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湖北高考 >> 湖北高考历史模拟题 >> 2016届湖北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规范训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2016届湖北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规范训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5-11-11  【
 二、非选择题

  1.(山东淄博市20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2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工业化)应该与工业革命的生产方式不可分割,即掌握了资金、采集原料,大规模生产,直接运销于广大市场。这一种经济与作坊工业不同,也不像因批发而云集的行商作贾(传统的商业)。工业生产提供了庞大的产量,而巨额资金的投入,则在生产的上游掌握着原料,在生产的下游占有市场。这种经济形态,在18世纪中叶成熟。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材料二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随着中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新生阶级——工业无产阶级也成长壮大起来,到1919年已达到200万人左右。这个数目,在整个人口中虽然还是很少的,但是他们居住很集中,是个有力量的阶级。……据不完全统计,1920年共发生罢工46次,罢工人数在五万左右。

  ——胡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1)指出材料一所说“经济形态”成熟的社会条件,并写出“这一种经济与作坊工业”的不同。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及其对近代中国政治文明进程的影响。

  答案:(1)条件: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开拓;近代科学技术进步。不同:机器生产;工厂制度;控制原料和市场;规模大、产量高等。(任两点即可)

  (2)特点:民族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纺织业与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尤为迅速;行业发展不平衡;企业区域分布不均衡,大多集中在沿海通商口岸。

  影响:无产阶级成长壮大,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基础。

  1.13.(2015·宿州期中)近代中国伴随着苦难,一步步走向蜕变。民族工业是第一个迈向蜕变的,然而在蜕变的整个过程中,它却如同幼虫破茧成蝶一般艰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请结合当时中国政治、经济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所说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材料二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年代 商办 官办和官商合办 外商企业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1872~1894年 53 4 697 19 16 196 103 28 000 1895~1913年 463 90 801 86 28 469 136 103 153 (注:商办企业注册资金1万元,外商企业注册资金10万元以下未做统计)

  (2)依据材料二,说明1895~1913年中国近代工业中的三类企业发展情况并指出三类企业各自的原因。

  材料三 仅1937年8月至1938年3月,上海被日军摧毁的工厂就超过两千家,损失超过八亿元。在华北,日本采取“军事管理”办法,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1937年,宋子文趁人之危,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当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

  ——人民教育出版社 历史必修2

  (3)依据材料三回答,这一时期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1)政治: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斗争;经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2)情况:民族资本主义(商办)企业所占的比重上升,但不占据主导地位;官办和官商合办企业在中国近代工业中所占的比重严重下降;外企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原因:商办企业: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清政府新政的推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减少发展的阻力,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实业救国的推动。

  官办、官督商办企业:洋务运动的破产,使兴办洋务企业的高潮逐渐退去。

  外企:《马关条约》给予列强在华开办工厂的特权。

  (3)帝国主义的侵略(日本的掠夺)、战争的破坏、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

12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