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江苏高考 >> 江苏高考生物模拟题 >> 2015年江苏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同步训练:《光合作用》

2015年江苏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同步训练:《光合作用》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5-04-13  【

  6.在环境中CO2浓度一定、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测定某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结果如表。(表中负值表示CO2释放量,正值表示CO2吸收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光照强度(klx) 2.0 4.0 6.0 8.0 9.0 10.0 光合作用速率(CO2 mg·100 cm-2·h-1) -2.0 2.0 6.0 10.0 12.0 12.0 A.光照强度在8.0~9.0 klx之间时,单位时间细胞内反应ADP+Pi→ATP的速率逐渐减小

  B.光照强度在8.0~9.0 klx之间时,反应ATP→ADP+Pi只发生在细胞的叶绿体基质

  C.光照强度在8.0 klx时,细胞既释放二氧化碳又释放氧气

  D.超过9 klx时,光合作用速率主要受外界CO2浓度因素的影响

  解析:选D。光照强度在8.0~9.0 klx之间时,虽然细胞呼吸不变,但光合作用增强,所以单位时间内ATP合成速率会加快;细胞的各个部位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ATP→ADP+Pi的过程在细胞内是普遍存在的;光照强度在8.0 klx时,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故细胞只释放氧气;光照强度超过9 klx时,CO2浓度成为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

  7.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用伊乐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将一枝伊乐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白炽灯作为光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10℃、20℃和30℃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距离下单位时间枝条产生的气泡数目,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B.A点和C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温度和光照强度

  C.B点条件下伊乐藻能进行光合作用

  D.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B点向右移动

  解析:选D。白炽灯与大试管间距离的远近影响光照强度,设置10℃、20℃和30℃,表示不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A点时,光照强度相同,影响气泡产生的因素是温度;C点时,不同的温度下气泡产生量相同,影响因素是光照强度;B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叶绿素的合成减少,吸收的光能减少,B点向左移动。

  8.有人把玉米和向日葵的叶片从植株上切下后,分别放在保持高湿度、光照充足的容器内(保持叶片的生活状态),叶片的含水量由于蒸腾作用而逐渐减少,然后测定叶片在水分亏缺情况下的相对光合作用强度,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水分亏缺对光合作用产生影响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水分亏缺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B.水分亏缺对不同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面不同

  C.水分亏缺影响光合作用是因为水分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D.水分亏缺影响光合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CO2进入叶内而起作用的

  解析:选D。由图可知,在水分亏缺为30%和50%时,向日葵和玉米已分别停止光合作用,再结合植物所吸收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可得水分亏缺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不是原料水的不足(因为此时叶片的含水量是可以满足光合作用对水的需求的),而是光合作用的另一原料CO2(CO2主要通过气孔从外界获取,而水分亏缺会导致气孔关闭)。再结合玉米对CO2的利用效率高,可知水分亏缺主要是通过影响CO2进入叶内而影响光合作用的。

  9.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

  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

  解析:选D。图中两曲线可表示植物的净光合速率,a点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说明甲植株在a点前就已经开始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乙植株在18时后净光合速率小于0,该植株在18时有机物的积累量最多,B错误;曲线b-c段下降的原因是气孔关闭,乙植株因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导致光合速率下降,曲线d-e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则是光照强度减弱,C错误。分析两曲线b-d段可知,中午时乙植株出现净光合速率先下降后上升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乙植株气孔发生关闭造成的,而甲植株没有发生类似的现象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D正确。

  10.(2014·北京四中期中)如图表示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与植物周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关系。图示中,CE段是增大了光照强度后测得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植物体鲜重的增加量是光合作用强度的重要指标

  B.出现BC段的限制因素主要是温度

  C.叶绿体内的三碳化合物含量,C点时大于B点

  D.在E点后再次增大光照强度,曲线有可能为EG

  解析:选D。光合作用的产物为有机物和氧气,可以以植物体干重的增加量或氧气的释放量作为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A错误;C点增加光照后,光合作用强度增加,所以BC段主要限制因素为光照强度,B错误;C点光照强度大于B点,光反应增强,能够还原的三碳化合物的量增多,则叶绿体内三碳化合物的量降低,C错误;如果E点之前光照强度已达光饱和点,再次增大光照强度,曲线为EG,若E点之前光照强度没达到光饱和点,再次增大光照强度,曲线为EF。

  11.(2014·衡阳市联考)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使用相关试剂的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使用,“-”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们所得的实验结果依次应为(  )

  甲 乙 丙 丁 无水乙醇 - + + + 水 + - - - CaCO3 + + - + SiO2 + + +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D.③②①④

  解析:选B。由表可知,甲同学加的溶剂为水,而不是有机溶剂无水乙醇,色素不溶于水,因而提取不到叶绿体中的色素,所得结果应为②;乙同学的操作正确,应为结果④,即自上而下依次出现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且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较多;丙同学尽管使用了有机溶剂无水乙醇,可以提取到色素,但由于未加CaCO3,叶绿素可能被破坏,因而下边的两条色素带比正常的窄,应为结果①;丁同学未加SiO2,可能研磨不充分,导致各种色素的提取量均少于正常水平,应为结果③。

  12.(2014·河南焦作一模)生态学家研究发现,植物群落中的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比率(黄/绿比率)与群落的P(光合作用)/R(呼吸作用)比率呈现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有机物积累逐渐增多,黄/绿比率有增高趋向

  B.人工林年平均黄/绿比率过高时,应适当采伐

  C.农作物栽培时选择b点比a点更适宜

  D.在作物收获季节,群落的P/R值可能在a点

  解析:选B。有机物积累逐渐增多,黄/绿比率有降低趋向,A错误;人工林年平均黄/绿比率过高时,P/R过低,应适当采伐,B正确;据图可知,a点的黄/绿比率小,P/R比率较大,光合作用明显大于呼吸作用,农作物栽培时应该主要考虑作物的生长,a点比b点好,C错误;农作物在收获季节,叶片变黄,光合作用减弱,黄/绿比率较大,P/R比率较小,应该在b点附近,D错误。

1234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