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北京高考 >> 北京高考语文真题 >> 2015北京高考语文答案

2015北京高考语文答案

中华考试网  2015-06-02  【

文言文

2015年北京语文卷的文言文命题充分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市语文学科指导意见的践行。比如阅读材料选择了《吕氏春秋》中的《去私》,该文本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唯才是举、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以及公私分明、依法治国的法制思想,倡导积极的价值导向。同时,命题体现了对学生个性化理解的尊重,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理解。具体说来,命题具有以下四个鲜明特点:

其一,与课内结合。与往年相比,选择了两个文言文阅读素材,其中第二个素材源自课内所学的课文,及《论语•侍坐》篇,使得高考考查与教材有了联系。

其二,开放性。《论语•侍坐》篇中的对话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标点,而标点的不同源自对文本的解读不同,那种解读更合理完全可以有不同的判断。这使得学生有了选择性,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这体现了命题在学生认知要求上的开放。

其三,深入文本内容。文言文学习不仅仅是古代汉语的学习,还应该深入理解文本的内容,把握文本的主旨。《论语•侍坐》篇的探究性考查就体现了这一理念。另外,文言文第一则材料后的试题也明显体现了这个特点,如由断句改为翻译,理解“善”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用熟语描述人物等。这意味着文言文学习不仅仅要注意“语言”,还要关注文本的“阅读”。

其四,简洁性。文言文阅读的材料和题量增加,但文命题形式和答题要求上却显得清晰而简洁。如选择题的选项的表述字数明显减少,第13要求用两个熟语来描述人物,这就有效降低了答题的文字量,体现了命题的简洁性。

点评专家:

北京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中学语文教研室主任 高级教师 盛志武

作文

微写作,依旧承袭去年“三选一”的形式,体现了选择性,照顾到了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所选择,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

从内容上看,第一题是名著阅读的考查,要求从《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四世同堂》《平凡的世界》四部作品中选择一部,加以介绍。体现了《课标》对名著阅读的重视,也体现了《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提出的“加强经典名著阅读”,“提倡阅读整本书”的要求。第二题,写一条对如吸烟、赛场京骂等社会不文明现象的进行劝说的短信。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第三题,以“圆”为题,写一首小诗或抒情文字,为爱好文学、想象力丰富的学生提供了展示机会。这些题目,贴近生活,接地气,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为考生提供了非常广阔的思考和写作空间。

大作文,第一次出现了二选一的命题形式,以“考生为本”,让考生自己选择,体现了对考生兴趣爱好的尊重。

第一题,“假如我与心目中的英雄人物生活一天”。在思想上,引导学生树立英雄主义理想,增强民族自信,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我心目中”这一要求,又给学生提供了选择,让考生“有的写,喜欢写”,体现了不与考生为敌的人文化特点。

第二题,结合《说起梅花》的阅读文本,要求学生结合生活,选择一种使自己“渗入灵魂的热爱”的“物”,展开写作。联系阅读,读写结合,命制作文题目,这是今年高考作文的创新。体现了读写结合的语文学习规律,对转变当前教学读写割裂的偏向,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在今年增加题量的情况下,又能让考生减少构思时间,提高写作速度。

两道作文题,各自独立,有所侧重。一道记叙文,一道题不限文体,甚至连过去常见的“诗歌除外”也不再要求了。这样,两道作文,从不同文体、不同维度,为考生展示自己的写作能力,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

写作题(包括微写作和作文),有创新而又平易,考生不会觉得生疏,为考生展示自己的语文学习成果提供了平台,对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导向性极强。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生活中运用语文,把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试题的开放性,又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展示出自己的写作水平,体现出了高考试题的评价区分作用,有利于高校的选拔。

点评专家:

顺义区教研考试中心高中语文教研员 北京市特级教师 刘德水

古诗词阅读

2015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的古诗词阅读题,发挥了语文学科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对语文教育教学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对有效解决当前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彰显不足、经典文学作品阅读量不够的问题,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在选文和命制题目方面,突出了基础性和选择性,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读写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古诗词阅读题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有着天然的优势,本大题的核心阅读材料是苏轼的《醉翁操》,作者是学生熟悉的作者,素材是学生熟悉的素材,这又体现了命题人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人文关怀和良苦用心。相信学生会在惊喜之中信心满满地解答这部分题目。

在试题命制方面,不再使用以往常见的多项选择题,而是使用单项选择题的形式,选项简短、明确、清爽,便于学生解题,不额外给学生制造阅读障碍,为学生的深入思考、优质作答铺设了台阶。而第二个选择题的四个选项,更是将传统文化的视野继续拓宽开去,体现出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小活多宽”的特色。

理解性默写题此次融入了古诗词阅读题,共计6分,考查的是学生熟悉的、认知度高的名篇中的名句,体现了试题与义务教育联系、与旧知联系的整体性思维和课内课外适度整合的命题思想。同时,与古诗词文本相结合的理解性默写,丰富了作为阅读延伸题的形式,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整合学习资源、加强学习过程的开放性和实践性,体现出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的创新,也拓宽了“阅读延伸”的概念,即阅读延伸不是一种题型,而是一种思考。这对于切实加强学科思想、经验培养、在运用中学习语文有着积极的作用,有益于学生积极拓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一道主观性试题,从《醉翁亭记》与民同乐的思想切入,明确体现了高考试题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面导向,作为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最后一次机会,显现了高考这一高中语文最后一课的实际价值,在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建立民族文化自觉上,充分发挥了语文试卷的特有优势。

语文学习是文化的熏陶,是知识的积累,是能力的训练,是思维的开阔,是格调的提升,是趣味的改善。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这份试题无疑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引导语文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灵活掌握和理解,更加注重知识、能力的整合和拓展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

点评专家:

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研修员 高级教师 张芮

文学类阅读

2015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文学类阅读《说起梅花》,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秉承的稳定性与创新意识,取材学生熟悉的生活材料“梅花”这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意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了民族文化,很好地体现出中学语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导向。

今年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能力点很明确,语文基础题整体难度不大,体现了基础性,如第20题,考查字义,重视对学生12年的学习积累考查,突出对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文素养的检测。阅读主观题进一步开放,与大作文的写作“深入灵魂的热爱”相联系,体现出阅读延伸是大延伸,加大了语用能力、阅读能力、判断信息能力的考查,通过这种阅读考查,更好地体现语文的实际应用能力,体现语文教育在学生终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从命题技术角度,命题在加大题量的同时,在题干上为考生搭设了必要台阶,如25题,题干中的“书香”“诗心”点出答题的方向和范围,帮助考生对文本的理解和答题,有效控制整体难度。

今年的文学类阅读与作文的第②题联系,很好地体现了对学生文化视野和文化思考的考查,同时也是在学生阅读、写作过程中渗透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体现出“文以载道”的思想,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突出了试题“文化立意和能力立意”的特点。

作文第②题要求学生通过“《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所生发出来的联想,表达自己对一物(植物、动手、器物)发表议论、记叙或抒情。这样的命题创新是考查学生读写结合的能力,通过读文,为写作提供借鉴,学生通过阅读《说起梅花》一文,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如思路、取材、写作手法等,有利于学生快速构思作文,临场发挥。这种读写联系的命题思路很好地体现了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应该说2015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文学类阅读,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实际阅读运用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对今后的语文教学是有启发的:如何在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何守正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

点评专家:

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室主任 中学高级教师 徐南南

长阅读考查

北京卷中首次设置长阅读考查,颇具创新特色。这一创新题目贯彻落实了《北京语文学科改进意见》改革精神,坚持了能力立意与文化立意的导向。

现代长阅读部分的命题关注了语文阅读能力、学生综合素养的考查。

从选料的角度说,所选材料具有可读性和趣味性。三个非连续性文本的显著特点是信息多、文字量大,对学生综合多个文本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了较高要求。试题围绕20世纪中国印刷术业遇到的危机与挑战、汉字激光排照系统的原理与技术创新、对中国古代科技的继承与创新三个方面,选取了三则话题不同但内容相关的文本材料。三个文本将中国的汉字印刷术与世界强国的印刷技术的发展进行对比,从中国领先西方数百年、被成为“文明之母” 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印刷术说起,最后写到国产照排系统——精密汉字照排系的自主创新与成功研制,标志着中国汉字编辑排版系和汉字信息处理技术达到了新水平,使外国公司退出了中国市场,在与外国公司的竞争中大获全胜。这既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查,也无疑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特殊的爱国主义教育,既可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同时也是学生对中国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从题型看,题目设问清晰,考查指向明确。考查综合性强,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与阅读考查结合在一起。同时,这一部分的考查注重基础。一是题目重视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如:第5小题对汉字字音、字形的考查,第8题对成语的理解。二是考查了学生对文本中重要信息的提取、整合、归纳概括能力。

这些题目总体看来,所考查的能力各有侧重,又相互补充,考查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在能力考查中渗透了对学生运用跳读、略读等阅读方法的考查。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题目体现了命题者的人文情怀,这些题目贴近学生的日常复习,贴近教师的教学,试题对学生来说,不乏亲切之感。

这些题目对我们教学的启示是,语文阅读教学既有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强化对学生阅读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将其作为涵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点评专家:北京市海淀区教研员 黄玉慧

特别推荐:

2015高考答案 | 2015高考语文答案 | 2015高考数学答案 | 2015高考英语答案

2015高考作文 | 2015高考作文范文 | 2015高考作文题目 | 2015高考满分作文

2015高考成绩查询  | 2015高考志愿填报  | 2015高考录取分数线  | 高考录取查询

关注"中华考试"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2015高考试题、查分信息!

纠错评论责编:duoduo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