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湖北高考 >> 湖北高考历史模拟题 >> 2016届湖北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规范训练: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2016届湖北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规范训练: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5-11-11  【

  二、非选择题

  13.(2014·山东卷)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材料

  甲:下图为兴趣小组根据汪玢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

  乙:摘编自董天野等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画中的一组画面。画面中的故事发生在1919年前后,主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环鸣凤。

  丙:摘编自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

  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

  结论

  ①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织,保守与进步共存。

  ②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

  (1)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

  (2)据材料乙、丙,概括指出兴趣小组得出结论①的依据(举一例说明即可)。

  (3)使用材料乙、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

  (4)据材料丙并结合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②加以阐述。

  答案:(1)材料甲反映出历代统治者特别是明清统治者都重视对节妇烈女的宣传褒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妇女受礼教压迫的状况;研究材料甲能够了解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成因,为探讨20世纪初中国妇女地位的变化提供比较研究的视角。

  (2)考生作答时应结合具体事实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说明事实与结论①的关系。举一例说明即可。

  如:觉慧反对鸣凤叫自己少爷,希望娶鸣凤为妻等,反映出当时出现了自由平等的新思想,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李欣淑的父母包办其婚姻等,说明当时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反映出人们的守旧和社会的保守。

  (3)材料丙。

  材料丙是当时的新闻报道,相对较为真实,史料价值较高;材料乙是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有艺术加工成分,使用时应与其他史料印证。

  (4)李欣淑接受新式教育、反对包办婚姻及与封建家庭的斗争等行为是20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的缩影。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反封建斗争和社会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让更多妇女可以走出家庭并实现经济独立。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新观念、新思想,促进了女性解放。文化上,新式教育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民主、科学的弘扬,为女性解放提供了思想动力。

  上述史实表明,反对专制制度,追求民主、自由和进步成为时代主题,这一切为女性解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前提条件。

  14.(濮阳市20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同年代的择偶标准差异 单位:%

  项目 年代 1948~1966 1967~1976 1977~1986 1987~1996 家庭出身、

  社会关系 26.6 28.8 12.66 15.6 本人成份、

  政治面貌 30.5 23.5 15.5 13.9 学历 10.6 11.7 12.6 25.3 样本资料来自1996年在上海、哈尔滨对55岁以下的已婚男性及其配偶为调查对象(共3200名)的入户访问

  ——徐安琪:《择偶标准:五十年变迁及其原因分析》

  材料二 “解放前结婚要办嫁妆、坐花轿、请吹鼓手,这在新中国都被当成是封建迷信的资本主义的旧观念、旧风俗,要破除,要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新思想、新风俗。早在50年代,大摆结婚宴席被批评为浪费、不经济。……1964年后人们继续提倡简单节约的婚礼,用新的结婚仪式取代旧的习俗,新娘不再用轿子迎娶,也不再穿红色的嫁衣,亲威、朋友,同事参加的茶聚取代了婚宴,在茶会上生产队的干部讲话,新郎、新娘讲述相互结识的经过。新郎新娘不是在‘天地桌’前,而是在毛主席像前向父母、亲戚朋友鞠躬行礼。”

  ——罗梅君(德):《北京的生育婚姻和丧葬》

  (1)概括材料一中择偶标准变化的趋势。

  (2)材料二中婚姻习俗在解放前后发生了哪些具体变化?依据材料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如何认识上述择偶标准和婚姻习俗变迁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答案:(1)1977年后对家庭出身、社会关系的关注度比1976年前呈总体下降趋势,但略有波动;本人成分、政治面貌关注度持续下降;学历关注度持续上升。

  (2)解放前结婚办嫁妆、坐花轿等;茶聚取代了婚宴;新郎新娘不是在‘天地桌’前,而是在毛主席像前鞠躬行礼。新中国对旧观念、旧风俗的批判;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新思想、新风俗的传播;社会对消费、不经济习俗的批评;对毛主席的崇拜。

  (3)择偶标准的变迁有利于减少政治生活对婚姻的严重影响,促进平等观念和重视教育风气的形成;(答出两点即可)婚姻习俗的变迁有利于冲击传统观念,形成删繁就简的婚俗和勤俭节约的风尚。(答出2点即可)。

12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