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江苏高考 >> 江苏高考语文模拟题 >> 江苏高考语文专题训练:评价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内容

江苏高考语文专题训练:评价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内容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5-07-12  【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战城南

  杨 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战城南》中“寸心明白日”一句所表现的情感,与《塞下曲·其二》的整体情感有什么不同?

  ?

  ?

  ?

  ?

  ?

  解析:《战城南》中,由“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可想而知将士杀敌场面之壮烈,“寸心”怀着“白日”般杀敌卫国的壮志和信念;《塞下曲·其二》中,由“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则可见作者对战争的激愤不满。

  答案:“寸心明白日”一句,表现出战事虽然艰苦,但征人仍有光明的内心世界,体现了他们立志杀敌的情感;而王诗写出了四季黄尘弥漫、战死者尸骨遍野的惨状,表现了诗人愤激反战的情感。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宋]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词的下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情感的鉴赏能力。词句的翻译难度不大,考生还要立足于词句内容,从中分析出它所包含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天涯”“归意”“争奈”等关键词。

  答案: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课案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鹊桥仙

  陆 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 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占尽。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1)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诗歌内容及把握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上阕最后两句将终日酣饮耽于享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侯与有志之士却被闲置不用对比,表现作者报国无门、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之情。

  答案: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借用贺知章的故事,从表达技巧看,一是用典,一是对比。唐代诗人贺知章去老还乡,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以示矜恤。陆游于此翻出一层新意——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于闲人,还用得着你皇帝赐予吗?再说,天地之大,江湖之迥,何处容不下他,谁又稀罕“君恩”的赐予?表达了作者对最高统治者的轻蔑不屑之意,和不得已赋闲而归隐江湖的愤慨不平之情。

  答案: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

1234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