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税务师 >> 涉税相关法律 >> 模拟题 >> 文章内容

2018年税务师考试《涉税服务法律》考前冲刺试题3

来源:考试网  [2018年10月17日]  【

2018年税务师考试《涉税服务法律》考前冲刺试题3

1.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我国现行《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 )原则。

A.从旧

B.从轻

C.从新兼从轻

D.从旧兼从轻

2.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属于(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3.甲深夜潜入乙家行窃,正在撬保险柜时,听到乙回家开门的声音,甲被迫无奈只好离开。甲的行为构成的犯罪形态是盗窃罪的( )。

A.犯罪既遂

B.犯罪预备

C.犯罪未遂

D.犯罪中止

4.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是( )。

A.某日,甲与乙合谋在赵某回家的路上抢劫赵某,入夜后,甲、乙在赵某回家的路上持刀抢劫赵某财物5000元

B.周某是B公司的财务人员,丙暴力威胁周某将保险柜的钥匙复制一把给自己,后丙半夜潜入B公司,用周某复制的钥匙打开保险柜,****现金10万元

C.张某为丁提供C小区的地形及保安分布图,丁顺利进入C小区并****财物5万元

D.郑某与钱某上山打猎,将采药的戊误认为猎物,同时开枪致使戊中枪死亡

5.根据我国刑法理论通行的观点,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

A.犯罪主体的人数

B.犯罪构成的个数

C.犯罪行为的个数

D.犯罪对象的个数

6.根据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质的一罪的是( )。

A.想象竞合犯

B.结合犯

C.连续犯

D.吸收犯

7.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 ),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A.1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B.2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C.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D.5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8.《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根据刑法宽严相济原则,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理的规定进行了完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作为累犯

B.不满18周岁和已满75周岁的人犯罪,只要符合缓刑条件的,应当予以缓刑

C.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免除其前科报告义务

9.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处断的一罪的是( )。

A.惯犯

B.连续犯

C.继续犯

D.结合犯

10.根据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关于刑罚期限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管制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不超过3年

B.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不能超过2年

C.拘役的期限为6个月以上1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能超过2年

D.有期徒刑的期限一般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11.张某与邓某以特别残忍的手段杀害了刘某,均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张某与邓某均无故意犯罪,而且邓某确有重大立功表现。则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2年期满后( )。

A.对张某减为25年有期徒刑

B.经查证属实,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张某执行死刑

C.对邓某减为无期徒刑

D.对邓某减为25年有期徒刑

12.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驱逐出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只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

B.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

C.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

D.属于特殊的附加刑

13.刑罚作为惩罚罪犯的强制方法,内容为剥夺罪犯的某种权益,下列不属于该权益内容的是( )。

A.财产

B.政治权利

C.人身自由

D.精神自由

14.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罚金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罚金属于财产刑

B.对犯罪的单位可以并处罚金

C.罚金由一审人民法院执行

D.选处罚金的情形下,罚金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

15.2014年10月1日张某因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一级文物被判处无期徒刑并没收全部财产。经查证张某有下列财产:走私文物所得现金100万元、用于犯罪的资金10万元、合法财产50万元、拟倒卖的文物价值500万元。根据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法院可以对张某没收财产的最高数额为( )。

A.660万元

B.610万元

C.50万元

D.160万元

16.根据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 )后,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A.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B.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C.被害人同意

D.同级人民检察院核准

17.根据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构成累犯的是( )。

A.张某,男,22岁,2014年5月有期徒刑刑满释放,2015年10月1日因寻衅滋事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3个月

B.王某,女,15岁,2014年5月有期徒刑刑满释放,2015年10月1日因盗窃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

C.郝某,女,40岁,2014年5月有期徒刑刑满释放,2017年10月1日因投放危险物质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执行

D.丁某,男,30岁,2014年5月有期徒刑刑满释放,2020年10月1日因绑架被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

18.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构成自首的是( )。

A.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

B.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

C.共同犯罪案件中的从犯,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D.共同犯罪案件中的主犯,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19.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对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同种罪行的,( );如实供述的同种罪行较重的,一般( )。

A.应当酌情从轻处罚应当减轻处罚

B.可以酌情从轻处罚应当从轻处罚

C.可以酌情从轻处罚可以从轻处罚

D.可以酌情从轻处罚应当减轻处罚

20.根据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我国对数罪并罚采取( )原则。

A.并科

B.吸收

C.折中

D.限制加重

21.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减刑分为可以减刑和应当减刑两种,下列情形中,属于应当减刑的是( )。

A.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

B.犯罪分子确有立功表现

C.犯罪分子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D.犯罪分子年满75周岁

22.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特别累犯的适用范围为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和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

B.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C.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D.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23.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假释考验期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不足5年的有期徒刑,假释考验期为5年

B.5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假释考验期为10年

C.假释考验期从判决宣告之日起计算

D.假释考验期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24.根据我国涉税犯罪法律制度规定,有逃税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 )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2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A.1年内

B.2年内

C.3年内

D.5年内

25.根据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关于抗税罪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如果为阻碍征税工作而砸毁税务人员使用的交通工具的,也可以构成抗税罪

B.如果行为人寻找借口,软磨硬泡,拖欠税款的,视为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缴纳税款

C.抗税罪的构成,没有税额和比例的规定

D.非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单独实施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税务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行为,应当按照妨碍公务罪定罪处罚

26.甲科技有限公司,欠缴税款10万元,并且隐匿公司财产,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10万元税款,则甲科技有限公司的行为构成( )。

A.逃税罪

B.抗税罪

C.逃避追缴欠税罪

D.骗取出口退税罪

27.根据我国涉税犯罪法律制度的规定,一些涉及增值税发票违法活动要看是否构成犯罪需满足相应的数额或者份额要求,下列选项的犯罪中,客观方面不要求发票数量在25份以上或者票面金额累计10万元以上的是( )。

A.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B.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C.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D.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28.根据我国涉税犯罪法律制度的规定,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规定,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明知自己所持有的是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而仍然出售,数量在( )以上或者票面额累计在( )以上的行为。

A.10份25万元

B.20份25万元

C.25份10万元

D.25份20万元

29.2014年4月1日,甲税务机关接到当地群众举报称乙公司以虚开发票的方式偷逃税款100万元,甲税务机关经查证属实后,依法将该案移交公安机关处理。人民法院审理该案时认为乙公司的行为同时触犯了逃税罪与虚开发票罪,并且逃税和虚开发票的行为均适用较高的量刑档次。根据我国涉税犯罪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法院应判处乙公司逃税罪与虚开发票罪数罪并罚

B.乙公司构成逃税罪

C.乙公司构成虚开发票罪

D.法院可以在逃税罪与虚开发票罪之间自由选择适用

30.下列罪名中,犯罪主体只能是税务机关工作人员的是( )。

A.徇私枉法罪

B.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C.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

D.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答案】 D

【解析】 《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

2. 【答案】 B

【解析】 犯罪的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犯罪的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3. 【答案】 C

【解析】 本案中,甲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行为,是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止了犯罪行为,导致犯罪未能得逞,因而构成犯罪未遂。

4. 【答案】 D

【解析】 (1)选项A:属于共同的故意犯罪;(2)选项B:周某是胁从犯,丙是主犯,构成共同犯罪;(3)选项C:张某是从犯,丁是主犯,构成共同犯罪;(4)选项D:郑某与钱某是过失犯罪,不构成共同犯罪。

5. 【答案】 B

【解析】 关于罪数判断标准,我国刑法理论通行的观点是采用犯罪构成标准说。根据此说,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犯罪构成的个数。

6. 【答案】 A

【解析】 (1)选项B:属于法定的一罪;(2)选项CD:属于处断的一罪。

7. 【答案】 C

【解析】 《刑法》基于保护主义原则,规定了保护管辖权: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8. 【答案】 C

【解析】 选项C: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9. 【答案】 B

【解析】 选项B:处断的一罪包括连续犯、牵连犯和吸收犯。

10. 【答案】 D

【解析】 (1)选项A: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不超过3年;(2)选项BC: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不能超过1年;(3)选项D:有期徒刑的期限一般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后,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35年的,最高不能超过20年,总和刑期在35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25年。

11. 【答案】 D

【解析】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选项AB错误);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12. 【答案】 C

【解析】 选项C:驱逐出境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

13. 【答案】 D

【解析】 刑罚作为惩罚罪犯的强制方法,内容为剥夺罪犯的某种权益——财产、政治权利、人身自由以至生命,是国家权力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一般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14. 【答案】 B

【解析】 并处罚金是指在判处主刑的同时附加适用罚金,但是对犯罪的单位只能单处罚金,对单位不能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故只能单处罚金,不可能并处罚金。

15. 【答案】 C

【解析】 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合法”所有并没有用于犯罪的财产。本题中张某合法所有财产仅为50万元。

16. 【答案】 A

【解析】 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17. 【答案】 C

【解析】 (1)选项A:后罪为拘役,不构成累犯;(2)选项B:王某不满18周岁,不构成累犯;(3)选项D:后罪发生在刑罚执行完毕的5年后,不构成累犯。

18. 【答案】 B

【解析】 (1)选项A: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认定为自首;(2)选项B: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3)选项CD: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还应当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应当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的共同犯罪事实,才能认定为自首。

19. 【答案】 B

【解析】 对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同种罪行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如实供述的同种罪行较重的,一般应当从轻处罚。

20. 【答案】 C

【解析】 《刑法》第69条规定,对数罪并罚采取折中原则,即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并科原则和吸收原则为辅。

21. 【答案】 C

【解析】 选项AB为可以减刑的情形;选项D不是适用减刑的情形。

22. 【答案】 C

【解析】 选项C: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23. 【答案】 D

【解析】 (1)选项AB: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2)选项CD: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24. 【答案】 D

【解析】 有逃税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5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2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25. 【答案】 B

【解析】 选项B:行为人没有采取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缴纳税款,而是寻找借口,软磨硬泡,拖欠税款的,不能以抗税罪论处。

26. 【答案】 C

【解析】 逃避追缴欠税罪,是指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且数额较大(1万元以上)的行为。

27. 【答案】 A

【解析】 选项A: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虚开的税款数额在1万元以上或者致使国家税款被骗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行为。

28. 【答案】 C

【解析】 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规定,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明知自己所持有的是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而仍然出售,数量在25份以上或者票面额累计在10万元以上的行为。

29. 【答案】 B

【解析】 利用虚开普通发票的手段逃税的,包括两个犯罪行为,即虚开发票的犯罪行为和虚列成本偷逃税款的犯罪行为,而且这两个行为之间没有包容关系,即逃税罪不必然是通过虚开发票的行为才能实现,也可以通过少列收入等形式来实现;而虚开发票不必然是为了逃税的目的,虚开发票还可以用于贪污公款等其他非法目的。因此,应属于刑法理论中的牵连关系。对该行为可以按照处理牵连犯的原则,“择一重罪从重处罚”,即不实行数罪并罚,按照其触犯的数罪中处罚较重的罪名所规定的刑罚从重处罚。定罪时具体适用哪个罪名,主要根据其手段行为(虚开发票)和目的行为(逃税)的情节所适用的法定刑幅度中较重的确定。如果两个行为中有一个行为适用的是较高的量刑档次,另一个行为适用的是较低的量刑档次,则以适用较高量刑档次的行为触犯的罪名来定罪;如果两个行为均适用较高或者较低的量刑档次,因逃税罪的法定刑略重,应以逃税罪来定罪。

30. 【答案】 D

【解析】 (1)选项A:徇私枉法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2)选项B: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包括在工商、税务、监察等依法具有行政执法权的行政机关中承担执法工作的公务人员;(3)选项C: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的主体是海关、外汇管理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其他自然人或单位均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责编:jiaojiao95

报考指南

焚题库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