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全国高考历史模拟题 >> 2020年高考历史精选习题四

2020年高考历史精选习题四

来源:中华考试网  2020-02-06  【

  第Ⅰ卷 选择题 (每小题4分 共48分)

  24、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

  A.生产领域出现

  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高考指导:2020年高考难度大不大?如何备考?

 热点:学历提升报名指导,低分上大学、3+2专本套读进入考试网升学历交流群811430100咨询老师报考

  25、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26、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

  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  )

  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趋萎缩  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

  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 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7、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这表明(   )

  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 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

  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 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

  28、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局势出现多极化趋势,下列各新兴力量重大事件不能影响这一趋势的是(   )

  A.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 B.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

  C.中国“一五”计划完成 D.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9、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

  A. 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 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30、今天人们常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来命名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和演进的历史阶段,这是因为蒸汽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

  A.改变了当时工人的经济地位 B.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C.解放了人类的体力劳动 D.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31.尽管理学从北宋中叶便登上了思想舞台,但对政界的影响并不大,可以说有宋一代,理学一直受到朝廷的压抑。这一状况的出现主要在于

  A.理学不为封建统治服务 B.理学并未形成系统 C.统治者深受佛道的影响 D.理学提倡格正君心

  32.黄仁宇把中国古代晚期社会结构比作一个庞大的美国“潜水艇夹肉面包”,上面是强大的中央官僚机构,下面是庞大的社会底层农民,但中间层即地方政府却是松散而脆弱的。这种社会构成特征,客观上有利于

  A.增强地方政府的自主权 B.促进小农经济稳定发展

  C. 儒学维系统治秩序  D.防止社会两极分化

  33.明朝在出现内阁辅臣的时候,也就出现了票拟权:内阁辅臣在奏章上根据自己的意见用黑笔写上批示,然后经过皇帝首肯之后,才由皇帝用朱笔批上去,再加盖玉玺方才生效。于是,由此出现了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这样

  A.国家大事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 B.大大增强了宦官把持朝政的可能性

  C.宫中太监和内阁辅臣形成制约关系 D.内阁辅臣拥有对国是的部分决策权

  34.元朝在对行省划界时广泛采用“犬牙交错”的原则,例如陕西行省跨越秦岭,溯广行省、江西行省均踌越南岭,河南江北行省跨越淮河,中书省直辖区则跨越太行山。元朝的这一做法

  A.充分体现了元朝以北制南的治国理 B.肥瘠搭配,便于农也生产的管理和发展

  C.分割地方,以便于加张对地方的控制 D.使地方享有更充分的军事、行政管理权

  35.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一书中在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 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

  4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在这个时候,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42年,沃尔波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沃尔波辞职,创下了首相遭到议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谢罪的惯例。1783-1784年,小皮特内阁遭到下院反对,内阁决定解散下院,提前进行议会选举,由新成立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世界史资料》

  材料三 1832年6月7日,选举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议席分配两个方面。……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000~4000人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是怎样“克服专制王权”的。

  (2)材料二反映英国政治制度的一次主要创新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1832年改革后英国议会发生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指出这种变化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英国的政治制度创新有何认识?

  41.材料 从1958年直到文革时期,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对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的严加限制,对从集镇迁往城市的也严加限制。 文革结束后几年,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国家先后出台了一些农转非(农业户口

  转为非农业户口)政策。比如,允许城市职工在农村的年迈父母、病残或家庭有困难的下乡只是青年等“农转非”。 1984年,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向集镇务工、经商,他们迫切要求解决集镇落户问题。1984年10月,国务院出台政策规定:凡申请到集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和家属,公安部门应准予在集镇落户。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划经济逐步退出和市场经济的兴起以及国家城市化进程建设,1997年全国各类流动人口达1.1亿。1998年7月,国务院对户口管理作了“四项改革”:对要求随父母在城市落户的未成年人、已在投靠的配偶所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公民、需到城市投靠子女的的公民、在城市投资及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其直系亲属符合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的,均可准予在城市落户。

  ——摘编自李平《新中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变迁》等

  (1)根据材料概况“文革”前后我国户籍管理政策的变化趋势,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变化的体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新时期我国户籍管理制度调整的积极意义。

12
纠错评论责编:liyuxi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