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江苏高考 >> 江苏高考政治模拟题 >> 2016江苏高考政治专题提升训练:收入与分配

2016江苏高考政治专题提升训练:收入与分配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5-12-02  【

  二、非选择题

  13.(2014·杭州模拟)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要求。某校高三·二班学生在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时,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进行学习探究。

  探究主题:“居民收入倍增计划”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围绕“如何实现收入倍增”问题,网上网友的两个帖子引起同学们的关注和思考。

  针对网友的观点,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别跟帖分析。

  网友“云淡淡”:经济发展了,居民收入自然也就上去了。

  跟帖: 网友“冻土”:他年收入100万元,我年收入2万元,人均年收入51万元。几年后他年收入202万,我年收入还是2万,人均年收入102万。我的人均收入不是“倍增”而是“被增”了。

  跟帖: 解析 本题考查生产与分配的关系、社会公平的措施等。要根据材料观点从正、反两方面逐一分析,材料一中看到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加的关系,但没有看到分配制度、分配政策的作用;材料二中看到了经济发展带来收入差距拉大,没有看到国家分配政策可能进行的收入分配调整。把握了总体思路,依据相关知识,逐一分析即可。要注意全面。

  答案 跟帖一:①生产决定分配,经济发展是居民收入提高的基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持续发展,才能为“收入倍增”奠定物质基础。②还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跟帖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14.14.(2014·南京、盐城一模)材料一

  注:《汽车行业调整振兴规划》指出,对购买1.3升及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

  材料二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家用轿车保有量不断增长的经济原因。

  (2)

  假设y为G市机动车保有量,v为机动车平均行驶速度,m0为机动车保有量与平均行驶速度的关系。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如果征收拥堵费,请用箭头在函数图像上标出车辆行驶速度发生的变化趋势,并说明推理过程。同时,从表格中选择两项能够解决交通拥堵的措施,指出其《经济生活》依据。

  解析 (1)①居民收入增长是家用轿车保有量增长的根本因素。②家用轿车价格的降低,使更多的人有能力购买汽车。③国家对购置家用轿车的财政补贴,推动了汽车销量的增加。

  (2)箭头指示

  推理过程:征收拥堵费后,会增加用车成本,导致部分车主减少家用轿车使用,从而减少了车流量,提高了汽车行驶速度。

  措施①:公共汽车作为家用轿车的替代品,其需求量增加,会导致家用轿车需求量减小。

  措施②:通过取消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会增加购车成本,对机动车征收环境税,会增加用车成本,从而导致家用轿车需求量减少。

  措施③:通过宣传活动,可以引导消费者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观念。

12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