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湖南高考 >> 湖南高考语文模拟题 >> 2015年湖南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检测: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015年湖南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检测: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中华考试网  2015-04-10  【

  A组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训练专场

  1.(2012·江西)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 城 子

  秦 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杜 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注】,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曾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功成身退,泛游五湖。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

  (2)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3.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送钱穆父①

  苏 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③。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洲。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③筠:竹。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认为豪放达观,有人认为失意惆怅,你的看法呢?请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昭君出塞图

  王思廉①

  黄沙堆雪暗龙庭②,马上琵琶掩泪听。

  汉室御戎无上策,错教红粉怨丹青③。

  【注】①王思廉,元朝初年诗人,历经宋、金灭亡等历史事件。②龙庭,指匈奴集合祭天的地方。③葛洪《西京杂记》中记载:“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指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

  与《西京杂记》的记述相比,这首诗在主题思想上具有怎样的进步性?

  B组 综合鉴赏训练专场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①。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②,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①“星河鹭起,画图难足”:长江白鹭从水中沙洲上飞起,用再美的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②“门外楼头”:用典,隋军已兵临城下,陈后主陈叔宝和宠妃张丽华仍在结绮楼寻欢作乐,演唱《玉树后庭花》。

  (1)请联系全词主旨阐述最后一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的深刻含意。

  (2)综合分析《桂枝香·金陵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首怀古词作,简要概括怀古词的一般特点。(不超过100字)

  6.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①。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 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②。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据说鹧鸪“生不辞巢不别群”,其鸣叫声近似人言“行不得也哥哥”。②杜宇,即杜鹃,又名子规。相传它的叫声近似人语“不如归去”,又有“杜鹃啼血”的典故。

  (1)这两首词都写了夜闻鸟鸣,请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2)这两首词在对“夜闻鸟鸣”的具体表现上各有特点。你更喜欢哪一首的写法?请简述理由。

  7.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剑门道中遇微雨【注】

  陆 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作者从抗金前线的南郑调回后方的成都,途经剑门山,写下了这首诗。

  (1)联系注释,可以看出第一句中“征尘”和“酒痕”分别有什么含义?

  (2)第三句是一个问句,第四句是如何回应的?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3)最后两句在感情的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该诗的整体风格是怎样的?

12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