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吉林高考 >> 吉林高考历史模拟题 >> 2020年吉林高考历史强化练习及答案(四)

2020年吉林高考历史强化练习及答案(四)_第2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  2020-02-21  【

  11.有学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之后,世界摆脱了“半球化”的状态。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20世纪90年代后(  )

  A.国家干预经济消除了经济危机

  B.苏联解体结束了两极对峙格局

  C.以美元为核心的货币体系确立

  D.新型交通工具提供了技术手段

  解析:B。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大大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其中一个重要推动因素就是两极对峙格局的结束。故选B项。

  12.西方某国的一对夫妇曾在《CITY》杂志上抱怨,去年圣诞节他们专程来到中国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以为跑到这里就可以躲过满世界的圣诞老人、圣诞树,结果,还是未能逃脱。在大峡谷的小旅馆里他们又撞上了圣诞老人。以上材料最能说明(  )

  A.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B.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C.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D.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

  解析:A。圣诞经济对全球各个角落都具有吸引力,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反映。

  13.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描述了一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

  A.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

  B.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出现变化

  C.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消失

  D.发达国家的资本开始扩张到全球范围

  解析:B。从根本上讲,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因此,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和风险必然是不均衡的,故A项说法错误;而C项的“民族属性消失”表达错误;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将全球瓜分完毕,故D项的“资本开始扩张到全球范围”表达不符合史实。由题干可知,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说明这些国家受到了新的力量的冲击,故B项正确。

  14.某位学者在2015年12月说到,经过近70年的关税减免,基本上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都很低了,只有2%左右,发展中国家的关税水平也已降到9%左右,可供减免的空间其实不大了。此言论意在说明(  )

  A.经济全球化应向纵深发展

  B.欧洲关税同盟基本上已经实现

  C.南北贫富差距逐步缩小

  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

  解析:A。世界各国关税水平的降低有利于推进全球贸易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向纵深的进一步发展。

  15.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和哈得孙湾公司等可以看做是现代跨国公司的前身。但现代的跨国公司与其有着根本的差异,表现在(  )

  A.以股份公司的形式呈现

  B.以追求商业利润为目的

  C.从事国际化的经营活动

  D.生产与服务具有全球性

  解析:D。东印度公司等公司只是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它们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不直接从事生产活动。而现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是指在一个国家设立总部,在两个或更多的国家或地区拥有或控制

  生产与服务设施,从事国际化生产与经营活动的现代企业组织。因此,D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16.下表是1980年、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

   国家类型

时间  

高收入

国家

中等收

入国家

中低收

入国家

低收入

国家

1980年

38%

43%

42%

30%

1996年

40%

52%

52%

42%

  A.国际贸易总体发展缓慢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区域经济集团化削弱

  D.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解析:B。题目提供的材料表明,各种类型的国家经济发展的依存度在20世纪90年代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17.有学者认为,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该观点强调20世纪(  )

  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B.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C.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解析:C。根据材料中的“全球化”等信息可知,该观点强调的是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18.经济全球化可以实现以最有利的条件来进行生产,以最有利的市场来进行销售,达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优状态,提高经济效率,使商品更符合消费者的需要。这说明(  )

  A.全球化有利于资源配置与利用

  B.全球化有利于国际分工

  C.全球化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D.全球化有利于发展模式的创新

  解析:A。题干材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既有利于生产,也有利于销售,即全球化有利于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故选A项。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这个问题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工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 全球招工大厅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劳工买方市场。它使美国的挣工资者与全世界成百万的工人直接竞争生产工作职位。

  ——胡成国《全球化中的美国对外经济战略》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推动全球化的因素有哪些?

  (2)在反对全球化的问题上,材料三的视角是什么?其出发点是什么?中国政府为什么要积极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第(1)问注意从材料中提取,如材料一中“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和材料二中的“扩大产品销路”“资本输出”等这些信息中概括。第(2)问视角要从材料中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因可从中国的需要和全球化的角度论证。

  答案:(1)因素:国际贸易、传教、殖民扩张、黑奴贸易、倾销商品、资本输出。

  (2)视角:着眼于社会就业(经济角度)。出发点:保护民族经济(保护本国就业岗位)。原因:加入世贸组织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

12
纠错评论责编:jiaojiao9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