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浙江高考 >> 浙江高考生物模拟题 >> 2016届浙江高考生物跟踪检测:ATP和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016届浙江高考生物跟踪检测:ATP和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5-10-09  【

  1.选A 图1中字母A代表的是腺嘌呤;图1中的c键在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断裂并释放能量,在图2中反应向左进行时建立并吸收能量,这两个反应的快速进行均依赖于酶的高效性;图1方框部分是RNA结构单位之一: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2.选D 生物体内ATP与ADP的含量比较少,但两者相互转化比较迅速,故生物体内ADP或ATP的量不会显著增加;甲→乙过程起催化作用的是水解酶,而丙→乙起催化作用的是合成酶,酶的种类不同,其空间结构不相同;丙中含有一个普通磷酸键;ATP合成时要消耗磷酸(戊)。

  3.选A 依题干信息,神经细胞外Na+浓度高于细胞内,故Na+内流是一个顺浓度梯度运输的过程,属于被动转运;Na+外流(排出)是一个逆浓度梯度运输的过程,属于主动转运。

  4.选A 图中的物质运输有载体协助,消耗ATP,因此判断为主动转运方式。能够进行主动转运的膜除了细胞膜外还有细胞器膜,如溶酶体膜、液泡膜等。从图示看出离子与膜上的载体蛋白结合具有专一性,膜上载体蛋白结合离子后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5.选C 神经递质的释放和胃蛋白酶的分泌都属于胞吐,此过程中分泌小泡膜会和细胞膜发生膜融合;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会发生膜的融合;而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主动转运,没有发生膜融合。

  6.选B 死细胞不可能发生质壁分离;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所以细胞不可能大量吸水;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可能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

  7.选D 通过图示可以看出,a组和b组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的值都小于1,表明细胞吸水导致细条变长;由于a组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的值小于b组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的值,说明a组吸水较多,b组吸水较少,所以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低。分析柱状图可知,f组细胞失水,而b组细胞吸水,因此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大于b组的。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消耗ATP。根据柱状图可知,在浓度为0.4 mol·L-1的蔗糖溶液中的c组细胞吸水,而在浓度为0.5 mol·L-1的蔗糖溶液中的d组细胞失水,所以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 mol·L-1之间。

  8.选B 图中①表示胞吞或胞吐,该过程依赖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通过易化扩散(③)而不是主动转运(②);①、②都需要消耗能量;主动转运(②)和易化扩散(③)都需要载体蛋白参与。

  9.选C Na+逆浓度梯度进入液泡的方式属于主动转运,该过程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性,Na+通过主动转运进入液泡可以提高植物的耐盐性。Na+进入液泡后细胞液的浓度增大,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

  10.选D 被动转运也需要能量,能量来自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所产生的势能,而主动转运需要消耗ATP所释放的化学能。顺浓度梯度的运输都属于被动转运,包括扩散和易化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都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胞吞或胞吐属于非跨膜运输方式。

  11.选C 图甲、图乙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分别是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二者的共同点是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图乙为易化扩散的运输方式,顺浓度梯度进行;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易化扩散,符合图乙所示的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特点;婴幼儿肠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的方式是胞吞,与图乙不符。

  12.选D 根据图中Na+浓度细胞外液高于细胞内液可判断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Na+可顺浓度梯度被动转运也可逆浓度梯度主动转运。图中葡萄糖跨膜运输不需要消耗ATP,属于易化扩散。细胞吸收甘油为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13.解析:(1)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推测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磷脂。(2)鲨鱼体内多余的盐分是经②途径排出的,由图可知,盐分是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并且不需要能量,属于被动转运方式。(3)施加某种毒素后,Ca2+的吸收明显减少,但K+、C6H12O6的吸收不受影响,说明该毒素不影响物质运输时的能量供给,Ca2+吸收进入细胞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主动转运,主动转运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因此该毒素可能影响了运输Ca2+的载体蛋白的活性。

  答案:(1)甲 磷脂分子 (2)被动转运 (3)乙 载体蛋白

  14.解析:(1)图中B→C过程中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吸水力下降,原生质体积大于正常状态时的体积,结合实验材料用具,可推测是将细胞放在清水中,细胞液的浓度因吸收水分而逐渐减小。(2)要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就要把细胞放入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的KNO3溶液中,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变化。(3)要使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失去自动复原的能力,应选择质量浓度为0.5 g/mL的蔗糖溶液,因其浓度过高,细胞会失水死亡。

  答案:(1)清水 逐渐变小 (2)②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质量浓度为0.1 g/mL的KNO3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使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浸到KNO3溶液中 ③将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先发生质壁分离,一段时间后会自动复原) K+和NO会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使细胞液浓度逐渐升高,从而使外界的水自动进入细胞,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3)质量浓度为0.5 g/mL的蔗糖溶液

  15.解析:红细胞在不同物质溶液中溶血的原因是溶质会进入红细胞,增大红细胞内的浓度,进而使其吸水胀破,溶血速度越快,说明物质穿膜速率越快。

  答案:(1)通透 (2)丙酮>乙醇>甘油 非极性 正

  (3)第二步:分别量取0.3 mol·L-1的葡萄糖溶液、0.3 mol·L-1的甘油溶液各10 mL,注入A、B两支试管 第三步:分别量取1 mL稀释的羊红细胞悬液注入A、B两支试管中,同时开始计时,记录溶液由不透明到透明所需的时间

  ④a.葡萄糖比甘油进入细胞的速度快

  b.加入甘油的试管内溶液透明所用的时间短

  c.两支试管内溶液透明所用的时间相同

  d.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细胞的速率相同

12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