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北京高考 >> 北京高考语文模拟题 >> 北京海淀区2014高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

北京海淀区2014高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

中华考试网  2014-04-14  【

  本试卷8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6题。

  有一天,忽然意识到,古人比今人多一股冲动:逢高即上,遇巍则攀。奇峰巨顶自不必说,即便丘峦高阁,他们也要上去站一站,“倚槛苍茫千古事,____①____”,临风凭栏,感慨一番。所以,凡山亭江楼,词赋楹句总是爆满。王勃的《滕王阁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崔颢的《黄鹤楼》、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皆为“高高在上”所得。在古人那儿,登高眺远,_____②____。“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高,带来大势大象,带来疏旷与飘逸,带来不羁与宏放,带来对生命时空的全景式阅读。因此于诗家墨客而言,“高处”具有强烈的召唤力,成了【 】千年的诱惑。然而,“登高”又并非文人独嗜,百姓对此亦兴味索然,尤其在九九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更是乐此不疲。秋收毕,仓廪实,人心悦,少不了邀友约醉,醍醐一场。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 】,若不去登高望远,游目骋怀,实在辜负天地、有愧人生。

  古人登高的去处,一般是山、塔、楼,所以,在一座古城,大凡能将风景揽入怀中的高处,几朝下来,皆成了名胜。“江南三大楼”之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皆受驱于重阳雅集、登高览景的欲望,一旦矗起,则声名大噪,“游必于是,宴必于是”。因为古人认为自己是自然之子,他们心目中有“高”,他们崇高、尊高、仰高。

  从“登高”意义上说,“重阳”几乎是个绝版的节日,今人仅视为“敬老节”,无疑让它的美折损大半,伤了筋,动了骨。

  1.填入文中两处【 】内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风糜 良辰 怆(chuàng)然 召(zhāo)唤

  B.风糜 良晨 怆(chuāng)然 召(zhāo)唤

  C.风靡 良晨 怆(chuāng)然 召(zhào)唤

  D.风靡 良辰 怆(chuàng)然 召(zhào)唤

  2.文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兴味索然 B.乐此不疲 C.游目骋怀 D.声名大噪

  3.将下列句子填入文中横线①处,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3分)

  A.天开美景风云静 B.过江多少六朝山

  C.爽气西来两袖清 D.座揽清辉万川月

  4.填入文中横线②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既是感悟生命、孜求彻悟的仪式,又是放牧视野、抒发情怀的方式。

  B.既是感悟生命、抒发情怀的方式,又是放牧视野、孜求彻悟的仪式。

  C.既是放牧视野、抒发情怀的方式,又是感悟生命、孜求彻悟的仪式。

  D.既是放牧视野、孜求彻悟的仪式,又是感悟生命、抒发情怀的方式。

纠错评论责编:abcwuli1234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