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江苏高考 >> 江苏高考语文模拟题 >> 2016年江苏高考语文考前限时训练13

2016年江苏高考语文考前限时训练13

中华考试网  2015-10-16  【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5分)

  1、“她(唐小姐)眼睛不顶大,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像政治家讲的空话,大而无当。A.那妓女忽然发现顾先生的注意,便对他一笑,满嘴鲜红的牙根肉,块垒不平像侠客的胸襟B.张太太上海话比丈夫讲得好,可是时时流露乡土音,仿佛罩褂太小,遮不了里面的袍子。

  C.我只怕他整个胖身体全化在汗里,像洋蜡烛化成一摊油。D.下列句子的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次克里米亚事件的 ,是乌克兰前政府在最后关头突然搁置和欧盟签署的《联系国协议》,但在乌克兰问题上,美俄没有 ,媒体的骂战、军事情报的较量,已成为双方 的新看点。

  A.策源地 大动干戈 对决B.导火索 大动干戈 博弈

  C.策源地 大动肝火 博弈D.导火索 大动肝火 对决(3分)

  C.白沙翠竹江村暮 相送柴门月色新 D.花须柳眼各无赖 紫蝶黄蜂俱有情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早在明朝嘉靖年间,钓鱼岛和黄尾屿就被确认不属于琉球,清初我国地图就刊载钓鱼诸岛。这里是我国东海靖鱼场。 , , 。 , ,

  。在这个海峡港湾中,还盛产飞花鱼,台湾省基隆、苏澳两地渔民,正是靠此渔区生存。

  ①带来了大批鱼群

  ②所以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

  ③在钓鱼岛与东南方的北小岛、南小岛之间

  ④风平浪静,成为渔民的天然避风港湾

  ⑤太平洋黑潮流经这里

  ⑥有一条宽达1000多米的“蛇岛海峡”

  A.④②③⑤①⑥B.⑤④②③⑥① C.⑤①②③⑥④D.②③⑥①⑤④▲ )(3分)

  ①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②唯利是图,贪得无厌

  ③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④事出有因,因必有果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二、名句名篇默写(8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顺风而呼,____________________,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3)信誓旦旦,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4)__________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5)浊酒一杯家万里, 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

  (6)______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7)_______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8)人有不为也,______________。《孟子·离娄下》

  一、基础知识部分

  1.A

  2.B(策源地:战争、社会运动等策动、起源的地方。导火索:使爆炸物爆炸的引线,后习惯指直接引起事变爆发的原因。大动干戈: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大动肝火:大怒、盛怒、暴怒而使情绪变得格外激动。对决:彼此进行最后胜负的比赛或对抗。博弈:比喻为谋取利益而争斗。)

  3.D(A中霜景与倚红不对仗;B中青云与梦到不对仗;C中白沙与相送不对仗)

  4.C(由后面的句子“在这个海峡港湾中”,推知前一个句子中必须提到“港湾”,遂推断前一个句子为④,在根据东海靖渔场推断,下一句必然介绍渔场,故下一句为⑤,筛选出C)

  5.C(漫画《总做噩梦的“床”》揭示的是一名受贿官员睡在受贿钱财的“床”上,因为受贿而害怕“东窗事发”,造成“夜不能寐”,经常做噩梦。梦境并非毫无原由的东西,梦境中的一切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对现实事物的反映,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此,C.③④说法符合漫画寓意。故选C。)

  二、名句默写

  6.(1)声非加疾也;(2)则物与我皆无尽也;(3)不思其反;(4)银瓶乍破水浆迸;(5)燕然未勒归无计;(6)萧关逢候骑;(7)见贤思齐焉;(8)而后可以有为。

  三、文言文阅读

  7.A(微:衰败) 8.B

  9.(1)(他们)没有苟且简略的想法,他们对于索取与给予、求进与告退、离开与参与,在礼义上一定要符合标准。

  (2)(自己的思想)不被百家(的学说)所扰乱,不被对经义的解释所蒙蔽。

  (3)那么读书人对于求学与做人,怎么会或偏重于此或偏重于彼呢?

  10.虽明先王之道但尊而守之者不多 (或知与行不一致)

  四、作文

  1.审题立意

  “囊萤映雪”向来是克服物质条件的艰苦,发奋苦读的代名词。而《笑林》中的这则笑话,属于“故事新编”。在传统典故中添加了新元素,从而焕发出新意。笑话十分传神地表现了那种一味追求外在形式,从而忽视本质意义的可笑行为,情感倾向也由传统的肯定赞许转变为讽刺否定。

  这是一则理想的作文材料,它具有现实性、开放性和思辨性的特点。

  与往往揭示蕴含意义的寓言故事不同,“笑话”纯为叙述性文字,它追求言外之意、文外之趣。提供的“笑话”显然是一则反面材料,可作为靶子供读者审视批判和内省反思。“笑话”中二人的“可笑之处”便成为作文审题立意的依据:

  (1)一味追求形式,忽视本质意义;

  (2)拘泥于成法习惯,不知道灵活变通;

  (3)刻意作秀,失却本真。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