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全国高考语文模拟题 >> 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五部分文学作品阅读试题及答案1

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五部分文学作品阅读试题及答案1_第4页

中华考试网  2014-10-21  【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乡土情结

  柯 灵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但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飘洋过海,谋生异域。有清一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于世界。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还有一种颇似难料而其实易解的矛盾现象:鸦片战争期间被清王朝割弃的香港,经过一百五十年的沧桑世变,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何等的盛事!而一些生于斯、食于斯、惨淡经营于斯的香港人,却宁愿抛弃家业,纷纷作移民计。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倒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输将,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消失。

  19.从文中看,身上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

  [答案] ①父母亲族的爱②家乡的山水草木③悲欢离合的家史④邻里乡情。

  [分析] 第19题在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的同时,也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的筛选整合以及对内容要点的归纳,考查的重点偏向后者,能力层级为C级。

  本文的主旨是歌颂乡土情结,乡土情结贯穿于全文,乡土情结的形成、发展、表现和升华是本文的主线。而童年是人生的起点站,“童年的烙印”在人们乡土情结的形成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能否搞清“童年的烙印”这一重要词语所包含的内容是能否读懂全文的关键。所谓“童年的烙印”,就是童年时代留给人们的那些最深刻的记忆。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 印”呢?答案就在第二段。但作者对“童年的烙印”的描写是艺术化、形象化的,生动具体、细致入微,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这就需要考生在理解“童年的烙印”这一词语内涵的基础上,对文中的信息筛选整合,然后归纳出“童年的烙印”包括父母亲族的爱、家乡的山水草木、悲欢离合的家史、邻里乡情等四方面的内容。

  20.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家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

  [答案]①不少人富有浪漫气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去创世界。②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为维持最低的生活被打发出家门。

  [分析] 第20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能力层级为C级。

  从文中看,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一些人仗着年少气盛,告别家乡,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另一种是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是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概括起来,前一种人是主动出去闯世界,是浪漫的;后一种人是被动地被打发出门,是现实的。至于文中提到的“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不应该理解为少年离别家乡的第三种情况,而应将其归人第一种浪漫气息的情况。

  21.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答案]①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升华了乡土情结的内涵。②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③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分析] 第21题考查学生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对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的分析归纳以及对文章写作技巧的分析鉴赏,能力层级主要为C级,也涉及E级。

  作者在第4段中,花了不少笔墨来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呢?如果不结合乡土情结,只笼统回答深化主题、丰富内容之类,就没有太大的意思。只有结合乡土情结,才能深入地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联系全文来看,前面所写都是对个人家乡的思念眷恋,到了这一段,才把对乡土的思念眷恋与对祖国的思念眷恋融为一体,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这就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第四段中“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的叙述,则是对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的具体说明,也是对第一段中“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的照应。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乡土情结已升华为民族凝聚力,对乡土情结的歌颂就是对民族凝聚力的歌颂,本文的主题自然得到深化。

  22.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以不会褪色的乡土情结开篇,开门见山;以乡土情结的形成和表现为主线,脉络清晰;以不会消失的乡土之恋结篇,首尾照应。

  B.第二段写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故乡的山水草木、乡邻的音容笑貌……这一切决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形象生动,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C.“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离乡土的游子们的孤苦无助的境遇。

  D.“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的比喻,旧典活用,极富新意,为中华民族安土重迁这一传统找到了形象化的根据。

  E.最后一段,写乡土之恋不会因科学的进步、东西文化的交融、地球的变小而消失,笔法生动具体、细致入微,读来发人深思,回味悠长。

  [答案]AC

  [分析] 第2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该题5个选项中的4个选项考查的是鉴赏,能力层级为E级,只有A项兼有考查学生把握文章思路和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的作用,能力层级为C级。

  A是正确选项,本文确实是“以不会褪色的乡土情结开篇,开门见山;以乡土情结的形成表现为主线,脉络清晰;以不会消失的乡土之恋结篇,首尾呼应”。A的表述和分析是恰当的。B项的错误在于“这一切决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的说法明显与原文“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的表述矛盾。C是正确选项,“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的比喻,确实把远离乡土的游子们孤苦无助的境遇生动形象地写了出来。D项的错误比较明显,“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的比喻,几乎是家喻户晓,根本谈不上什么“旧典活用”,更谈不上什么“极富新意”;至于说“为中华民族安土重迁这一传统找到了形象化的根据”,也极不恰当,正确的表述应为“形象化地表现了中华民族安土重迁的传统”。E项的错误不如D项明显。原文说“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而消失。”如果只用“笔法生动”“读来发人深思,回味悠长”一类的话来赏析,虽不够准确,但也无大错。E项的错误在于“具体”和“细致人微”,文章的结尾不是细节描写,就不宜用“具体”和“细致入微”一类的词语来赏析。

1234
纠错评论责编:guomu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