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全国高考生物模拟题 >> 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同步训练:《生物与环境》

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同步训练:《生物与环境》

中华考试网  2015-02-26  【

  1.(2010·浙江,3、2012·重庆,4和2012·广东,27改编)某生态系统中植食性动物甲和蝗虫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图3是描述了该生态系统的某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后来有人在该水库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FNE),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的变化曲线。判断下列关于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

  (1)若图1中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S”型曲线增长 ( × )

  (2)在图2中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 )

  (3)若图1中所示的生物种群出生率提高,则个体数量的增加会大幅超过b点 ( × )

  (4)在图2中若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 )

  (5)图1中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而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 √ )

  (6)图2中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不呈正相关;若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

  (7)图3中FNE最可能是在b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而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K2( √ )

  (8)上述3个图中c点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相等,在图3中d点时的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 )

  2.判断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

  (1)可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2009·广东,15B)( × )

  (2)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和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都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2009·广东,11BD)( × )

  (3)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属于种间竞争实例(2009·大纲全国Ⅱ,5D)( √ )

  (4)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2010·大纲全国Ⅱ,3B)( √ )

  (5)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2011·大纲全国,4D)( × )

  (6)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2011·海南,24BC)( √ )

  (7)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2011·安徽,6C)( √ )

  (8)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但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2013·浙江,4BC)( × )

  3.判断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及稳定性的叙述

  (1)在下图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中,共有9条食物链,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硅藻属于生产者,其遭到破坏要比蓝鲸遭到破坏对食物网的影响大(2009·广东,14改编)( √ )

  (2)下表为生态学家对食物链——“植物→田鼠→鼬”能量流动进行研究的结果[单位是J/(hm2·a)],则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3%,田鼠和鼬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2012·安徽,30Ⅱ改编)( √ )植物 田鼠鼬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1 1.05×109 7.50×108 7.15×108 2.44×107 2.25×107 2.18×107 (3)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在I、Ⅱ、Ⅲ、Ⅳ所代表的营养级中,Ⅳ为分解者,E1、E2分别代表太阳能和热能,并且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2009·广东理基,51改编)( × )

  (4)在如图所示的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中,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二者和分解者所贮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2012·海南,19)( × )

  (5)在如图所示的一个农业生态系统中,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能够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2010·大纲全国Ⅰ,5改编)( × )

  (6)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是有利的(2011·海南,21B)( × )

  (7)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2012·安徽,30Ⅱ)( √ )

  (8)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2009·福建,2B)( √ )

1234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