合速率最高;实验中在35 ℃时HB品系植物的光合速率最高,故其耐高温性较好;HA品系植物在30 ℃时的光合速率比20 ℃时的光合速率低;20 ℃时,不同品系光合速率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9.选B 每3个CO2分子进入卡尔文循环,就形成6分子的三碳酸分子,还原为三碳糖后,其中5个三碳糖最后再生为RuBP。25 min以后, 两种植物叶片各自的光合速率等于其细胞呼吸速率,所以小室中的CO2浓度不再改变。到第10 min时甲、乙两曲线相交在一点,说明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总量甲植物等于乙植物。曲线的斜率代表CO2的吸收速率即表观光合速率。

  10.选D 由图曲线分析可知,桑树间作时比单作时呼吸强度增大,大豆间作时比单作时呼吸强度减小,均受到影响。间作时,桑树光饱和点增大,大豆光饱和点减小。在某一光照强度范围内,间作也提高了大豆的光合速率。从大豆曲线图中可看到光合速率大于零表示有有机物的积累,其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

  11.解析:(1)由图可知,当光照强度为a时,叶绿体中没有O2产生,说明此时叶肉细胞只进行细胞呼吸,因此,叶肉细胞只通过细胞呼吸产生ATP,产生的场所有细胞溶胶和线粒体。(2)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包括叶肉细胞释放的CO2量和被光合作用利用的CO2量,由图中可得出,当光照强度为b时,叶肉细胞释放的CO2量与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相等,由于有一部分CO2被光合作用利用了,因此,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大于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即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图中显示CO2的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增大而逐渐减少直至不释放,原因是随光照强度的增大,光合作用强度逐渐增大,并将最终大于呼吸作用强度。(3)在光照强度为c和d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光合作用所利用的CO2一方面由呼吸作用产生,另一方面从外界吸收。(4)光照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这一反应中叶绿体能利用光能产生NADPH、ATP和O2。解答该题需要理解单位时间内“叶绿体中O2的产生总量”和“叶肉细胞中CO2的释放量”所代表的含义。单位时间内叶绿体中O2的产生总量表示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在只进行呼吸作用时,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O2的释放量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在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则表示呼吸作用速率与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之差。

  答案:(1)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2)小于 逐渐减少直至不释放 在光照强度较小时,植株只进行呼吸作用,随光照强度增大,植株开始进行光合作用,这时光合作用仅利用呼吸作用产生的部分CO2,随着光照强度的进一步增大,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不能满足光合作用的需求,当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植株不再向外释放CO2 (3)呼吸作用产生的和从外界吸收的 (4)光 NADPH、ATP和O2

  12.解析:(1)根据“希尔反应活力测定的基本原理”可知,希尔反应模拟的是光反应阶段产生氧气的过程,故希尔反应活力还可通过测定氧气的释放速率得到。(2)通过表格可知施用细胞分裂素后叶片氮含量提高,氮元素是合成蛋白质的必需元素,所以氮含量的提高可使碳反应中相关酶的数量增加。(3)细胞分裂素主要由根产生再运输到所需部位。合理施用细胞分裂素可延迟叶片衰老,提高光合速率;要增加植物的生物量,则总初级生产量-呼吸量>0,即总初级生产量大于呼吸量。

  答案:(1)光反应 载体 氧气释放速率 (2)叶片氮 (3)根(或根尖分生组织) 叶片衰老 呼吸(量)

  13.解析:(1)分析图1可知,物质A是水,B是O2,D是NADPH,F是ATP。由图2可知,0~4 min内绿藻细胞处于黑暗条件下,只进行呼吸作用,呼吸速率=10/4=2.5(μmol/min)。(2)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CO2浓度等,因此可以判断6 min后溶解氧不再增加而稳定的原因是CO2减少,此时O2的产生和消耗处于平衡状态,即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3)14CO2进入细胞内首先经过固定过程形成E(C3),因此最先出现放射性的物质是E。若丁处加入使光反应停止的试剂,则绿藻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根据绿藻的呼吸速率可知,溶氧变化的曲线可用曲线e表示。(4)图2中曲线b说明绿藻细胞的表观光合速率为10 μmol/min,则实际光合速率=10+2.5=12.5(μmol/min),因此1 h后,绿藻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12.5×60=750(μmol)。图2中的曲线c说明绿藻细胞的表观光合速率为5 μmol/min,实际光合速率为7.5 μmol/min,光合作用1 h产生的O2量为450 μmol,而呼吸作用一天(24 h)消耗的O2量为3 600 μmol,因此每天光照至少要8 h绿藻才能正常生长。

  答案:(1)ATP 2.5 (2)CO2 等于 (3)E e (4)750 8

12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