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黑龙江高考 >> 黑龙江高考政治模拟题 >> 2015届黑龙江绥化市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检测:《文化生活》六

2015届黑龙江绥化市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检测:《文化生活》六_第3页

中华考试网  2014-12-03  【

  13.青瓷是中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精美绝伦的青瓷体现了中华文化(  )

  A.源远流长,唯我独尊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D.体现时代,摒弃传统

  解析:B 青瓷的独特特点,精美绝伦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具有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特点,B正确;A是从中华文化的历史悠久角度提出的特点,与题意不符;C是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平等相处,吸收各家优点为我所用的特点,与题意不符;D“摒弃传统”说法错误。

  14.[2013·郑州市质量预测]中国戏曲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明代达到繁荣。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这些各具特色的戏曲(  )

  ①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是在各自地域内独立形成的

  ②具有强大生命力,包含着永不过时的教育价值 ③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 ④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各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D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这些各具特色的戏曲是各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这些戏曲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选D。①错误,这些戏曲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但不是在各自区域内独立形成的,而是不断交流、融合的产物;②错误,夸大了戏曲的作用。

  15.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

  A.包容性 B.阶级性

  C.民族性 D.地域性

  解析:A 和而不同,兼收并蓄体现的是其包容性。

  二、非选择题

  16.[2014·潍坊期中]以“聚焦亲情、共圆梦想”为议题的第五届海峡论坛在厦门举办。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会见两岸各界人士时指出,两岸同胞本来就是一家人,虽然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岸间存在一些隔阂,但同胞间的亲情是谁也割不断的。两岸同胞应当加强交流,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多做增进了解、融洽感情的事。一些台湾人士也在发言中表示,期盼两岸关系继续发展,两岸中国人用共同的智慧、情感、毅力,打造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

  运用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两岸人民能够“聚焦亲情、共圆梦想”的依据。

  解析:此题设问限定的知识范围为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答题角度为“为什么?”,围绕的问题是两岸人民能够“聚焦亲情、共圆梦想”的依据,可以转化为两岸人民为什么能够团结统一。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在于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这是维系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从中华文化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在于两岸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力量。另一方面在于中华文化的力量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答案: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两岸同胞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②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两岸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③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包含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之魂。

  17. 材料一 中国戏曲作为唯一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800年兴盛史、300个声腔剧种和5万个剧目累积量、生生繁衍至今而顺势进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成为人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的唯一存活体,以自身的独特与丰富,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戏曲对于中古以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形成了全面覆盖。汉族地区有京剧、秦腔、山西梆子、豫剧、黄梅戏等,少数民族地区有白剧、藏剧、侗剧、傣剧。不同的剧种又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形成对多样审美风格的覆盖。

  材料二 从上世纪初,西方戏剧大量进入中国。对此,中国戏剧一一拥抱。在尽情吸收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后,中国戏剧也走出了国门,特别是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空前欢迎。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的认识。

  解析:第(1)问,要抓住“数千年历史”“800年兴盛史”“生生繁衍至今”等信息分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抓住“独特与丰富”“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汉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等信息,从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等角度分析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第(2)问,要结合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展开分析,具体阐释如何体现“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和包容性的意义。

  答案: (1)①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戏曲有着数千年历史、800年兴盛史,生生繁衍至今,成为人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的唯一存活体,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②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另一基本特征。戏曲以其自身的独特与丰富,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体现了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戏曲不同的剧种又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汉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皆有戏曲,表明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①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②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中国戏剧一一拥抱西方戏剧体现了此点。③“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中国戏剧尽情吸收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说明了此点。④这种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空前欢迎,体现了此点。

123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